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忘了,我是朝中文臣,这不合规矩。”薛睿摇头拒绝了,起身告辞:“我还要到别处去,改日都有空闲,再与你详叙。”
刘昙也知让薛睿留在琼宇楼上一同观会惹人非议,所以不挽留他。
“那表兄慢走,”刘昙不宜相送,就对贺兰愁道:“贺兰先生替我送薛大人下楼。”
“好。”
薛睿见状,别有深意地望了贺兰愁一眼,笑了笑,道:“不劳贺兰先生,阿舒,同我下去走一走可好”
余舒自是乐意送薛睿,但还是懂事地先请示刘昙。
刘昙当然知道薛睿和余舒关系非比寻常,愿意送个顺水人情,就摆摆手道:“下午没别的事情,余姑娘就同我表兄一道先走吧。”
“多谢殿下。”
余舒巴不得早退,轻快地向刘昙道了一声谢,便跟上薛睿的步子,同他一起下楼。
出了膳厅,见四周没什么人,余舒才拿手肘撞了撞薛睿的胳膊,问他:“为何送一辆马车给我”
薛睿背着手,放慢步子和她并行,“你不是考了个秀元吗,这么有脸面的事,做大哥的当然要送你一份礼物。”
说起这个,余舒就纳闷了:“你那会儿不是人在外地么。”
薛睿白她一眼,“亏你自诩机灵,我就不能让人先备着吗”
听到他老早就给她准备了贺礼,余舒不由得心里热乎,忍不住问道:“那要是我没考上呢”
“那就不送了,没考上还想要什么礼物,美得你。”
听到薛睿毫不犹豫地回答,余舒反而觉得踏实了,之前还想见到薛睿就把那辆马车退还给他,这下却觉得退回去会辜负了薛睿的心意,当机立断,不准备往回送了,于是她咧了咧嘴,又拿手肘轻撞了他一下,轻笑道:“那就谢了,那辆马车我挺喜欢的。”
薛睿哄了她开心,心情也是不错,看时候还早,便问她道:“你若不急回去,我们就四处走走,晚点再上忘机楼吃菜,晚上我送你回家,好吗”
余舒想了想,并没拒绝,而是说:
“那我们上城北几家大易馆去看看吧九皇子今早上告诉我说,等这一科放榜后,他就推荐我入太史书苑修学,我算着不几天了,我有些东西要准备的,正好你帮我参谋参谋,该买什么。”
薛睿只是想着能抽些时间同她相处就好,哪里在意去什么地方,便点头答应:“如此也好,咱们走吧。”
第三百七十一章探问古剑
“京城有五家大易馆,你想好了先到哪一家去看看”坐上马车,薛睿问余舒。
“别的地方都不用看了,直接去辛家。”余舒说完,见薛睿挑眉,便向解释道:“我在双阳会上认识了辛家的六小姐,听她说也要到太史书苑修学,便打听了入学前要准备些什么,她今早给我列了张详细的单子,想必是他们家易馆都有卖的,我何必再到别处跑腿。”
说着还将带在身上的清单拿出来给薛睿看。
写的满当当的一张纸,上头大半都是书名,其余分门别类,有纸有墨,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譬如羊骨草灰,蛇皮牛筋等等,让人摸不着头脑。
薛睿阅过这张单子,点点头:“这样最好,提前准备了,免得你入学时候再仓促去买。”
京城五家大易馆,除却城北的总馆外,各地处都开有分馆,但论内里物品齐全,还是要数总馆。
余舒和薛睿说了一路话,不觉得路远,时候不久就到了位于昌明街中段的辛家大易馆门前。
两人下了车,踩在青石板铺成的路面上,仰头就见辛家的百年匾牌,离地两丈,长十方五,端正正篆着“辛日重光”四字。
余舒看着这古旧的门匾,不解地询问薛睿:“这是个什么意思”
她还当新家易馆门头上挂的就是“辛大易馆”几个字呢,谁想是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薛睿知她读书不多,难免有此一问,于是笑道:“尔雅。释天有载,太岁在辛,曰为重光。这辛是天干第八位,你该不会不晓得吧。”
余舒失笑:“这我当然知道,只是拿这个当成招牌,我就不明白了。”
薛睿轻咳一声。稍微凑近她,低声道:“百年世家,自然要有个正大的名头,就是让人瞧不明白才好。”
“”好好的一块牌匾。被薛睿这么一解释,竟然成了故弄玄虚,实在让余舒哭笑不得,才发现薛睿也有这样不正经的时候。
“我们进去吧。”余舒看到易馆门口值守的两个侍者不停地瞅他们,怕是他们站在这里挡了大门。
“嗯。”
能称的上是“大易馆”,必须够得上一定规格,首先这易馆里至少要有五位正经的易师坐堂帮人问卜。其次是要有一间容纳百家典籍的书阁,再来是要有一层珍宝阁,提供给有身份的客人上等的驱邪避凶之物。
这最后嘛,就是必须有一位大易师坐镇,保证大易馆的名头。
这且只是“大易馆”的标准,然而能够排的上京城五大易馆,哪一家背后不是有一位司天监高官力撑。
像这辛家,司天监的左判官。正是辛家三老爷,也是余舒认识的辛六小姐的亲祖父。
余舒头一回来辛家大易馆,进去后就摸不着南北。一楼大厅人来人往的,两面楼梯,也不知是通往哪儿的。
薛睿倒是熟门熟路,招手叫过来一名侍者询问:“今日哪一位管事在”
“是周管事。”
“请他过来。”
侍者一听他要找管事的,便打起了精神不敢怠慢:“请问公子是”
“你就说我姓薛,去吧。”
“公子稍等。”
余舒听到薛睿吩咐那名侍者去找人,有些狐疑地转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