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叶的身子日渐沉重,渐渐地到了八个多月。
而此时天气已经入了初冬,来回的路上已经很冷了。
见云叶还是乐此不疲地在宁府跟别院来回跑,众人都心疼,知道云叶性子,都不敢说让她搬家的事儿。
云叶却不感觉苦,这才有上班的感觉好不好
若是天天工作、生活都在一个院子里,好像生活不是生活、工作不是工作了。
想想现代的人,为了上下班,一天好几个小时坐着地铁、公交奔波,自己这十里八里路算什么
路上的流民日渐增多,秋季绝收的地面不少。家里的麦子差不多也吃完了,若是等到明年开春野菜长出来也有几个月。
不少地方开始整村的人出来乞讨,从北往南。
金娥道:“哥写信回来说,咱们家里还好,尹寄风家却被流民给抢了,尹寄风的爹娘都受了伤。”
“二姐夫派人抓那些流民,却也没有太多办法,关在牢里还要给他们饭吃。”
云叶道:“家里的粮食可还够若是不够,宁府的粮库里还多呢,再让货帮给他们送去些。”
金娥却道:“我看倒不如把娘他们接过来,你也快生了。”
云叶摇头,“不行。陌武忙成那个样子,小翠不是也快生了吗家里的生意还有馆子、几个孩子呢。”
“离了娘也不行,把娘接来也是惦记家里。再说了,宁府人多,我这里不需要她过来也行。”
“倒是这天气,实在是愁人。若是能下一场大雪就好了。”
这个季节,已经到了初冬,该是下雪的季节了。可是天气阴沉沉的好多天,就是不下。
而街面上开始流传,某地出现人吃人的事儿了
京城的富户也开始害怕,到底北地的流民往南方去,不少过来京城的。
知道皇帝老子在这里住着呢,不少流民心里怨恨,过来生事儿的也不少。
京城的市面上加强了戒备,夜里城门也关得早了;进城的人,查验地也十分严格。
别院外头也开始有三三两两、探头探脑的人,王叔十分戒备,离多远便把人轰走。
天泉饭庄门口,时时刻刻都有蹲着乞讨的人,真是赶也赶不走。
再加上云叶心善,时不时地还会有些剩汤剩水的倒出来,那些人一哄而上,哪里顾得上脏不脏
围着饭庄当真会有些饭吃,所以,齐掌柜几个也是无奈。
云叶也说了,只要不捣乱、不惊扰客人,让他们离得远些就是了。
以前都倒入脏水沟的泔水,现在为了活命,这些人也都吃了。
看的人也心酸,但是旱情一如既然。
宁寒跟三王爷这些被派出去外地抗旱的人,没有一个传出来好消息,反而是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新打的井里都没有水,以前出水的井也几乎没有水了
南方半年不下雨,好多湖水也渐渐干涸
而池塘都成了干塘,井里的水也勉强够人吃饭罢了
北方涌入南方的人太多,南方形势告急,水、米都紧张得很
因为抢夺水源、争夺粮食,南方不少地方开始出现暴乱
饥民杀了官员,强制开粮仓;甚至到处抢劫、杀人
整个成国彻底乱了起来,而京城最焦躁不安的人自然是皇帝。
宁寒这日回府,道:“皇上只怕不好了。”
老夫人跟云叶都吃了一惊,“怎么说”
宁寒道:“昨日跟众臣商议旱情,皇上夜里睡得较晚,只怕是累着了。”
“今儿个一天都未醒,太医束手无策,看样子是昏迷。”
云叶皱眉:“或许是脑子出血”
或者是心血管之类的疾病,若是其他的早该有些症状。
除非是心脑血管疾病,会突然引发人昏迷不醒。若是再耽搁下去,成了植物人那才没法子呢。
老夫人道:“早就让他不要管那么多事儿,有太子跟大臣们呢。”
云叶倒说了句公道话,“这一年大事、坏事儿也实在太多了些,只怕年轻人都受不住,更何况皇上上了年纪了。”
老夫人叹了一口气,“也是。这一年,太后薨了、皇后死了、天下大旱,前几日连老十也离京了。”
“月华去南方那么远,身边最亲的人一个一个都离开了他,能不心里发空吗”
皇上这下子真的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再加上没日没夜地操劳,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住,何况是个年近古稀的老人
冬季又是老年人最容易出事儿的时候,万一要是醒不过来,是不是很快就会
云叶看了宁寒一眼,问:“太子妃的事儿皇上可知道了”
宁寒道:“自然是知道的。太子妃娘家的势力,被皇上跟太子借机削减了不少。”
“太子妃的父兄一概连降三级,更有几个外放出京了。”
云叶暗自高兴,老夫人却摇头,“这事儿皇上能不生气唉,又一个不肖子孙。”
云叶插嘴道:“我看倒是太子捡了个便宜。这下不用担心外戚弄权了。”
宁寒好笑地看着云叶,道:“你倒想得多,没有那回事儿。只是太子给我们宁府个交待罢了。”
云叶挑眉,“算他识相。我们宁府可不是好惹的。”
老夫人问:“北方这些百姓吃饭,朝廷倒是该想个法子啊。老是这么往南方去也不是个事儿,等以后想让他们回来也难。”
宁寒点点头,“能有什么好法子粮食可是个硬头货,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朝廷从南方调集粮食也越来越难了。地主、大户们不愿意卖,官仓眼看着要空。”
“再加上从北方过去的流民不少,这么多人吃饭也消耗极大,南方的存粮能有多少”
云叶也发愁,道:“可不是嘛。现在的问题不是抗旱,倒是去筹措粮食了。”
“可是粮食这东西,成熟是有季节的。不到季节,老天爷也没法。”
“到明年开春儿,可得几个月呢。这几个月这么多人吃饭该如何办”
老夫人一脸骇然,“岂不是要人吃人了”
宁寒脸色也不好看,道:“北方已经有了这样的事儿,只是官府还压着。”
南方因为气候的原因,可以做到一年三熟,而北方自然就不行了。
像北方的冬小麦,从种到收大半年呢。这大半年里,若是没有秋季的杂粮跟储藏的粮食,一家几口子铁定是要断顿的。
这会子又是冬季,想吃树叶、树皮也难
一家人都有些发愁,却也没有什么好法子解决。再加上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