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7(2 / 2)

匡扶后周 张建邦 2372 字 2023-10-01

gu903();在郭荣的注视下,李太医紧张得鼻子也开始冒汗。实在是不敢说瞎话,只能在地上连连叩首:“微臣无能,微臣无能”

短短几下,李太医的额头已经被磕得铁青,郭荣叹息一声,低声说道:“朕恕你无罪,其实朕也知道。现在朕已经是油尽灯枯,坐等死亡可是朕实在是不甘心,朕愿意将江山传给谁,那是朕的事情,外臣居然敢在里面搀和,实在是肆意妄为。不为人子李太医。你替朕看病多年,朕如今倒要麻烦你一件事,帮朕去传个消息朕不是刻薄寡恩之人,只要你办成此事,朕保你子孙三世富贵”

李太医很想答应下来,郭荣是个比较讲信用的人,而且大家也有数年的交情。于情于理自己都应该帮他。只是现在,就连郭荣这个皇帝也无法向宫外正常传递命令,自己这个小小的太医又有什么办法他只能在地上连连叩首,很快地上就出现了一滩血迹。

郭荣皱着眉头问道:“不就是个消息嘛,难道说真有人封锁了宫禁难道韩通也背弃了朕”

李太医趴在地上,低声说道:“陛下的所有政令现在都要经过审理,大部分命令都会正常传递,唯有调兵的命令。只能是泥牛入海无消息内外群臣入宫都要搜身,任何字纸都会被没收。这不是一个人的决定。而是外朝大多数大臣的联合决议,而且这命令得到了丞相们的副署。比圣旨都要管用”

郭荣听到这里,心中又是一凉,差一点再次昏倒。他皱着眉头说道:“李太医,你给朕看病多年,这里也没有外人,你跟朕说实话难道说这江山非要郭家人继承不行,还是有人在逼迫群臣想来这些人的力量也有限,那为什么群臣这次如此坚决地与朕作对”

李太医也不敢抬头,只是低声说道:“陛下,微臣只说自己的想法,陛下不要怪罪”

郭荣轻轻颔首,李太医就继续说道:“咱们大周南征北伐这么多时间,打下了大大的疆域,国库也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可以说,自唐朝覆灭一来,咱们大周已经成为中原最强盛的势力数十年来,百姓们流离失所,都想过一段安稳的日子;百官们也是如此,大家都想着过过舒适的生活,谁也不想重新在战乱中辛苦度日

如果如果晋王郭信登基,一定会萧规曹随,朝廷政局就会平稳过渡,一如往常。而大家也可以安享平安生活,快乐、幸福而又美满但是如果陛下再另外寻求子嗣,那陛下将他册立的那一天,就是战乱开始的那一天现在各地藩镇,碍于陛下的威名与大军的震慑,全都臣服于中枢。可到了那个时候,失去了陛下的坐镇,忠于先帝的将军们与忠于陛下的将军们肯定会大打出手,我大周实在是经不起这折腾啊”

郭荣叹了一口气,万丈雄心都化为须有,他低声说道:“这么多臣子,也只有你跟朕说了实话怪不得连董遵诲这样忠心的臣子,都开始主动保护起郭信来,原来如此也罢,既然大臣们都愿意郭信即位,既然大家觉得他能延续朕的这些现有国策,那朕就听他们一回。反正朕即位这几年来,一直跟他们作斗争,朕马上就要这次就遂他们之意吧”

李太医不敢有任何举动,只是趴在地上。他心中暗道:陛下,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现在我们出入宫禁都会经过反复检查,一言一行都会有人向丞相们禀告,我们容易吗而且听说宫中已经死了数十名忠心的侍卫,归家探亲的宫女更是被杖毙了十几名,他们如果知道所效忠的陛下最后居然与群臣讲和,那他们死得实在是太冤了

郭荣一指远处的几案,对李太医说道:“你去向韩通传旨,说朕决议传位于晋王,命他整合内外防务,提高警惕命他向董遵诲传信,让他护送晋王,回京登基另外通知群臣来此商议此事,起草传位诏书”

话说到这里,郭荣已经没了气力,李太医连忙跑到几案边上,匆匆写了谕旨,交予郭荣审阅,而后盖上了郭荣的印玺。见郭荣再无安排,李太医这才离开了皇帝的寝宫。他还没走多远,就被一群禁卫们围了起来。李太医连忙举起手中的谕旨,大声喊道:“陛下决意传位于晋王,命令群臣入内起草诏书,这是陛下的谕旨”

听到李太医的喊话,在一旁隐蔽处监视他的韩通立即起身,大踏步走了过来,接过了李太医手中的谕旨,发现上面所加盖的正是皇帝的随身印玺。

韩通忍不住一阵激动,他虽然忠于皇帝郭荣,但更加忠于立下赫赫战功的太祖郭威,这段时日郭荣迟迟没有下达让郭信继承皇位的诏书,加上又有传闻郭荣也从柴家挑选后嗣,韩通虽然对皇帝比较忠诚,却还是在范质的劝说下投向了郭信,封锁了内外宫禁。如今陛下已经下了决心,自己终于不用再做这夹心人了

韩通笑着对手下说道:“立即派人向范公范质、王公王溥、魏帅魏仁辅通告此事,让他们高兴一下。同时,马上派人去李洪义、董将军董遵诲那里通知此事,让晋王放心入京。陛下终于回心转意了,我韩通总算是对得起先帝对我的恩德”

不久,范质等人就得到了消息,他们立即赶往宫中,在朝中进行商议。紧接着众人下令让韩通调换禁宫侍卫,将其中的内侍、卫士全部撤走。

郭荣既然已经决心传位于郭信,对此也不再抗拒,很是配合。他心中也明白,群臣害怕他刚强的性子再次发作,以禁宫侍卫来剿灭群臣的反抗。但郭荣既然打定了传位于郭信的主意,哪里还会反悔等到侍卫们全部退走,天色已经微亮,现在已经是六月十九日了。

群臣见皇帝主动配合,让所有侍卫、内侍、宫女撤走,心中也是大安。大家一起入内,郑重地向皇帝拜倒叩见。所有人都明白,这可能是郭荣最后一次接受群臣的参拜。

郭荣主政后周数年来,建立禁军,南征北伐;营造帝都,畅通水路;改革政治,富国安民。只可惜他总是率先垂范,事必躬亲,以至于操劳过度,病重难返,最后壮志未酬身将死。

许多人看着年纪轻轻却已经有了白头发的郭荣,忍不住流下泪来,大家忍不住哀声叫道:“陛下”

郭荣看着熟悉又陌生的群臣,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他微微一笑,对群臣说道:“朕当日与王朴相约,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如今才过了五年零六个月,没想到朕就要抛下这些未完成的基业朕的弟弟虽然不算太聪慧,但他本性纯良、敦厚实在,就交给你们众位辅佐了”

“陛下”许多人泣不成声,还有人更是连连叩首,为先前自己对皇帝的忤逆而忏悔。

突然殿门大开,晋王郭信快步跑了进来,一边跑一边喊道:“皇兄,皇兄”

他满脸焦急,充满了毫不作伪的关心,紧紧握住郭荣的手,眼中更有泪忍不住淌下来。郭荣看着这个敦厚的弟弟,心中也有些歉疚,他反握住郭信的手,大声说道:“吾弟当为尧舜”

九五九年六月十九日,一代雄主郭荣驾崩。此后不久,长期昏迷的王朴也随之而去。八月,翰林学士窦俨拟定了大行皇帝的谥号:“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

最新最快章节,请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