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不会呢。不信,您问他。”廖井丹不服气地把王仲明推出来,想让他证明在场四人中并非只有她一个人反对。
几个人的目光于是全都落在了王仲明身上。王仲明感觉压力陡增。
“呃,呵,我觉得还是伯父说的更在理一些,所谓艺不压身。多知多懂一些总不是坏事儿。”虽然廖井丹一个劲儿地使眼色,但王仲明最终还是决定站在她老爸这边,同样是面子问题,还是老人家的更重要一些。
“哈哈,这下儿没话可说了吧见王仲明赞同自已的说法,廖炳坤是开怀大笑,廖志伟虽不敢象二叔那样形露于外,却也是满脸笑意。
“,你,讨厌。亏我对你那么好,关键时刻居然背叛我”廖井丹却是嘟起了嘴,委屈万分地指责起王仲明来,王仲明是劝解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尴尬地坐在那里,一时也不知该怎样是好。
“呵,小王,别理她,这丫头。你越理她她就越来劲儿。棋瘾也过了,也该说说正事儿了,你讲讲京城棋社联赛的事儿吧。”对自已女儿的心思廖炳坤太了解了,知道她是在撒娇耍宝,也不理她。向王仲明问起联赛的事儿。
今天到这儿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向廖炳坤介绍棋社联赛的事儿,王仲明自是不敢怠慢。当下整理思绪,把他所知道的关于棋社联赛前前后后的经过都讲述了一遍,廖炳坤和廖志伟都在旁边听的很认真,碰到不清楚的地方还会插言问清,就这样,三个人讲的认真,听的仔细,足足无疑了半个来小时,总算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理清了。
“嗯,有点儿意思,你是说中国棋院之所以如此支持京城棋社联赛的举办,是出于试点的考虑,在为来年的全国棋社联赛积累经验”想了一想,廖炳坤问道。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和中国棋院院长黄德志谈过,当时他是表示赞同的。”王仲明答道。
“哦,你和黄德志认识”廖炳坤颇感意外,因为认的黄德志不难,但能和他聊天儿,而且还能谈到这种关于赛制改革的话题,那就不是随便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做到的了。
“嗯,那天我陪着我们棋社的金钰莹和陈见雪两位教师参加女子新老棋手对抗赛时在棋院碰上了他。”王仲明答道。
“呵呵,说起来,我和黄院长也是老相识,十几年前,应氏杯在杭州开赛,他是比赛的组织工作者之一,我还曾经和他下过一盘让六子的指导棋不过话说回来,我怎么感觉你的六子棋比他还要厉害”说着说着,廖炳坤忽然面露不解之色常言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虽然听女儿讲王仲明棋艺高强,曾经赢过崔尚志和谭浩强等职业棋手,但一则这两个人的名气并不是很大,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未必知道,二来廖炳坤并没有和这两个人下过棋,知道这两个人的棋一定很好,但好到什么程度,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感觉上也就没那么强烈,但黄德志是职业八段高手,十几年前不过四十几岁,虽淡出棋战一线转做管理工作,但棋艺还没有荒废,经常参加比赛,也时有斩获,廖炳坤那时恰好人在杭州,便也到现场观战,因为曾经赞助过几次围棋赛事,和黄德志有过数面之缘,于是抽空在比赛间隙下了一盘指导棋,结果是让六子,他以一子之差小负。时隔多年,他自觉自已精力和计算力虽然比那时差些,眼光和境界以及经验去比那时要高出许多,再加上这些年集团运作走上正轨,又有廖志伟这样的得力干将可以独挡一面,自已有更多的闲心琢磨棋道,提高棋艺,总体实力应该比那时只强不弱,所以起先才只要王仲明让自已五子,以为自已可以顶住,谁成想到后来不仅五子关没有守住,让六子也是被杀得溃不成军,而对方却似乎仍有余勇可贾,看意思,即使让到七子,说不定自已也赢不了,故此才改谈正事儿,不再继续下下去。此时提及黄德志,忽然想起还有这么一段典故,有了对比,这才感觉到王仲明棋的厉害。
第四百四十九章快乐
廖炳坤这突然的一问让王仲明一时愣住黄德志棋力最盛时也并非一流高手,论水平,大体也就相当于现在赵恒的样子,十几年前,黄德志已经四十多岁,竞技状态呈下降趋势,虽偶有爆发闪光之时,总的来说实力却早就大不如前,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黄德志的实力下降再多,让廖炳坤六个子还是做得到的,不过王仲明是在一流棋手之上的超一流棋手,实力本就比黄德志巅峰时期还要强出一大截,再加上他现在正值盛年,精力体力远非那时的黄德志能比,让得动廖炳坤六子七子自然是很正常的事儿。
问题是,他能这样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