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1 / 2)

牛吃的是发霉的,产奶是能制癌的

蔬菜不用说了,摘来直接泡在水池里洗,或是用水管不停的淋,用水壶不停的喷洒,反正看起来是鲜的没错,一下锅,水全跑出来了,浪费了那锅的好油啊,直接成水煮了

下午找到三老爷家里,和军哥儿借了四轮小货车,用完把油加满就行,自家亲戚也不用给钱,又跑去叫上李大嘴帮忙,从二叔家里借用了些大箩筐,然后到了下午就开始收菜

茄子,南瓜,冬瓜,梅瓜,七星朝天椒,白菜种类繁多,每种或多或少,只要成熟了都摘下来装到车上

方文会开车,但是没驾照,想了想又到畜牧站让杨站长帮着弄个了牌子,说是给城里畜牧局送菜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谎话,有交警查也可以用来挡一档,大不了私下交点罚款,应该没那么倒霉遇到交警

下午三点左右,满满的一车菜终于装完了,方文叫上李大嘴,两人一个兴奋,另外一人还是兴奋的上了路

李大嘴是兴奋的叫道:“我能到城里去了,还是卖菜给城里人呢”

s:求收藏,推荐票晚上如果不忙,还有本书是平淡乡土流,开个小金手指也是网络小说需要,不过不会变态,平淡是俺的风格,呵呵,不讨喜的风格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第四十九章夜太美

时近傍晚,车行使进了y城,也不知道是不是运气好,还是车太破旧,路上居然没有交警来盘查,在外城找了个小宾馆,把车停了进去

李大嘴跟着方文一起,没办法,要是把李大嘴给弄丢了,这回村就好不和父老乡亲们交代了,九十年代,村里开始慢慢流行起外出到沿海打工,可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妇女出去打工后就在也没有回来,留下村里种地的男人和懵懂的孩童,那时候可没手机随便使用,想通信先不说一些村民跟本不会写字,即便会写信也没有外出打工亲属的地址啊

老人们叹息了,男人们震怒了,留守的小孩也长大了,懂事了,知道自己成了没妈的孩子或是家里多了个后妈,估计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媳妇担心男人在外面找女人,男人们担心媳妇跟别人跑了,索性以后要打工干脆两夫妻一起出去算了

这两夫妻都出去打工了,家里自然就只有留守的老人孩童,如果家里老人不在了,孩童们大多寄宿在舅舅或是其它亲戚家里,无奈的成了见不到父母的留守儿童

夫妻在外面混得好的,索性把孩子老人一起接出去了算了,至此,有些村庄已经十室九空,有夸张的,整个村,整个镇的人口都基本上外出打工了,到了近几年,内地城市发展迅,也算是托了房地产商的福,工地建设需要大量民工,厂子也需要大量工人,渐渐的,川内外出打工的大部队才慢慢回到了离村庄不太远的城市,时不时总能回趟村里

可村民们在工地上干了大半辈子也买不起自己在大城市修建过的房

都市的霓红灯太过耀眼,耀眼到连路上的行人彼此都看不真切,蓝色,红色,粉色整个城市被照耀得五彩缤纷,所谓花花世界,多少村里人沉沦在其中,多少村里人还记得从前的自己

“文娃,这城里跟电视里一样,晚上比白天还亮呢”李大嘴仿佛刘奶奶进了大观园,对什么都很好奇,也难为他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从来没出过小镇

李大嘴虽然有时候脑子不灵光,不过平时说话却是没有任何问题

方文在路边卖了份y城的地图,给李大嘴发上烟,“走,我们先去农贸市场上看看,天黑了就吃饭”

又看了看表,车跑了刚好三个小时,这会正好傍晚六点,上班族下班的高峰期

两人顺着地图穿梭过几个街道,这地方果然如老人所说的,人口相当密集,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虽无好车经过,但十万左右的车却是拥挤在了道路上,不用提自行车和电瓶车大军了

周围的小区不算高档,不过绿化到也搞得相当不错,从地图上看,这里处在y城五城区最偏僻的一个区,发展相对缓慢一些,这房价自然也就低上几分,也难怪聚集了这个么外来人口

“樱桃,十块钱两斤了”

“海南甘蔗,块钱斤,随便挑随便选”

“本地西瓜,十块钱三斤,十块钱三斤咯”

“橙子十块钱六斤咯”

人还没到,就听见一阵阵水果叫卖声,方文忽然想到在村里种果树也不错,可他自己不会用水果种子培育苗种啊,又一想,家里不是有个老砖家吗,回头正好合计合计

顺着叫卖声,两人走了过去,虽然天还没黑,可水果小摊上已经支起了小灯泡,所谓摊子,也就是一辆小三轮车,这也是为了城管来的时候好跑路

方文也不去管李大嘴好奇的东张西望,只是让其紧紧的跟着他,然后径直往前面一路小菜摊走去,城里果然不一样,反季节菜太多了,几乎什么菜都有卖

来的时候老人就说了,这地方因为人口太多,外面的菜贩子比农贸市场里面还多,有一些是附近的村民,但大多数都是赚差价的菜贩子

“这番茄怎么卖”方文随口拿起一个红透了的番茄,说真的这番茄的卖相很差,一看就是放了好几天了

菜贩是一个老大妈,随口回道:“四块五,里面市场要买五块呢,师傅,你买多少”

方文摇了摇头,直接走了,我靠了,真td的贵啊,他在土地就种了不少野番茄,可惜番茄挂果容易,自然成熟期很长,这次到是没摘出来卖

“茄子怎么卖”

“二块五”

“黄瓜多少钱一斤”

“两块,你看我这黄瓜多鲜,刚摘下来的”

“南瓜呢”

“一块五”

“小米辣怎么卖”

“一块钱一两,八块钱一斤,你来几斤”小贩热情的招呼道,说着就要去拿打口袋,看样子是要帮着找辣椒了

方文连忙闪人,老子一箩筐的正宗野山椒,谁买你这八块一斤的小米辣啊

“文娃,城里的菜老贵了”李大嘴小声的说道,可就算压低了声音,可这音量也是相当震撼的

李大嘴话一出口,马上就聚集了数道目光,鄙视的有之,同情的有之,君子所见略同的也有不少,不过一看两人都长得人高马大,到是没人跑来接话

方文赶紧叫上李大嘴转移,一路询问菜价,两燃放啥都没买,不过好在这会正是买菜大军出来的时候,到也没引人注意,这一路的小菜摊子很长,足足走了十几分钟,这才到了农贸市场的门口

gu903();路边就有肉摊,一些肉摊还欲盖弥彰的挂着纯干肉的牌子,一问价格,比旁边没挂牌子的肉摊平均贵了一两块钱,这他娘的,和吃注水肉有区别吗,而且在方文看来这纯干肉也不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