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好惹。在不成熟的条件下想要挑战中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那就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中国正式向意大利宣战前后,帝国国防军在北非已经拉开了大规模的攻势,4个集团军及同盟国总计270万兵力投入到北非战场。在北方战区,帝国在一周之内向西北联军增派了3个集团军。未来一个月内还会增派4个集团军,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都牵制在北方战场,减轻南欧战场的军事压力,为英国陆军大规模介入南欧战场争取时间。
帝国在北方战场派遣的总兵力将达到15个集团军,接近430万兵力,占帝国兵力总员25,这是帝国的主战场,而南欧战场则主要是由英法和西班牙及其他同盟队负责,帝国只派遣了三个集团军和空军协同作战。
在中国正式宣战后,整个世界一片震惊,德国、波兰和意大利国内更是惊悚无比,特别是对波兰来说,这个震惊程度是很厉害,因为波兰在三个主要的轴心国中,其实是最亲华的,也最清楚中国的军事实力。
在1940年之前,波兰每年培养的军官数量只是德国的14,更只是中国的112,这就是双方的主要差距。
中国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也随之成为真正的世界性的战争。
战争是靠人打的。
宋彪皇帝很清楚这个道理,因为他这一辈子打过太多的战争,他也是最了解战争质的那个人,在签署了宣战令的当天下午,为了让国民真正的理解国家所面临的挑战,他就准备通过中华无线广播电台发表面对全国人民的圣训,他的声音将会通过电波传向整个世界。
此前确定的圣训时间是下午3点整,宋彪皇帝在2点20分就抵达了中央广场的国会大厦,在广场上已经聚拢了十多万名国民群众,所有人都在等待华皇陛下的出现。
在国会大厦的总理休息室里,宋彪皇帝在最后的时刻里温习着这份演讲稿,这份稿件已是三易其稿,大部分的内容还是由他亲自操刀,因为只有他清楚自己想要讲什么。
不管是否支持战争,国会全体355名议员都在大厅里等待着,诸位有的无比期待,有的忐忑不安,但每个人都很清楚不管此前是什么样的态度,在皇帝明确表态之后,他们就必须完全无条件的支持皇帝的决策。
这是帝国的政治生态。
没有人可以挑战皇帝的权威。
帝国没有参众两院的设置,国会议员身就是上下参众两院议员的结合,经过历次改组,目前的国会议员是由各府竞选,每府竞选一名国会议员,加上中央无选区增派的30名国会议员。组成了这个庞大的国会。
虽然议员众多,可主体上还是以光复党和社民党占绝大多数,两党执政联盟在议会中占据接近23的席位,民主党及其他右翼党派加起来超过13。
议员数量的一次次扩大,实际上也弱化了国会议员个体的政治影响力,基就是政党决定一切的态势。
虽然各政党内部存在派别之争,通过政党的中委会和中央内阁的双重作用机制,基保证了国家政治的稳定,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只要党内大佬同皇帝保持一致,整个政治界的转向也只需要很短的时间。
有时候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将演讲稿做了最后一遍的默读后,宋彪皇帝就在内阁总理大臣顾维钧、光复党理事长杨兆麟及其他二十多名主要议员的陪同下,一起前往国会大厦的北侧楼阁,这里的一切都已准备就绪。楼阁之下就是近十万名前来聆听皇帝圣训的国民。
走到楼阁之前,宋彪皇帝注视着前方的国民群众,心里明白,帝国的命运就在于他这一番演讲中。
这是真正的皇帝的演讲。
它将决定一个民族和世界历史的命运。
内廷在话筒前一米的位置准备的提词板,将演讲稿分开布置,以帮助皇帝能顺利而流畅的发表演说。
宋彪皇帝对这份演讲稿已经非常熟悉,他的记忆力还没有差到用一周时间都无法背诵几千字的演说内容。但他还是慎重的看了提词板一眼,再次看着前方中央广场上的数万国民,人山人海的大潮中,他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的力量。
宋彪沉默的看着每一个人。在国民的欢呼声中静静的等待,大约等了十多秒,他才抬起手指着天空,开口说道:“五万万同胞和国民。我们生活在这个伟大的国家之中,帝国今天的辉煌与伟大。正是我们在过去三十年中努力奋斗的结果,这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真正的奇迹,我们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大国,成为一个世界上最为富强的大国,今天,我们在世界各地都拥有广泛的利益,这些国家利益正是维护中华帝国在世界中的特殊地位的根基,而这个根基和我们的利益,以及我们中华民族对世界和平的期盼正在遭受轴心国法西斯主义的严峻挑战。”
国家存亡,匹夫有责。
国家荣辱,匹夫亦有责。
国家不是政党的,也不是皇帝的,而是属于五万万同胞和国民的。
中国只能是世界第一,不可能接受第二,更不可能容忍法西斯德国的挑战,哪怕是要通过战争,中国也必须严厉的反击对手,捍卫中国的国家利益,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捍卫世界的和平和秩序。
这就是宋彪此次演说的主题。
中国正在面临挑战,如果继续采取绥靖政策,给法西斯德国十年时间,最终连中国也将遭受法西斯德国和轴心国的侵略。
中国已经到了必须用战争直接推翻法西斯暴政的时刻,没有任何退路可言。
中国已经不能再忍,也没有必要忍下去。
宋彪皇帝并不能算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演说家,所以,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他发表公开演说的次数总是屈指可数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