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月越发觉得有趣,这人还会脸红。
董氏听得有些着急,道:“黄瞎子,你说这二人的八字如何吧”
“好哇是百年难得一遇的良缘,天作之合,金玉良缘。”
温青追着早前的话题
,问梁秋月:“我先前说的,你什么态度若不能厚待我妹妹,这门亲便不能结。”
梁秋月没想他如此固执,非要她一个态度不可,温彩又不能在娘家待一辈子,这女儿大了,总是要嫁人的,镇远候府的人丁不多,人家就这一个妹妹若她还不能善待,这成什么了
梁老太太道:“温候爷且放心,要是她敢薄待玉郡主,老身第一个就饶不得她。她是老身跟前长大的,这礼仪廉耻打小就懂。”
梁秋月不紧不慢地道:“我只一句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要是她给了承诺,温青未必会信,可听她一说,再见梁秋月模样比早前的徐氏更强几分,举止也得体,心下亦有几分好感,朗声道:“好,我就信你了”他一探手,从怀里掏出一只锦盒又一份庚帖来,“这是我祖母生前留下的一对翡翠镯子,就当是订亲信物,这是我的庚帖,老太太且收下,挑了日子再来府上送彩礼”
巧媒婆接过,又递给了梁老太太。
梁老太太拿了梁秋月的庚帖。
这亲事就算订下了,梁和裕让小厮去门放了一串鞭炮,也示庆贺。
梁老太太心下欢喜,“温候爷和秋月年纪都不小了,温候爷,这样可好,趁着黄瞎子在,把你们的吉日也挑下,挑好日子,老身也好给孙女预备嫁妆。”
温青琢磨了一下,“好黄瞎子,你选个日子吧。”
那黄瞎子挣着指头,很快就道:“五月呢倒有几个好日子,五月十六、五月二十二、五月二十六,之后便是八月初二、八月十八、八月二十四。”
京城人成亲,几乎都是双日子,喻意:好事成双,新人成对。
梁老太太笑问:“温候爷以为哪日合适”
温青想着:妹妹身子弱,还得操心府里的事,既然他也觉得这梁小姐还不错,不如早点把婚事办了。“五月吧”
梁老太太又问:“五月几日”
温青道:“这日子你们家来选,我们府里倒好预备。”
巧媒婆瞧出梁老太太的意思,这是梁家人急着嫁闺女呢,这倒也是,换作哪家有个十九岁的大龄闺女,还不得急死,忙笑道:“梁老太太、梁大老爷、温二太太,我瞧五月十六不错,这再往后天儿就该热了,这喜宴办起来就麻烦,菜预备多了就坏了,这少了又不好预备。”
梁和裕心下大喜,娶了他女儿,许他这个候补知县也能谋到实职,雍郡王与温青交好,而二人又是太子慕容恪的人,只要温青替他说一句好话,这差使就成了。笑道:“温候爷,你觉得呢”
“长辈们拿主意,玉堂不好逾矩。”
还真是个实衬人,声音爽朗,答应痛快,没有半分的拖泥带水,这样的人没有花心眼。
梁老太太现下怎么看怎么顺眼,又小心地瞅了眼梁秋月,只见她微垂着头,面上平静,却隐隐从眸里流出几分喜色,那眼睛正有意无意地望向温青。
这一瞧,就是她看上温青了。
梁老太太问梁和裕:“大儿,你觉着呢”
“就定五月十六。”
为防夜长梦多,婚事还是早办早好,满城比梁秋月家世好、模样好、有才德的人比比皆是,更重要的是梁秋月耽搁不起,能得到这样一桩婚事,当真是老天厚待梁秋月,也是上苍赏赐。
巧媒婆与两家人道了喜,嘴里说着一串的吉祥话儿,又正色道:“吉日订了,求亲礼不能免,温候爷何日得空”
“明儿上午得去衙门办差”
求亲得备一份像样的礼物,如一对活雁是不能少的,另还有备些给梁小姐的衣料、首饰,给梁家长辈的补品等物。
温青又道:“回头就把彩礼送来。”
巧媒婆为难了,她还得带温二太太母子去唐府呢。
温青似看中她的为难,“你不必跟着,我备了彩礼直接来梁家,你陪二婶先去唐家瞧瞧。”
几人寒喧了一阵,梁和裕父子把众人送出来。
温青竟比梁家人还急似的,当真回了镇远候府备礼物,见他一回来,麻嬷嬷就笑问:“候爷可是瞧中梁小姐了”
温青微愣。
麻嬷嬷道:“彩礼郡主都预备好了,活雁、金猪、给梁家长辈的燕窝、人参,给梁小姐的衣料都齐全了。”
求亲礼要一络地用贴上或写、或剪吉祥红纸,有的贴着“福”,还有的则贴着“喜”,有的用箱子装着,还有的已归拢成箱笼。
温青见甚是齐全,当即领了护院、小厮骑马出门了。
梁老太太早早传了下人预备酒席,又把梁家二老爷、三老爷叫来坐陪,梁秋月则亲自带着婆子去厨房预备。
这里还没预备好,温青又上门了,众人一见那小厮排队进来,样样都备得齐全,一对活雁脖子上系着松松的红绸带,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大雁背上也贴了“喜”字,两喜拼到一起,可不就是
最最吉祥的“囍”字。
梁二太太在一边瞧得又是羡慕又是赞叹的,“这镇远候府的动作挺快”
梁三太太道:“说是玉郡主在家里打理内宅的,瞧瞧这礼物预备得充盈又体面,一瞧玉郡主就是个贤惠能干的。”
第180-182章娶新妇
第180章懊悔
梁老太太道:“让男人们在花厅里吃酒,我们到后头说话,莫乱了规矩。”
两人齐声应是。
闲话了一阵,话题就扯到了梁秋月的这桩婚事,少不得提梁秋月的亲娘。
梁家上下突地结了门体面的姻亲,全家皆乐岛。
董氏随巧媒婆到了唐府。
唐侍郎见来的是董氏母子,便听许是梁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