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再说,他们没有规模,卖不上价,利润也低。总之,先不考虑那么多了
正说着,村长到了。
冯村的村长年纪颇大了,有六十多岁的样子。看辈分也长,老冯还喊他叔呢。
路上已经听小冯说了云叶的意思,也知道在村里开作坊的事。
村长倒是挺喜欢的,道:“村子里祖祖辈辈都种地,也没个进项。在家门口便能做工,真是个好事。吃食生意,确也需要个干净所在。我们村靠着官道,一片盐碱地倒没有用处,夫人若不嫌弃,便在那处盖个院子也可。”
云叶一喜,靠近官道更好,来回运输多方便啊
古人盖房不愿靠路,谁家冲着路,便不吉利,跟现代人的观念刚好相反。
云叶起身,“走,去看看。”
众人一起来到村长说的那处地方,果然靠近官道,身后便是大片庄稼地。离小冯几人的菜地倒有些远。
云叶点点头,“这处有几亩”
村长看看,道:“得有三四亩。”
因为不怎么规则,老冯忙大步开始丈量,很快便报了数字,竟有四亩出头。
云叶点头,“村长,你报个价吧。”
村长捋捋胡子,道:“地是废地、开作坊又是给村子做福祉,我们村也不是苛刻的人。好地十两,这块一亩按五两银子;也不说四亩多了,这些就算四亩;夫人,您给村里二十两银子好了。”
价钱也算公道。
云叶点头,道:“好。我们这就回去写文书。还有,我这院子用得急,立即便要动工。匠师、小工这些人,村里若有,也让他们做吧。”
云叶看着老冯,道:“一事不烦二主,老冯,盖房子这事儿也交给你。堂屋、东西厢房各三间,九间房子外加院墙,全部青砖灰瓦,包工包料。你让匠师尽快算个价钱出来,改日交给我。哦,对了,还得在院中打个井。”
见云叶如此雷厉风行,众人都是精神大振。
老冯浑身都是干劲儿,道:“夫人放心,定让您遂心如意。”
众人便又回了老冯家。
王叔从马车上拿出笔墨来,当场写了地契。
王叔交给村长二十两银子,皆大欢喜
村里跟着看热闹的不少,很快村子里便传遍了,夫人要在村里盖房子,地都买了。
于是,有些人便想着过来打小工,老冯家的院子慢慢又站满了人。
云叶出来一趟不容易,想着能多做些便多做些。
“租院子这事儿,你们看,可有眉目”
老冯正想着呢,村长道:“我们家的院子倒不小,看着也干净,不如夫人过来看看”
村长一般都是村子里很有威望的人,往往也都是门户很大、家底殷实的人。
老冯也是眼睛一亮,道:“夫人,我看行”
云叶放下手中茶杯,起身道:“咱们去看看。”
村长家也在西冯村,没走多远,便到了村长家。
跟一般人家不同,村长家果然是有院墙的。虽是土墙,在村里也算是顶好的了。
关键是大
堂屋、东西厢房,十好几间呢
虽说每间不是住人、便堆着杂物,但是挤一挤,还是可以腾出三四间屋子的。
乡下人迷信。
只要是屋子,多多少少都得放些东西。否则,空屋子便会招来不吉利的东西
一问,村长家也有两个在作坊里干的。
云叶便当场定下,作坊先在村长家开
村长家里倒没有井,好在,不远处村里的井也可以用。
于是,云叶跟村长家又签了约。
商定腾出来东厢房三间,全部用于作坊。先租半年,等入了秋,那边新院子全部收拾好了,再搬走
云叶是个痛快的,两人商定了租金,云叶吩咐王叔当场一次性付清了。
看看日头,云叶起身告辞。
老冯、小冯和老李三人因为陪着云叶,早交待给了家人。等云叶走的时候,肉、菜什么的都收拾好了。正好几人做个伴儿,一起进了城。
出来了一上午,胸胀得厉害,云叶只得先回家一趟。
到家抱起宁宁,先喂了个饱。胖小子已经四五个月了,健康活泼,十分可爱。
云叶抱着孩子又逗了一会儿,细细交待了奶娘和丫鬟们,这才回了馆子。
客人已经上来了。
天气渐热,厨房里几十个炉灶一起点着,厨师们都是大汗淋漓。
好在工作量减轻了许多,因为客人们现在不怎么吃火锅了。只是干锅和凉菜,做起来也快。
厨师加伙计,满馆子几十个能干的;再加上掌柜、账房和管家,家业比以前大了,云叶倒比在云家时还轻松了许多。
后厨的十几个厨师都很卖力,经过几个月的锻炼,都可以独当一面,云叶在厨房里呆的时间便短了。
高峰时过去帮忙,其他时间便不怎么进厨房,回家陪着孩子逗笑。
这一日中午,云叶到了馆子,老冯正等着呢。
见云叶到了,忙过来禀道:“新房的地基已经打好,今日开始垒墙,您要不要去看看还有作坊,也已经布置好了。”
云叶想了想,道:“忙完中午这顿,我过去吧。”
下午有些热,云叶却还是顶着大日头过去了。
进村,新房子的工地是必经之路。云叶自然先看新房进度。
工匠们在工地上挥汗如雨,搬砖、和泥、夯土一片热火朝天。
旁边搭了个草棚,是给工匠们做饭的地方。
众人见主家来了,忙看过来。
等大匠师走过来,其他人便收回了视线,更卖力地干活儿。
大匠师不是本村人,也不远,小工则多是冯村的。
众人见过,云叶道了“辛苦”,几人到了树下阴影地儿说话。
大匠师满脸是汗、脸色黝黑,恐自己身上的汗味儿熏着云叶,有意识地离得远了些,道:“现在盖的是堂屋,今天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