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姑娘伺候自家儿子的,心甘情愿的自然更好么,也给管事的娘子交代了要“先礼后兵”。有句俗语说道,歪嘴和尚念歪经,自然正不了。管事娘子们气势汹汹的进了人家姑娘的门,看到破败的院落,怯怯懦懦的当家人,鄙夷不已,也没那个好功夫去“礼”了,直接宣布结果:他们魏家二少爷看上你们姑娘了,两日后过来接人。然后又一阵风似地离开,留下惊惧不已的一家人。
管事娘子回来禀报:“姑娘家很是高兴得就同意了,都说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呢”。魏太太甚觉满意,她就说么,穷苦百姓,能挣口吃食就不错了,哪还讲究这么多。她也没想要强占民女什么的,她是知道世道不易的,只是她认为他们魏家是个宽和的好人家,她二儿子又是温柔体贴的好性子,一个花信年华的姑娘就要守一辈子寡,哪有那么容易,还不如跟他儿子呢。
魏太太与自家儿子一说,魏经宏瞬间满血复活。他的心上人又回来了,他们还即将要共赴美好生活,魏经宏一时美得冒泡,幸福的走路都发飘,又是写了不少的好诗好词。两日后,魏家接人的轿子上门,姑娘也是打扮一新上了轿子。由于魏经宏的坚持,虽没有大红喜宴等,还是正儿八经的准备了红烛交杯酒等。
魏经宏挑开红盖头,终于见到了这些日子里心心念念的柔美姑娘,依然那么美好,还因为今日的大喜日子,上了浓妆,又多了几分艳丽妩媚。魏经宏一时惊艳的竟有些失语,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才能表达出他此刻的欣喜之情。可人家姑娘自己有主意,就见姑娘自动站起来,问道:“你看上我什么了”
魏经宏怔住,然后又想了一会,支支吾吾的说道:“姑娘歌唱得好,长得也好。”
姑娘忽的从怀里掏出了一把剪刀,说道:“原来是这嗓子惹的事。”一使劲,剪刀的前端就进入了姑娘的脖子,还有一股鲜红的热血喷溅到魏经宏的脸上。
魏经宏萎靡了,酗酒了,魔怔了,终于又在一个下雨天,上吊了
陶老爷子吸取大徒弟的教训,就对后来的徒弟严格要求,不仅要国学好,还要律学,算学等等也要好。陶老爷子语录:学得杂了,多了,深了,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那么多的闲心,去春花雪月伤春悲秋了。
果然,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二徒弟沈宗源不仅学识渊博,还踏实肯干端方正派。只是还有一个负面影响,许是学识太渊博了,什么都通了,就没有那个时间与精力钻研经书国学了,反正沈宗源直到当了爷爷,才勉强考中的进士,还吊车尾。到了三徒弟林如海,陶老爷子这回经验丰富了,先问清小徒弟确定是要考学做官的,抓住重点突击,其他的学科辅助。然后林如海当了探花郎,成了如今的简在帝心的权势人物。
如今,林如海的儿子们能读书上学堂了,他要给儿子们选个好师傅,自然要找亲近熟知的了。只是陶老爷子早就驾鹤西去了,这个就没办法了,可幸好林如海还有一个“万事通”的二师兄,这二师兄恰好还在京城,于是,林如海决定把儿子们的学业就托付给二师兄了。
林如海与他二师兄感情还是很好的,说是亦父亦兄也不为过。当年林如海入门时,陶老爷子都是古稀之年了,虽还健朗,却也确实精力不够了,只好安排当时已是高中生的二徒弟带着小学生的三徒弟。插句题外话,林如海的父亲与陶老爷子交情不浅,临走时,考虑到儿子的学业大事还没着落,就把林如海托孤给了陶老爷子。
沈宗源责任心重,又有那么一点唠唠叨叨爱管事的“大妈”习性,既被师傅嘱托要带好小师弟,自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林如海初丧父的悲戚之意都被管束压制的毫无踪影了,每天只希望能“好快多”的完成二师兄的任务,好能松一口气,或者再能出去玩一会就好了。两个师兄弟就这样每天斗智斗勇的,过着精彩却也枯燥的求学生活。
及至后来,沈宗源宦海生涯并不那么顺利后,干脆辞官办起了学堂,现在不说是是桃李满天下,也是弟子徒弟一排排了。再插句题外话,沈宗源这“好为人师”的毛病,许是就是从林如海这开始的。
、第46章知己
林家的马车到沈府门口时,沈宗源这个好师兄已经在门口等着了。他已有三年没见过小师弟了,而且师弟还说要带儿子们来见他,沈师兄就坐不住了。
沈师兄心里,师傅已逝,大师兄也早就不在了的,师门也就剩下他与小师弟两个了,所以他们两个师兄弟需要守望互助团结友爱,且他还是师兄,以前师傅就常常交代他要照顾小师弟的,现在嘛,师弟终于搬到他的地盘了,且师弟家族不兴,人丁不盛,无人帮衬,沈师兄认为他对小师弟的责任更加重大了。
沈师兄终于见到了师弟中年才得的儿子们,很是欣喜,他能说他担心师弟会无子好多年了吗真的不是他杞人忧天啊,他大孙子都比师弟的长子大了一岁啊
林衍兄弟们已经做好再做一天背景板的心理准备了,可是爹爹的师兄对他们好热情呀,有种惊喜到的感觉哦。林如海眼里,沈师兄似乎一下子变了人似的,对他那么严厉严格,常常是训诫的话一箩筐一箩筐的的倒过去,听得人只想跪地求饶,可是对他的儿子们,和蔼可亲的一一问话,接着还能和他三五岁的儿子们聊天聊得热火朝天,一点儿也没有嫌弃小孩子的言语幼稚天真,都把他这个当爹爹闪一边坐冷板凳了,林如海开始对儿子们昨天的经历感同身受了
今天并不是休沐日,沈宗源的两个儿子还在衙门上班,不过,沈师兄特意交代了六岁的大孙子沈钊和五岁的二孙子沈钶今天不用上学,要跟着祖父见师叔公以及师叔公家的儿子们。据说林师叔公的儿子们比他们还小些的,可是却比他们高了一个辈分的,沈钊与沈钶两兄弟对视一眼,都有些踌躇,这个要是一起玩的话会很别扭吧
终于到了正堂,沈师兄示意已经等候多时的孙儿们上来拜见。沈家的家风一向严谨正派的,教养出的子孙不敢说一定会人之龙凤,却都是端正稳重可信赖的。沈钊沈钶两兄弟年纪虽小,却从一举一动中已经显示出好家教的影响了,例如此时,心中再有疙瘩,对着小师叔们行礼作揖也是丝毫不差规范的。林如海很是欣喜,他的儿子们他可以更加放心了。
一番介绍认亲完毕,互赠礼物环节也完成,大人要说正经话了,小孩子要一起一边玩去。于是各自组团,两伙人分开。沈宗源真是有重要的话要说的,可是在说之前,他还是照例询问了小师弟的近况,以及他的想法或者打算,对现今的朝政,对他要接的职位。
要说关于政务方面的事,林如海可以与之讨论参详的,在这世上,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林如海自家的老娘,他娘不仅是后宅贵夫人,还是在林如海的爹林侯爷病重以及去世后,林如海长成前的时期里,林家实际的掌舵人。要知道即使是在京城,一个侯府的的力量还是有不少人觊觎谋算的。
第二个就是林如海的二师兄沈宗源了。别看他现今只是一家学堂的教书匠,可是沈宗源是江西沈氏家族在京城的代言人,沈家可是枝繁叶茂,能人辈出的,就是沈宗源的亲祖父当年也是做到太师的,沈师兄的能力可见一斑。况且,在京城收徒当师傅,可不是只要看学生资质人品就够了的,往往还要关注时政,清楚各家各户的背景站队等等事宜的,所以沈宗源对于朝政时局的变换也是了如指掌的。更重要的一点是,沈师兄与他,就跟亲兄弟一样可信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