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5(2 / 2)

农家女厨神 呢喃燕语 2267 字 2023-10-08

明天就是月底,看看流水,这一个月生意不如上一个月。

伏天太热是第一个原因、折扣没了影响上座率是第二个原因、干锅的稀罕劲儿没了是第三个原因

云叶拿过另一个账本,是关于酱菜的。

酱菜跟馆子刚好相反,营业额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云叶合上账本,呆坐了一会儿。

要不要也开早点店这么大店,早上不开有些可惜。

现在生意不忙,这么多厨师,抽出几个来做早点也不是不可以;还有跑堂的小二,也能抽出几个来。

村里的产出多,销售渠道越多越好。

早点铺子开了,不进酱菜可以卖些,还有鸡蛋的销量也不小。

无论是茶鸡蛋、还是煎鸡蛋,或者鸡蛋灌饼、鸡蛋韭菜盒子,一天光鸡蛋就可以卖出几百个。

包括咸鸭蛋,早餐也是可以的。

云叶想着现代早点中常见的鸡蛋灌饼,不仅可帮助消化鸡蛋又可帮助消化面酱。

还有,做出皮蛋瘦肉粥,家里的那些变鸡蛋也可以多个销路。

或者把鸭蛋做成松花蛋,做皮蛋瘦肉粥也是一样的。

这样的话,鸡蛋、鸭蛋便会销量大增。

若是开早点店,菜地里可以多种南瓜和韭菜。这两样儿,都属于产量较大的蔬菜类。

无论熬南瓜粥还是煎南瓜饼,都是极好的早餐项目。

韭菜更不用说,无论蒸韭菜鸡蛋包子还是煎韭菜鸡蛋盒子,都是十分鲜美可口的好吃食。

想到这里,瞅瞅外面也不怎么忙了,云叶把齐掌柜喊了过来,说了自己的想法。

齐掌柜点点头,“虽说城里早餐店不少,却大多摆在路边。人过扬尘不说,吃来吃去便是那几样。夫人这里既然有新鲜吃食,咱们馆子自然可以开。”

“再者,大家都来店里吃,既干净又体面。咱们也写了招贴摆在店中、明码标价,外地过往的客商也放心。”

说干便干,云叶晚上写了个计划书,大致做了一下安排和预算。

第二日馆子休息,云叶又打算去乡下。夜里跟宁寒一说,宁寒道:“我们也去”

云叶疑惑:“这几日不忙”

不是抓了元国的探子吗当真有时间带着儿子随行,全家貌似旅行一般

、286开发新菜

宁寒道:“不忙。自有人做这些,哪里需要我这个将军亲自动手了”

云叶其实也很高兴,“那便一起去吧。”

三人都上了马车,宁宁好像知道去干什么一般,十分兴奋,在马车里也不老实。

云叶两手架在他的腋下,胖小子站在地上,两条小短腿欢快地蹦来蹦去。

宁寒接过孩子,逗了一会儿,见宁宁十分精神,道:“不如我带他去外面骑马”

云叶想了想,道:“别去了,还是在马车里吧。天热不说,孩子到底还是太小了些。”

刚刚半岁,骑马有些太早了。还是老老实实地在马车里呆着吧。

宁寒也不强求,只对云叶道:“儿子可不能太娇气了。若是女儿,随便你如何宠她,这臭小子却不行。过了年,便要带他出来见见世面,老是呆在府中让奶娘和丫鬟陪着可不好。”

对于儿子的教养,云叶也有自己的主见,说到这个话题,云叶跟宁寒的看法一样。

“等过完年孩子断了奶,自然交给你,男孩子到底跟着父亲更阳刚一些。”

宁宁貌似听懂了一般,黑葡萄般的大眼睛看看宁寒、看看云叶,“啊啊”叫着便朝着云叶扑了过去。

宁寒黑线,“这小子别是个怕吃苦的吧”

“我们只是太小了些,哪里是怕吃苦呢对不对,儿子”云叶抱起宁宁,“吧唧”亲了一口,额头抵住宁宁的额头,小家伙十分喜欢这个,“咯咯咯”地大笑了起来。

一队人到了冯村,先进了工地。

东厢房果然盖得比较快,几天没来,便开始垒墙了。

宁宁被宁寒抱在怀中,大眼睛滴溜溜乱转,看着工地上什么都稀罕。

听着众人喊着号子打夯,更是恨不得跳下地去。

工地上有些脏,几人看了一会儿,便进了村子。

村长家正忙得热火朝天。

前几天货帮出了一批货,院子里和东厢房都空了不少,众人正忙着做新菜。

订购的新缸也已经到了,已经洗得干干净净,摆到了该放的位置上。

众人知道云叶一家来了,都忙迎了出来。

见大人多、孩子也多,宁宁早就不乐意让抱着了。

宁寒笑着把宁宁放到地上,王洲几个人忙抱着宁宁跟孩子们玩去了。

宁寒坐下,村长几人忙过来上茶。

云叶也招呼老冯和老李几人过来坐,说了自己打算开早点店的事。

众人都喜欢。

多了一个挣钱的门路,自己家的菜和肉也多了销路,哪里会不喜欢呢

老冯家最高兴,因为他家主要是养鸡鸭,鸡蛋和鸭蛋产得比较多。

这么一开早点店,他家的鸡蛋鸭蛋什么的,销量要比其他人的高啊。

村长想到了其他一些家户,道:“夫人,我们村里还是种粮食的家户多。这几年风调雨顺,也有不少家有余粮的。反正也吃不完,年年还要翻晒。我看咱们馆子里用米多,就没有提过这个事儿。”

云叶便知道村长的意思了。

果然,村长道:“若是开早点店,有夫人您的手艺在这里,生意自然是很红火的。不管是您说的包子还是饼子,都是面食。若是夫人愿意,咱们村倒可以给馆子供着白面。”

宁寒不说话,只是看着云叶。

云叶生意上的事,宁寒从不插手的。若是有难处了,倒是默默给解决了。

云叶笑着道:“米面粮油,咱们馆子都有合作的家户。面粉虽用得不多,倒也不少。”

“你既然说了,我看倒也不算什么。面粉不能比那家差,当然了,若是价钱上比那家便宜,我们要了也不是不可。到底自己人,该照顾的还是要照顾。”

村长忙应道:“咱们村里自己便有磨面的磨坊,又不开店交税,自然比城中店里要价低些。不管新麦陈麦,都是洗净晒干、挑净了石子的。咱们乡下人虽说不讲究,面粉倒是十分干净。若是夫人要,让他们再仔细些。”

乡下人磨面之前,都要把小麦在水中清洗好几遍,用笊篱捞净秕子、淘净了泥沙,在席子上晾晒干透,然后一簸箕一簸箕,细细挑拣再扇出来的。

城里的粮油店,因为出货量大,确实很难保证做得这么干净。而且,加上房租、人工、利润、损耗、税银当然要比在乡下直接收贵些。

云叶在乡下亲眼见过老乡淘麦子磨面,此时听村长一说,心里其实便有些想点头了。

王叔自然不敢说话。

云叶看了看王叔,问道:“城中店里的价钱如何”

王叔这才道:“跟市价相同。咱们进货量不大,价钱低不下来。若是村里买,自然比城里低。若是真能像村长说的那么干净,咱们以后便让村里送。”

村长忙道:“吃食嘛,又是咱们村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