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道:“既然如此,那诸位且先离去吧,让本宫与昭平侯商量一下嫁妆与聘礼的问题。”
未来的肱骨能臣们纷纷欠身告退,太子微笑着目送他们离开,忽然又想起什么,道:“今日发生的事情,还望各位在尘埃落定之前三缄其口,倘若走漏了风声,影响到公主清誉,本宫可要拿诸位试问。”
殿上走空的时候,太子脸上的笑意也随之消失,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你知道九娘与我的关系,也该知道你娶九娘意味着什么。”
李劭卿干脆而直接道:“愿为太子驱使。”
太子没料到他会如此直白,愣了一下才道:“那你与曹德彰”
李劭卿道:“倘若殿下需要,臣随时可与他交恶。”
太子意味深长道:“为了九娘,你可真是不惜一切代价。”
李劭卿低头一拜:“臣与臣父能有今日,全赖卫国公赏识提携,如今杭氏有难,李氏怎可袖手旁观。”
太子又问:“你当初向曹德彰低头,仅仅是因为杭氏有难”
李劭卿道:“是。”
太子道:“那现在呢”
李劭卿道:“公主的心意便是臣的心意。”
太子笑了笑:“这才是你的胜算。”
李劭卿莫名其妙抬了抬头:“殿下这话是何意”
太子却没有回答,反而道:“那本金银册带来了吗”
李劭卿从胸口掏出一本牛皮包裹的书册,呈到了太子案头:“赝品已经做好了,不劳殿下分神。”
太子“哦”了一声:“谁做的”
李劭卿道:“周维岳。”
太子愣了愣,又笑了起来:“你可真是”他顿了顿,道:“好了,去御书房吧,你是远归的战将,理应向父皇汇报战况,如今父皇闭关,九公主代替皇帝朱笔划红,你去见她,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李劭卿道:“那臣所求的事情”
太子道:“本宫自会放在心上,昭平侯静候佳音即可。”
第百二二回金风玉露军政家国
皇帝闭关的时候带走了吴卫,却刻意留下孙知良在御书房盯着九公主,想必是知道孙知良和九公主不对付,特意将他们放在一起,防止其中哪一方有异心,在折子上做手脚。
孙知良弓着腰给九公主奉上一盏清神明目的薄荷茶,九公主放下朱笔接过茶来,习惯性地用杯盖刮着水面上的浮沫道:“有劳孙公公。”
孙知良陪着笑道:“殿下不宜太过操劳。”
九公主侧脸看他,对他微笑:“广西叛乱已平,昭平伯也回京了,我想等父皇出关后,便辞掉代批奏折的差事,孙公公以为如何”
孙知良道:“殿下英明。”
九公主轻轻笑了一声,道:“届时还要劳烦公公,盯着御书房的风吹草动。”
孙知良躬身道:“太子殿下习政已久,应当为陛下分忧解难。”
九公主满意地点了一下头:“公公有心就好。”
孙知良谄媚:“能为殿下效力,是老奴的荣幸。”
九公主轻笑了一声:“孙公公这个大总管,做的可还顺手。”
孙知良道:“拖公主洪福庇佑,还算顺手。”
九公主道:“你和曹德彰,还有联系吗”
孙知良急忙摇头:“并无,并无,曹贼先构陷老奴,又暗害孙常,老奴与他不共戴天。”
九公主偏头看着他:“可孙常是死在昭平侯手上的。”
孙知良叹了口气:“昭平侯也是受制于曹贼,这点老奴心里清楚。”
九公主无声地勾了勾唇角,谁能想到当年那个无时无刻不想至她于死地的大总管,会沦落到今天这一奴颜媚骨的地步呢
她又道:“先前曹德彰与你一人把持外朝,一人掌控内宫,相安无事,如今你们之间的结盟破裂,他又没有成功至你于死地,定在会在内宫重寻眼线,你可记得长个心眼,小心又被暗算了。”
孙知良急忙拜道:“多谢公主提醒。”
九公主揉了揉额头,又伸手拿起朱笔:“好了,退下吧。”
孙知良却踌躇着不肯走,反而小心翼翼地唤了一句:“殿下”
九公主皱着眉看了他一眼,忽然想起一件事,轻笑一声:“是不是已经找郎中看过了,发现你身上的毒,你自己连解药都配不出来”
孙知良陪笑道:“没有没有,老奴既然依附了贵妃娘娘,定然不会做让娘娘不放心的事情。”
九公主道:“不必担心,解药自会算着日子给你,你现在还不到该死的时候,母妃不会丢下你不管的。”
孙知良感恩戴德道:“多谢娘娘,多谢殿下。”
正说着,殿外忽然有内侍奏报:“昭平侯求见。”
孙知良立刻道:“不耽误殿下与昭平伯议政,老奴告退。”
九公主的心神都在“昭平伯求见”这句话上,压根无心去管孙知良,胡乱点头允准,便将目光盯在了门口,孙知良在门边与李劭卿见了礼,画蛇添足地补了一句:“恭喜侯爷荣升。”
李劭卿与他客气两句,反手关上殿门。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