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勺柄不长,勺头下面开刃,上面带盖,盖上盖子,勺子头便成了盒子。
用力刮鳞时,鱼鳞上行进入盒子,刮完鱼打开盖子,把鱼鳞磕在垃圾桶里,地上干干净净,非常方便
金娥不用菜刀,一个人把几十条鱼刮得干干净净,又快又好
馆子摊子大,用了四个人。田管事和婉儿在大堂,一个算掌柜,一个算跑堂;云叶主厨,金娥在厨房打下手。
段欣雨跟小翠在福祥居继续卖卤肉和臭豆腐。
云争还在第一楼门口炸豆腐。
秦氏的摊子则摆在了自己家馆子旁边,闲了便进店里帮忙。
晚上田管事留下看馆子,云争赶着马车,全家人回村,第二日一大早便来。
卤肉都在店里做,不再来回拉了。
一家几口人天天忙忙碌碌,劳累而充实。
到了月底一算账,扣除房租、进货花销等等,全家净赚一百两银子还多
云争一报数,全家欢呼雀跃
本来以为店面刚开业,前期投入那么多,定是要赔钱的没想到赚了这么多
其实,也就是饮食业回款这么快。
早上进了菜,中午便可卖了钱
何况,馆子前期投的那些钱都是自己家的,若是借贷背了利息,又不一样。
小吃摊子开了一年,更是大赚特赚的生意。所以,算上小吃摊,第一个月赚了一百多两银子,其实也不算太多。
若是均摊到家里每个人身上,不过每人十几两银子
等池塘里的鱼大了、自家地里的菜也长起来了,每个月会赚得更多
这一百多两银子又算什么呢
这是云叶的想法,秦氏却有些不敢相信,“云争,你不会算错了吧”
云争晃晃自己手中的本子,笑道:“娘,不会错的”
云叶道:“明天便是三十儿,我打算贴上告示,以后每逢初一、十五,馆子便关门歇业。”
秦氏很赞同,“天天这么忙,大家都累坏了;几个丫头也该去逛逛,买盒胭脂水粉打扮起来。”
小翠几个相互看看,都嘻嘻笑。
云叶笑道:“娘,中午过了饭时,下午便可以逛街,却不用专门再跑来一趟。反正有马车,不如我们全家走远些,到沱河或者北边儿小山上玩一天,你们说怎么样”
金娥高声道:“我要去爬山”
小翠笑:“那也叫山不过就是个大土坡”
秦氏拍了小翠一下,“不是山是什么那山上还有个娘娘庙呢”
如此便说定了。
第二日,云氏酸菜鱼门边贴了告示,大意是说:“每逢初一、十五,云氏美食全部歇业。若有不便,敬请海涵”云云。
果然,初一那日,云氏酸菜鱼的馆子上了门板连卤肉摊子和油炸臭豆腐的摊子,都消失不见了。
七里大街上没了酸菜鱼酸酸的味道、卤肉香香的味道、炸豆腐臭臭的味道,城里的人一时还不习惯嘞
大家纷纷感慨不已。
云氏美食又被大家提起,刚刚沉寂下来的云氏,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丁陌文听了,一阵沉默,“云叶,什么事你都可以走在前边我,还能赶上你么”
云氏酸菜鱼初二一开门,便被中午订桌的人给包围了
夏季到了,大家都换上了轻薄的衣裳,厨房里却热了起来。
没有空调的厨房,简直就是个大蒸笼啊
看云叶后背的衣服都湿透了,云争很心疼,道:“大姐,我来替你,你去摆摊子,我来厨房干吧”
云叶摇摇头,“你的手艺还不行若是食客们不买账,倒丢了回头客”
因为晚上不摆摊子,云争晚上也在厨房做鱼。但是晚上的二十条,云叶一般只让他做三五条。还得瞅着是新客的桌上才行。
若是常来的回头客,一进口便吃得出来的
虽然说,中餐受厨师水平影响很大,很难标准化。就算同一个厨师、同一道菜,今天跟明天做出来的菜,可能都不太一样呢
但是,云叶还是不太愿意全部交给云争。
馆子刚开,如果饭菜口味相差太大,不容易留住回头客的。
云争自然知道云叶的意思,为自己手艺进步慢而羞愧
晚上全家人都在,众人各自有活干,便不是很忙。
因为第二天是休息日,晚上走得便晚了些,把店里的菜差不多都卖完了,剩下的一些便带回了家。
第二天,全家都起得晚。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日,大家都放松了。
早上凉快,正是好睡的时候。等全家吃完早饭,日头已经老高了。
云叶跟秦氏去了菜地。
麦子已经收割,地里的菜都刚刚出苗,看起来还是一片空地的样子。
旁边的鱼塘,倒已经收拾得很像回事儿了
种地的是个老汉,姓吴,五十多岁,就是永安城郊的菜农,很是踏实能干,梁有福给找来的。
因为有七亩地,一个人干不过来,所以把自己的儿子也带了来。儿子三十多岁,也不爱说话,家里有老婆孩子,隔两天便回家一趟。
养鱼的师傅姓涂,只有四十多岁,却因常年海风吹着,看起来也有五十岁了。老婆腿有风湿,又没有儿孙,这才愿意往中原来的。
平时两家人都在云家吃饭。
因为多了两家人,云家在菜地与池塘之间,腾出一片地,盖了两间青砖瓦房,让老吴父子住。
涂师傅两口子倒是住在云家的,云家白天没人,有时候是需要有个人看家的。涂师傅一个人去鱼塘的时候,涂婶子便在家干些家务。
秦氏很喜欢。因为,家里有个和她同龄的女人可以说说话
、198表明态度
娘俩儿一出门,正好碰上虎子娘。
虎子娘手里拿着包袱,给云家送衣服来了。
这不是夏季到了吗云叶家的人又开始换夏装了。前一段,她家忙着盖房子,顾不上。
夏天出汗多,一天换一身都不够,人人要几套衣服。
现在家里的人更多了,好在涂师傅两口子的衣服、鞋子,涂婶子自己做;吴师傅父子说好的只管吃住,不用家里管衣服。
家里本来也可以在城里买衣服,秦氏是这样说的:“买成衣贵,也没有时间去量体裁衣;你们张婶子的手工那么好,我看不比成衣店里做得差再说,有哪里不合适了,裁缝就在家门口,随时能改多方便他们家里也多个进项。”
孩子们都没意见,于是,还让虎子娘做了。仍是云家七个人的的衣服,也把虎子娘忙得够呛。
这不,房子盖好了,虎子娘跟容容两人黑天白夜的赶工,终于云家每人先做了两套出来。
云叶忙接过,打开包袱看了看,赞道:“婶子的手工越发精致了”
虎子娘笑:“听叶子这小嘴”
涂师傅两口子就住在挨着大门口的小房内,平时当个门房。
涂婶子四十岁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