分节阅读 442(2 / 2)

核武皇帝 浪子刀 2286 字 2023-09-30

gu903();或者说,台湾这边的民风和大陆的民风还是有差别,可能岛屿地区都这样,相对更偏向于保守封闭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锱铢必较的小气心理,缺乏大陆各省的豁达心态。

宋彪对这个问题的观点一直是“问题不是很大,但不太好搞”,加强人流是关键,也许再过十几年就能好很多。

宋彪此次来台湾视察,既然来了,他也希望能为此事作出一些贡献,所以也是不辞辛劳,在嘉义县视察慰问了十几个受灾的乡镇,也参加了本省各县乡绅的欢迎会,还亲自拜访了台湾的各个高山部族,走了十几个部落。

其实,他亲自来一趟,那比中央政府出台几十个宽待扶持政策都重要,而且,皇帝此次是连同皇储一起过来,如果不出意外,等于两代皇帝都南巡了台湾省,对本省人民而言真是非常之受用。

宋皇帝走一趟,视察一番,估计本省议会十几年内都不会再提自治之事。他和蒋中正毕竟还是不一样的分量,那是落草之寇,占山为王,他是帝国正统的开国皇帝,中华之天子。

宋彪皇帝在台湾视察了七天,正好等到温斯顿丘吉尔首相乘坐专机抵达北京,皇帝这才乘机返回。

有一件事还是值得说一说的,那就是温斯顿丘吉尔首相的座机是东北财团旗下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涩105客机,这应该是人类历史最大的螺旋桨客机,根据不同的型号,载客量可达到80110人,标准型号的载客量是105人。

涩105客机使用的是大黄蜂星形双排28缸引擎,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螺旋桨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同样运用帝国的h22重型轰炸机,而涩105客机的航程极限是破纪录的14万公里,因为它是现阶段唯一能够跨太平洋飞行的客机,所以也成了丘吉尔和罗斯福总统都必须采用的座机。

丘吉尔这个人的白人优越论还是很顽固的,如果不是这个实际情况迫使他必须采用涩105客机,他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宋彪皇帝乘坐的也是涩105客机,其实他同样没的选,帝国的疆域太辽阔,只有涩105客机能满足他在全国巡视的要求,但是到了明年,他就可以乘坐新的涩205喷气式客机。

第400章敲诈,勒索,利益至上

宋彪皇帝显然不愿意同温斯顿丘吉尔首相会晤,但在这个世界上,也有很多事情是他都无法选择的。t-在他飞回北京之时,丘吉尔首相已经同顾维钧首相、蒋方震总参谋长陆续举行过会晤。

讨价还价的部分,那是他们三人之间的工作,宋彪皇帝最终的职权只是拍板三人的谈判结果。

所以在回到中央宫的这天晚上,宋彪皇帝在同家人用过晚膳,特别抽出时间同自己的长子裕华皇储就中英目前的局势交谈一番后,立刻就让顾维钧和蒋方震两个人到他的御书房觐见,听取首相和总参谋长的汇报。

顾维钧和蒋方震准备的都很充分,两人很快陆续抵达中央宫,在御书房觐见皇帝。

宋彪皇帝这一次还是很特别的,将裕华皇储留在身边一起参与此事的讨论,在顾维钧的记忆中,这应该是第一次,但他并不觉得有任何可惊讶之处,毕竟随着皇帝年老体衰,裕华皇储在中央内阁、军部、国会长期工作所积累的经验日渐丰富,这是迟早都会到来的时刻。

也许在他顾维钧任上不会见到,但总有一天,皇帝会退居幕后,让裕华皇储更多的作为华皇继承人的身份代替父皇听证,甚至有一天,皇帝会成为真正的太上皇。

顾维钧和蒋方震其实很高兴看见这一天的到来,在裕华皇储从中央帝大政法系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央机构开始长达十五年的学习之路上,他们都陆续担任过导师这样的职责,看着裕华皇储日渐成熟稳健,以及那种公认的“厚德载物”之评价,顾蒋二人此时心中确实都是一样的为皇统的这种顺利的逐步承继而高兴。

这是真正的好事。

他们这两位在皇帝身边效力三十余载之重臣,多年培养了很深厚的默契。此时相互看一眼,都颇觉得咱们老哥俩今天晚上要喝一杯庆祝一番啊。

宋彪皇帝对这个事情的感觉倒是很一般,不以为然。因为他一直是按部就班的处理此事,其他人倒是不敢说话,只能看他每一步的安排。

裕华皇储同样不是很激动,实际上还很紧张。也特别的谨慎,站在一旁低首不语,他所面临的竞争不像前朝满清皇子之间那么激烈。从他一出生,他作为皇储的这个身份就已经定下来一大半,他之所以紧张,那是因为他身边这位父皇确实是一个很可怕的人。

纵观中国三千年的帝统传承,像他父皇这样的皇帝屈指可数,除了秦皇汉武和唐太宗,其他真的很难比拟。像明太祖没有开疆辟土之功,还是要差一截。

帝国之皇帝,中华之皇帝,评价高低还是要看开疆辟土之功,不管你在其他方面做的怎么样。只要你丢了领土,那就只能算是二流,甚至是三流之列啊。

汉高祖立国之初,固然是受制于匈奴,可他忍辱负重,能让曾孙找到机会击败匈奴,收复失地,那也算是有远见的皇帝,有几位太祖真的就不行了。

裕华皇储站在这样的父皇身边听政,其心情也确实是能用如履薄冰来形容。

御书房里的这四个人,每个人的心情都不一样,宋彪皇帝最关注的当然是丘吉尔同顾维钧的谈判结果,因为他明天必须接见丘吉尔首相,要给对方一个明确的答复。

当然,宋彪皇帝在回到北京之前已经知道了英国方面的要求,英国人的要求也非常简单,就是要求中国立刻参展,因为英国已经撑不住了。

至于英国是否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也不是丘吉尔首相嘴一张,中国就会相信,这还需要中国自己的情报机构去推测。

在顾维钧和蒋方震坐下来之后,宋彪皇帝就同顾维钧问道:“你认为丘吉尔的话有多大的可信度”

顾维钧稍加思量,答道:“回禀陛下,我以为他的话可信度不大,但是英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