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的心疾是从娘胎带下来的,从小身子就比较弱,任是再多的补药下去他那单薄的身子也是四季不温。
那日清晨从睡梦中笑着醒来,想到哥哥说待我识完字练完功就带我出宫去玩,连早膳都没有吃,就兴冲冲的跑到哥哥的寝殿。
我笑意盈盈的一张脸在看到满屋子的御医后,顿然凝注。
阿爹慈祥的一张脸寒得比严冬霜雪还冷,我拖着脚步走过去,哥哥本就瘦削的脸一片煞白,冷汗涔涔。
再是不懂事,我也知道哥哥那时是很难受的,他本就不怎么红的唇瓣已经是一片惨白,我伸出手,将他扎满银针的手握住,轻轻的唤,“哥哥。”
哥哥徐徐睁开眼来,露出个很是虚弱但很灿烂的笑容,“雪儿,哥哥今儿怕是不能陪你出去玩儿了,哥哥要食言了。”
我小小的手使劲握住哥哥也不宽阔的手,使劲摇头,“哥哥今儿不能带雪儿出去,那哥哥明日可以带雪儿出去的,明日不行还有后日,只要哥哥还带雪儿出去,哥哥就不算食言的。”
哥哥深深的望着我,欲言又止,许久才道,“哥哥也不想对雪儿食言的。”
阿爹过来,蹲下身抱住小小的我,仿佛将他浑身力量都放在他头上一般,沉重得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阿爹那一向稳重的嗓音有些发哑,在我耳边低低的道,“宇儿只是太困了,雪儿让哥哥好好睡一觉好不好”
我双手还紧紧握着哥哥冰凉的手,不知怎么的,那一刻,我总觉得哥哥要是一觉睡过去就肯定会跟阿娘一样再也不会醒过来,我也不知哪来的力气,硬是犟开了阿爹的手,用着全身力气使劲的晃着哥哥的手,泪水哗啦一下子落下,又是哭又是喊的叫嚷,“哥哥不能睡,哥哥不许睡,哥哥说了要带雪儿去吃糖人儿,哥哥说了要带雪儿去放纸鸢,哥哥说了还要带雪儿去凝香谷梅园煮茶,哥哥说了还要带雪儿去呜呜呜,哥哥骗人,哥哥在骗人。”
我那哭喊叫嚷叫得一个响,在我歇斯里地撕心裂肺的哭声中,哥哥硬是没有闭上眼睡过去。
后来在寻来找我练功的凌波师父的指引下,父皇才带着哭得昏天暗地的我跟浑身已然有些冰凉的哥哥来了这吞云江边的望江楼。
望江楼里人山人海,却都是来吃饭的,乔装打扮的父皇自怀里掏出凌波师父给的信物,掌柜看了一眼,引着我们上了三楼。
三楼正中一间屋子里,一个少年面江临窗而立,听到脚步声,缓缓转头,一张脸如素雅盛开的玉芙蓉一般。
那掌柜将阿爹交于他的信物给了那少年,那少年看了一眼,抬手一抛,信物便越过窗,落入吞云江水中。
“病人留下,闲杂人等请出去。”那少年转过身去,看着玉华山,开口道。
随从将哥哥放下,阿爹想将我抱出去,我却死死拉着哥哥的手,动也不动。
那少年等了许久,或许是没有听到离开的脚步声,又转过头来,扫了一眼死死拉着哥哥的手肿着眼却牙关咬得紧紧的我。
我望着他,他也看着我,看了许久,许久,他笑了,道,“这小丫头可以留下。”
屋子里就剩下我们三人,我看着那少年点了熏香,掏出一把银针,在哥哥瘦弱的身上插了个遍,整个过程,我都没有放开哥哥的手,哥哥望着我,我笑着望向他,那少年望了哥哥又望向我,一天后,哥哥并我一起出了那间屋,身后还跟了个少年,那少年自然是今日的扶苏哥哥,而那一跟下去就是不离不弃的十一年。十一年里,哥哥没有再犯病。
“还记得阿雪第一次来这里,那糊满鼻涕眼泪的一张脸,啧啧啧啧,如今想来也还是觉得怪渗人的。”扶苏哥哥说完不禁一阵摇头晃脑。
又回到当初的那间屋子,那夜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想起来我就忍不住拉着哥哥的肩膀靠了过去,盯着一脸笑意的扶苏哥哥道,“扶苏哥哥救命之恩,阿雪一直深深记在心里,今世阿雪注定无法做牛做马的报答扶苏哥哥,但阿雪跟你约好,来世定会报答个干净完全才作数。”
扶苏哥哥本来满面的笑意在我这番话之后尽数消失,他盯着我,表情是少有的严肃,“不论今生今生还是来生来世,扶苏哥哥都不会要阿雪做牛做马,我因那老头子的信物救了涵宇,你们承的也是那老头子的情,后来跟着你们,完全是我自愿,所以,阿雪从来不曾欠我什么。”
想到那日哥哥醒来,扶苏哥哥对我哥哥说,“本来你是活不了的,奈何你好运遇上了我,既然你已遇上,我也不能只救你一次,只要我还待在你身边,至少能护你二三十年周全。”
那时他的一番话说得糊里糊涂,我也不知道他为何会突然决定要跟着哥哥,但自有他相伴左右,哥哥的的心疾就再也没有犯过。
后来相处我也从扶苏哥哥那里了解到,扶苏哥哥是药王谷医圣的关门弟子,医圣一行救死扶伤无数,忙于救人却忘了要将一身生死人肉白骨的医术给传承下去,待他发现这件事时,他也只余八年不到的寿元。
也就是那不剩的八年里,医圣恰巧遇到了在药王前晃荡的扶苏哥哥,收徒,拜师,授道,学医,学成,归土,一番顺利得就像是老天刻意不想让这起死回骸,着手成春的岐黄之术凋零入土,扶苏哥哥入门,医圣终究没有带着半点遗憾离去。
扶苏哥哥顿了良久,说,“阿雪,望江楼里面的东西你都需要知道,既然你已经回来,这望江楼以后便也交予你了,三月内,摸清天下局势,再回去告诉涵宇,你的决定。”
云州之南偏东,有山九霄,传曰乃王山,帝师恒守,顺时而隐,应天而出。
近两月来,我没日没夜的关在望江楼三楼里,翻看着扶苏哥哥为我收集而来的消息情报。自我决定要去太清山学剑,扶苏哥哥就将望江楼改成了地下情报收集点,但我没想到,短短七年里,他竟然会收集得如此全面,除了四国的宫室秘辛和王室事宜外,大到云州四国的概况,小到各国今年新添几丁,丁出谁家种种都有,照这本书看来,他似乎连几百年前的云州志纪也给我不知从哪里翻扒了出来。
这一本不知道几百年年前的一本书札,竟然记载着那样一句话,我又翻了翻,愣怔的发现这本竟然只有这一句话,看着这只有一句话的书,我久久的移不开眼来。
若照现在的情形来看,这书所记载的位置,应当是太清山才是,可自云州有据可考以来,太清山从来就是太清山,根本就没听说过它有另一个名字叫九霄,而太清山上从来只有一个太清门,是以前很了不得的一个剑学大宗,百年来从无帝师一说。
我又翻来覆去的将这本书翻看了好几回,确定这书通本只有那一句话,想或许这本就是某个无聊的人胡诌乱扯随便写的一句,也没有再多浪费时间,转而继续看剩下差不多还有大半屋子的书。
待我走出待了三月的望江楼,满眼又是那晶莹的白。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七章回山
七年前,我踏着满世界的白离开北川,七年后,又在这满世界的白中回来,北川气候四季干燥,冬季酷寒极冷,但对我来说,北川却是世上最美的地方。
只因这里是养育我的家园国土,这里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