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0(2 / 2)

明末行 千斤 2384 字 2023-10-01

华严和闻人君对视了一眼,闻人君微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华严先说,华严无奈之下只得先说道:“微臣此次前来就是想向皇上请旨,咱们朝初定,税率是否要按照以前咱们在青州之税率收取税银收取上来之后又该如何分配还请皇上示下”

听了华严的话,庞刚想了想说道:“关于税率问题就按照咱们在青州之时定下的税率收取,商税照样是收取两成,农税也是两成,但商税收取上来之后要将其中六成充入国库,而且要严令地方不得擅自截留,违者斩”

明朝的赋税是很有意思的,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税收既然收取了上来,反正都要用到地方去,那又何必多此一举将税银押解进京呢,放在各地岂不是好,到了用的时候打开仓库直接用了就是嘛,所以就出现了一到紧急时候,朝廷的户部库银里能动用的银两非常少,搞得大明户部尚书就像乞丐一样

但是庞刚这个后来人却知道,钱财最大的威力还是在于流通,只有流通起来的银子才是有用的,否则只是放在地方的库房里只能是浪费,而且将税银留在地方只能是消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是傻子才会做的事情因此,这才说出了以上这么一句血淋淋的话

而且这也是关系到国家兴盛的大事,由不得他不心狠庞刚深知,很多政策若是不在开头就把它制定好,日后再做起来的阻力就会成百上千倍的增加,就像老朱家的税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庞刚血淋淋的话显示出了他的决心,华严的脸上微微变了变颜色,随后才重重的点了点头

“闻爱卿,你又有什么事啊”

解决了华严的事情后,庞刚将目光转向了闻人君

闻人君躬身道:“陛下,如今朝鼎立,正是万象之时,然由于我朝初立,又不可过多的依赖前朝官吏,臣恳请陛下尽快重开科举,以为我朝选拔人才,充实入各府各县”

“这”

庞刚开始沉吟起来,在这个年代,科考可是一件大事,往轻了说是为朝廷和国家选拔人才,往重了说是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存亡也不为过,无论是哪朝哪代的帝王都必须要谨慎对待

不过对于这个时代的科考庞刚心里又着实有些看不上,你八股文做得好不一定代表你治理地方也能做得好

华夏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过了以往历代

但科考也有一个很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明代乡试、会试头场只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而且格式也很死因此顾炎武曾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既然八股文如此的不堪,庞刚是否要立即取消他呢自然不是,科考制度能存在这么多年,自然有它的道理,在没有好的制度取代它之前庞刚是不会随意取消这个制度的,因此,庞刚想出了另一种办法

想了想庞刚说道:“纵观前朝,只重进士科和明经科两科,却对明法法律、明算算术两科置若罔闻,朕决意改变这一现象,明法明算两科也要列入科考内容并立下大华律法,今后若想在刑部、大理寺任职必须是要是明法科出身,若想在户部任职,则必须是明算科出身,否则不得在户部任职”

庞刚的话音刚落御书房里的众人全都呆住了,华严结结巴巴的说道:“陛下,这这这若是传出去,恐怕会全国大哗啊”

闻人君在一旁也劝道:“陛下,还望您三思啊”

魏同年也在一旁皱眉不语,户部和刑部、大理寺可是朝廷的重要部门,就相当于后世的财政部和法院、公安部、司法部了,按照庞刚的说法,今后这些部门的人员必须要在明法和明算科里挑选,这么以来,那可是将进士科和明经科的地位大大的消弱了

可是魏同年他们的震惊还没完,庞刚紧接着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还有,朕打算在京城举建一所大华皇家陆军学院,在青州建一所大华皇家海军学院,由朕亲自担任院长,择军中宿将及博学者在学院内教授其课程,今后若非从这两所学院毕业者,不得在军中担任七品以上军职”

“嘶嘶”

若说刚才庞刚提出非明法、明算两科出身者不得在户部、刑部、大理寺任职是让他们震惊的话,庞刚提出的非这两所学院毕业的人不得在军中担任七品以上军职,这可是让他们震撼得数不出话来了

此时此刻,魏同年三人已经呆滞得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若真是如此,这两所学院毕业的学生可真是算得上天子门生了,难道今后皇上打算重用武人和那些杂学之人吗

看着目瞪口呆的三人,庞刚不禁摇了摇头,“你们也别惊讶,日后朕还得开一个格物科,非格物科出身者不得在工部任职”

“疯了皇上一定是疯了”

这是此时这三人共同的想法

看着三人呆滞的面孔,庞刚不禁哑然失笑,这三人又岂会明白自己的苦心呢科举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要死记硬背,也是其对考生的基本要求,它的理由就是古人已经把对这世界和人生的所有道理都说完了,“今人”只要记在心里就可以了,要用的时候随便挑拣几条出来就可以解决现实中的所有问题这也是对“今人”智慧的彻底的否定

此外,限定只考儒家经典,这是科考的又一个基本的特色儒家经典本身究竟有多少思想价值,这且不去管它,仅就这种推崇唯一思想的思想,搞文化独裁,这本身就是一种封闭的愚民思想,其后果就是造成千百年来儒家高高在上,其下则茫茫一片空虚,虽然各种思想和主义仍然有人在不懈的钻研和发明着,但都匍匐在最底层,上不得台面的,何况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朝廷的武力打压,所以华夏多文字狱至于法律、算术或其他科目不常设,则说明了华夏历来不重视理科,造成华夏无法形成科技思想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