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2(2 / 2)

gu903();而年人均收入都在三千月左右,平均下来,村民们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到三百块钱,这是一个相当低的数字。

不过也有好事,那就是家家户户都在养鸭子,现在他是村支了,发展村里养鸭子也是一个任务啊,到让他有些无语,在畜牧站的时候提议大家养鸭子,转眼就成了发展养鸭的前线战士

一路往前面村里走去,考察到的第一手数据也都记录了下来,这些数据对方文来说也算相当重要了。

“方支,在到前面就是我家里了,要不去喝口茶水歇息一会儿”老周忽然开口说道。

方文一时间对“支”这个称呼还真有点不适应,刚才一路走来,每到村民家里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茶水这些当然不缺的,要不是为了赶路,这醪糟蛋估计都吃了几十上百个了。

现在还喝什么茶,不过老周作为队长,现在相邀去坐坐也好,对自己相熟的人,方文总是抱以照顾的心理,说简单点就是护短,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性格缺陷。

想到这儿就出声道:“成啊,去坐坐也好。”

这时,老金也跟着出声道:“方支,现在时候好在,我家还在老前面,要不中午到我家里去吃饭。”

答应了一个,第二个自然也不好拒绝,方文接话道:“好,不过随便整个家常菜就可以了,回头你开张条子,你到杨支那里去报销。”

虽然同样是村支,不过杨支也兼任了多相任务,这报销就是一个重点,杨支一直在干这事,经常往镇上跑,这才喝乡镇的干部很熟落。

老金也不矫情,笑呵呵的应下,毕竟这是花国家的钱,有便宜不占白瞎了这个职位啊。

道路是曲折的,田埂是小小的,好在方文本来就是村里人,走这种小道反道平添了几分韵味,不过换了薛镇长两女来估计就要悲剧了,滚下冬水田的滋味可不好受啊。

继续往前走,别看三儿沟村只有三百户人家,但也就是一些大姓氏的家族聚集的房屋多一些,另外就是公路不边上房子也比较多,另外就全部分布上山上了,有时候走上半个小时的山路,都见不到下一户村民在啥地方。

至于山上的住户,方文也不打算去了,光靠两条腿走不过来啊,能顺河流穿越整个山村,这就足够忙活一天的时间了。

这次下乡也是突个实际考察,了解下现在三儿沟村里的现状而已

整想着,老周家也就到了眼前,在一个小山弯里,这山沟的山脉多,连绵起伏,自然,这种小山弯也比较多,不过也别小看了这种进深不过几百米左右的小山弯,这可是相当好的地理位置,农田肥美,土地肥沃,偏偏山弯之地还比较平整,村民一般喜欢落户在这种地方。

另外提一句,之所以三百余户村民,户籍人口才三千人左右,这也是牵扯到分家的问题了,儿女长大后一分家,也就是单独算了一户,所以一般一个户籍也就三个人居多。

第276章现状

在城市边上的乡村,对分家分户,控制得比较严格,因为牵扯到赔偿的问题,主要还是怕这块土地被开发商看上了,政府就得按户籍进行赔偿,这户籍越少自然越好。

而村民为了多分房子,绝招也是不断,如让女儿们火速分家单户,甚至更绝的,直接离婚,两口子分为两户,这样多能多一套房子。

当然儿女要分家分户,必须要结婚后,好吧,这个可以假婚,在离婚,在分户拼的就是一个你狠我还更狠。

在这个偏僻穷困的小山村当然没有这么讲究,分户也是常见的事情,毕竟即便不分户,也是要分土地,户籍多少在村里,没什么牵扯。

不过也可能是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现在的村里的户籍是迁移出去容易,但是要把户籍在迁移回村里那就难了,甚至不接受城市户籍迁移进村里。

国家承诺的土地三十年不变,眼看也没多少年了,到时候肯定要根据户籍在从新分配土地,而村里很多吃“空响”的户籍就悲剧了。

也就是村里虽然有老房子,但是一家人户籍已经迁移到了城市里,但是这个时候分配的土地不会有变化,依然可以使用,但这个国家承诺的不变期限一到,到时候即便你在村里有老房子,但户籍不在,这土地就不属于你了。

但现在你想把户籍迁移回村里,政策上又不允许。也不知道过些年,村里的土地分配是个啥情况。

“方支书,到了,前面那地就是我家里。”老周的声音传来。也拉回了他的思绪。

方文点了头,顺着山弯往里面看去,约莫五六户人家,其实有一户到是修了楼房,不过红砖在外,看来也花钱装修。

老周家的房子还是土墙房,但有些扯蛋的,其家里的猪圈和厨房却是砖头瓦房。不过这种情况在村里也很常见,至于原因,就不好说了。

等一到坝子边上,就听见了狗吠声。不过狗是栓好了的,随后就见一个五十多岁妇人从屋子里急忙赶了出来。

“这是我内人。”老周出声道。

这时妇人也到了,招呼道:“方站长,哦,应该叫方支书了。块里面请,我这就去烧开水。”好吧,这开水就是醪糟蛋的意思了,方文虽然不饿。但也没办法拒绝,只好客套了一番。

老周引着他进了堂屋。方文扫了一眼就知道老周这是早有准备,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不过一层不染,但至少见不到破烂货,但就是太赶紧了,连背篓啥都看不见,明显是刻意的成分在里面,不过也是如此,才显得有些重视了。

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很多村里的小媳妇在婚后经常会念叨:“当初到你家上门的时候,连一双烂鞋子都见不到,等一结了婚,你家的烂胶鞋都能装满一箩筐,到处都是破烂货”

一番交谈下来,方文也了解到了老周家里的现状,老周五十四岁的年纪,干大队长已经有二十来年了,前几年的工资一个月只有八十几块钱,也是这几年才涨到了三百来块钱。

顺便提下方文现在的工资,只有两千块钱,另外也有些福利,总体来说其实比畜牧站的副站长要差一些,不过却有奔头啊,一但升职到乡镇上,或是熬出了级别,待遇就不一样了,不过只也得靠熬得住才行,当然如果村里富裕起来了,他这个村支书的职位就值钱了。

不过就这两千块钱工资,相比起老周和老金两个队长,实在是好了n倍,搞得方文也不好意思起来,他这个半路出家,进体制不过半年多点,就成村支书了,别人干了二十多年,好熬出了个月薪三百,实在是

聊天继续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