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永宁的气息在怀中逐渐安稳,有些微弱,但毕竟还在。董彦知道,这是他一直在等待的那个时机了。原来只有四天,好短,在他为自己选定的结局面前,如同一场甜蜜的梦境,让他得到圆满。
永宁始终算不得清醒,董彦却是清醒的。到或许在生死都已不由自己的时候,感情才可以全然自由地宣泄。在他策马飞驰的时候,他的感情早已压过他的理智;陷入绝境的那一刻,董彦看清了自己的心。他心中爱的,是那位善良真诚的公主,更是那个柔弱无助的少女。
董彦捧起永宁的脸,有些颤抖地轻轻吻她,她的眉眼、她的脸颊、她的唇,这少女是他生命中仅次于金榜题名的美好不,或者还是她更好,只是她不属于他。即便他能够得到她的心,他得不到她的人。
他是什么时候动心的,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在长亭看到她一身素服的时候吗是青山间她有几分哀怨地说,到了上京她便是辽国人的时候吗是在端午节汹涌人潮里她握住他的手的时候吗是在她昏昏沉沉地念着他的名字的时候吗董彦说不好。他是不够聪明,他或许没有办法让两个人都活着,可是他有个办法,或许能让她活下去。
董彦心想,如果他不是大景的官员该多好,那么他不必有那么多的顾虑,尽可以在很久之前就将她带走,去到一个如同桃花源那般的地方,与她过最美好的日子。或者如果换一个时机遇见该多好,如果自己是她的驸马,一定不会让她吃苦,竭尽全力护她周全。可惜人总是在假设时痴情,现世里毕竟有太多牵绊。更何况,他们也不能重来了。
如果永宁知道他的心思,她来日一定愧疚,多半伤心。或者,如果他死了,她总是会伤心的。然而不要是以爱人的方式,就让她以为他只是歉疚,让她以为这些是属于一位兄长的关怀。如果她还不肯忘记她,那么她就该记得自己曾无数次提醒过她,她肩上担着怎样的责任,她就该记得,自己曾经说过,希望她与辽国国主相亲相爱,幸福地度过此生。她的很多担心都是多余的,完颜思昭是何等英雄盖世的男儿,他一定配得上她。
董彦把玉环塞进领口,胸前微微一凉,他轻笑,似乎有了这个东西作为印记,一切就都值得。他咬破左手的手指,把自己的血喂给她。原来天气冷得连血都要被冻住,但幸好她多多少少喝下去一些,这该足够她再撑一段,周康会在那之前找到她的吧。
就要这样告别了吗。
他深吸一口气,咬牙解开自己的衣服,大氅、夹衣、长衫,除去贴身的中单,他尽数脱下。风雪让他颤栗,他的手发着抖,把这些衣服一件件穿在她身上。董彦想,幸好她还小,幸好衣服都能套上。两个人的衣服,该足够她保暖了吧。永宁对他说起过汉朝那位婕妤挡熊的典故,其实这也是个典故的,然而在典故里,是做徒儿的逼死了师父。可他是自愿的。如果书里的故事真的不是骗人,永宁一定可以带着他的希望活下去。至于他,他戴着她赠予的信物,这就足以作为安慰。
董彦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醒,他不能让她看到自己这个样子。如果是周康先找到她,他相信以周康的谨慎持重,会把一切瞒下。念蓉也是妥帖的人,事情的真相将不会为她知晓,那么他可以瞑目。如果是永宁先醒过来他希望不要是她先醒过来。董彦想,如果这是他最后的希望,上天会仁慈一次吧。
董彦背过身不再看她,往相反的方向走去。脑海中是无数零碎的断章,譬如诗文里说燕山雪花大如席,原来燕山以北的雪是这个样子。譬如永宁曾说他还能看到明年春天的茵茵绿草,原来她说错了。这里是什么地方啊,可曾记在山海经里可曾有过什么奇谈佳话即便都没有,那也不要紧,这样高的山,景色一定是很好的。原来这就是他要埋骨的青山了呀,一辈子说起来那么长,原来走到尽头也是很快的。
千里万里的雪原,有被积雪压断的松柏、有依旧覆雪而立的乔木,董彦甚至恍惚中看到了几株山茶,雪中的艳色美得让他心惊。相较之下,南国细雪里的红梅虽是骨骼清奇,却也算不得让人心折了。他走得很慢,双腿都已经麻木,视线只余下一片纯白,又因为雪盲变成一世黑暗。他在纯白中做梦,他在黑暗中沉沦。
那道单薄的白色身影,终究是倒了下去,与积雪融为一体。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作者有话要说:
、邂逅相遇
等永宁再醒过来的时候,她已经在大定府了,浑身又冷又疼,一点力气也没有。念蓉在床边替她换额上搭着的手帕,见她睁开眼睛,惊喜道:“公主终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