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为了文章合理性,结局没那么甜,但是,还是甜的请相信我。
新文存稿中,好辛苦好辛苦qwq。
求评论求收藏快完结了就没人考虑给个长评论吗捂脸
、离开之后的日子上
建安十三年,是一个曹操会铭记一辈子的年份,或许也会让郭嘉为之永恒的铭记。
那一年,赤壁之战打响。
赤壁之战的恢弘场面孙刘联盟如何以少胜多种种郭嘉已经懒得去想懒得去看,毕竟曹操是输了,一切无法改变,无力改变。要让郭嘉目不转睛看着的话难免对他太残忍,看着兵败如山倒而没法插一手进去力挽狂澜,倒是还不如让他这样三心二意的瞧着敌军,分散分散自己的注意,好不让他对这前所未有的失败感到难过痛心。
可如果非得要问他有什么注意到的,那大概是就是江畔那边那个手持羽扇巧舌如簧的谋士吧。听到来来往往的人说那个人叫诸葛亮。诸葛亮是在郭嘉去世同年才出山的,郭嘉咂舌,不由觉得有点可惜,自己活着的时候没能和这样的人博弈,真是可惜了。
除却了一个被传言的像是妖魔鬼怪一般的诸葛之外,吴军里面还有一个同样耀眼的人,周瑜。周瑜这个人,郭嘉还是知道的。远远望见周瑜郭嘉只是觉得他神色比起从前似乎带上了倦怠的色彩,没有往日街坊传言中描述的雄姿英发。他的确是俊美,但笑容满面之下也是忧伤。
他的心似乎很累。
作为一个已经死去的人,郭嘉能看见的总是比别人多很多。他知道周瑜在忧伤些什么,那个在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近乎与完美的男人,人生中唯一的缺憾不过就是那个和自己策马天下的发小孙策的早逝了吧。
孙策。想到这郭嘉心虚了一下,虽然知道周瑜看不见自己,但也还是认认真真抱着歉意看了一眼周瑜。只是这一看不要紧,他惊诧的发现,在周瑜的身后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个人的手指轻轻穿过周瑜的发丝,附身凑在周瑜身边,像是低语,也像是在嗅周瑜发丝间的香气。
那个人是孙策。
莫笑我痴,更有痴似我者。
郭嘉自嘲到。他的确没有看错,在那一边,孙策站在周瑜身畔,就像是十年之前一样,两个人并肩策马。只可惜这一次,周瑜看不见孙策罢了。
郭嘉见此场景不知为何莫名哀伤,原来作为亡魂的自己情感也如此丰富。他摇了摇头不去看那江东双璧,而是匆匆的赶去了最需要自己陪伴的那个人的身边。
此时的曹操已经脱离了危险,回合残兵暂且的安定下来了。
郭嘉一步步走到了曹操面前,无言的看着对方一脸的狼狈。他伸出手想给曹操擦掉脸上的灰土,手掌向前,却穿过了人的躯体。
明公啊,抱歉,这一次嘉真的无论如何也帮不了您。
也不知为何分明曹操听不见自己的话语,却突然地坐倒在地,痛哭流涕的对天大喊:
“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
这样突如其来的哭号让包括郭嘉在内周围的人都显得有些惊骇,周遭侍从纷纷跑来扶起坐在地上哭号的曹操。郭嘉愣愣的站在原地,看着匆匆赶来的人群一个个穿过自己的身体奔向曹操。
自己和这个世界丝毫没有关系,也丝丝缕缕联系着。
至少他,还完全记着自己。
曹操环顾左右,长叹“若奉孝在,不使孤有如此大失也”
郭嘉不太明白曹操此时到底在想什么,他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流穿过自己的身体,又看见那和自己近在咫尺的曹操。郭嘉忽然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局外人一样可笑。
抱歉啊,明公,奉孝在,只是奉孝就算在,也无能为力。
郭嘉颓然笑笑,把双手张开放在嘴边做成喇叭的形状对着那个和自己近在咫尺的人呐喊,以为自己声音大了对方便能听到。在呐喊完之后便是匆匆转身离开,他怕自己对着曹操落泪,反被那家伙笑话。
都是这么大的人了,还被儿女情长左右,真是害臊。
只是他忘记了,自己已经死去。
曹操长叹完后,眼神空洞着看着眼前,朦胧间似乎看见几滴水渍滴落在了地面上。
是要下雨了吗,也好,我在等,等一场暴风雨。扫荡一切。
曹操抬头,看了看万里晴空。
对于郭嘉来说,肉体离开世界的时间都过得浑浑噩噩,但是对于那些尚且活着的人来说,并不是这样。荀彧固执的脾气让郭嘉越来越焦躁,荀彧不断地对曹操膨胀的野心指手画脚,郭嘉知道这样下去荀彧迟早没有好下场,可是丝毫也劝不住。
应该说没办法劝阻。
或许这就是最无力的事情,分明自己知道一切,但也无力改变。
直到了那天,郭嘉一如往常的闲坐在曹操面前发呆,看见曹操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简单雕花的木质食盒递给侍从的时候,他才极其强烈的感受到了一种只能旁观无法改变的无力感。他没有肉身无法流出眼泪,却清楚的能感觉到自己来自灵魂最深处的崩溃感。
建安十七年,曹操征孙权,荀彧到谯县劳军,不久之后服毒自杀。
荀彧是个传统的文人。
他很聪明,真的很聪明。在荀彧打开那个空空如也的食盒的时候,他就瞬间明了了曹操的意思缘寿已尽,食禄成空。
纵然郭嘉当时在他身边如何呐喊如何劝阻,他也只是叹了口气,眯着眼稍稍回忆了些许从前的岁月,大抵是觉得无所亏欠了,便是拿起那致命的鸠药,一饮而尽。
丝毫没有犹豫,也不曾流露出哀伤的神情。一直保持着他曾保持了四十余年的微笑,翩翩公子这个词语大抵从来说得就是他。
荀彧或许在那一秒钟的眯眼的时候曾想起来过什么,想起过最初的最初,在模糊的记忆的那一头,曹操初次见到他的时,紧紧握着他的手称赞道“吾之子房”张良字子房,曹操以张良比喻荀彧时的情景。又或者想起来,在少年时候曾被名士赞为“王佐之才”时候的情景。
这些有什么用呢。
别说什么千百年,要不了三年五年便成了一抔黄土罢了。罢了。
只是主公,
在您拿出这个空食盒的时候,您到底还记得当年那句话吗。
“吾之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