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两项技术发展的前景。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比如说二三十年,这两项技术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呢
人形机器人作为仿生学的产物,发展的目标自然是全面模仿人类的形体和能力。人类作为几十亿年生命自然进化的最终结晶,无疑是个非常完美的作品,到当时为止,还有非常多的人类工作是机器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人形机器人还是无法超越人类的,作为低端产品的家用机器人更是如此。现在的家用机器人的智力水平最多只相当于五六岁的小孩,身体的灵活性方面还不如小孩,只不过记性好的不得了、力气稍微大一些、非常听话而已。
拥有一台家用机器人的生活是很容易想象的。情况应该是和买到一个没受过教育的奴隶差不多。而且是那种几千年前的那种从野蛮部落抓回来的奴隶,不是汤姆叔叔时代什么都会的黑奴。如果你有足够的金钱,买上一堆这种机器人,那么,恭喜你,你可以把自己当成古埃及法老时代的部落酋长了。
智能家电则是家电自身功能增加的自然延伸,发展的目标是代替人类做好一切家务。从现状看,智能家电还有很多事情不会做,尤其是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端茶倒水之类还不会。家务三大样:做饭、照看小孩老人病人、打扫清理房间还不能包办。这方面人形机器人也不能让人满意,不过已经能帮上一点忙了。但从另一方面讲,家电本身就是超越人类的存在,空调比你扇扇子效果要好,冰箱的功能更是你无法望其项背的神奇,绝大多数家电在自己的领域都做的要比人类强。在可预见的将来,智能家电将不断的取得进步,发展速度不是人形机器人所能比较的。
拥有一整套的智能家电的生活是很不容易想象的。那应该是一个神话中的精灵的世界。
当你回到家的时候,大门自动的打开了,门楣上的摄像头是会根据每日更新的预存图像认人的,当然,如果你和出门时变化太大,比如说戴着个面具回来,喊一声门也会开的,声线识别也挺灵的,如果不巧你嗓子生病,指纹没变就好。
门一开,会从里面跑出来两个毛茸茸的怪物,瓮声瓮气的欢迎你回家。你拿下小怪物头上的帽子,套到脚上,原来小怪物是个四驱车底盘模样的送鞋器。脱下来的鞋子扔在了地上,小怪物伸出两个小爪子抓住鞋子顶到头上滋溜溜的钻到鞋柜里去了。你进屋四仰八叉的躺到了沙发上,打了一个响指,摄像头会捕捉到你的动作,电脑会按你教会它的意识去办,于是一个用弹簧顶着晃晃悠悠的大猪头的履带车,就把一杯冒着热气的清茶送到你面前的茶几上。当然,如果你吹个口哨,会送来咖啡。更多的人宁可对着墙上的大耳朵直接说。
喝过茶,你听到你的小宝宝开始哭了,走进去看看,恒温婴儿床正在给孩子换尿布洗屁屁呢。大猪头跟进来拿走了换下来的尿布,你把宝宝抱进婴儿车推出来它自己也会跑,餐桌说话了,老爷,饭菜已经好了,可以吃饭了。你说,好的,喊太太下来吃饭。于是楼上响起了你的声音,亲爱的宝贝,下来吃饭喽。过了一下,你老婆就下来了,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完了中饭,如果你家没人去炒菜,恐怕只有一些微波成品菜了,味道绝对比大多数人做的要好,就是价格挺贵的。大猪头会主动跑来收碗。你老婆说,老是一个大猪头跑来跑去的,烦死了。你说,原来的美女你也不满意,这个大猪头不是挺可爱的吗。不过你犟不过你老婆,喊开电视墙,进网络商城,请她选定一个大帅哥,跟大猪头说,等人家货送过来以后自己把头换一下。
很显然,在智能家电的时代,看到任何能动会跑乱说话的东西都不要感到奇怪,电影里两个眼球到处乱跑的情形是最常见的景象,有人也许喜欢把房间里装满了摄像头,更多的人恐怕是愿意几只眼睛沿着轨道滑来滑去。
智能家电需要的是整合和一个玩具机器人的配合过渡。人形机器人和玩具机器人在价格上所以天差地别,是因为金属部件的加工比塑料难上很多倍,塑料的精密耐磨程度相对金属材料总要差一筹,传动更多的人形机器人不得不采用更多的金属材料,而只需要做不多动作的玩具机器人和家电机械手使用的金属材料要少而且容易加工。
作为大脑的家用微机不受大小的限制而且可以随意升级,因此智能家电肯定要比人形机器人聪明。但成本低的轮式、履带式驱动应是主流,相比人形机器人的双腿,克服台阶等障碍物的能力差点。遥控、兰牙的连接方式使它们不能离开主机一定距离。而这两项缺点相比其优点来说也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了。
因此,智能家电不一定是过渡产品,很有可能把人形机器人过渡没了。
从技术上看,智能家电在使用效果上不一定逊色于人形机器人。当然,如果要置办齐全一整套智能家电,衣橱、窗户都要配上机械手,价格不一定低于人形机器人。因此,从创造的商机上来说,市场也不亚于人形机器。
而且,智能家电是可以一样样添置的,能有效的减轻消费者的负担,从而面对更广大的消费群体。升级和增加配置的诱惑也要大于人形机器人。开拓市场更容易。缺点也是有的,比如说新旧成品的兼容,搬家的成本大大增加了,电器线路的接口要求多。
技术和市场前景都是存在的。智能家电和人形机器人谁能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哪样技术发展的更快,发展快的产品会占领更大的市场,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而谁有更大的先发机会呢现在看起来机会均等。
人形机器人的技术领先者是日笨,这个民族的创造力实在不怎么样,身为第二经济大国半个多世纪,拿得出手的发明、理论、文化都少得可怜。想的起来的好像只有卡拉ok和游戏机。文化上的影响也只是和韩国、香港相仿。但这些笨蛋很团结、很会模仿,学什么东西倒不慢,做事也比中国人认真的多。因此对他们来说,没有选择的烦恼,一门心思的研究最适合自己民族的仿生学就行了。他们也这样做了几十年了,进展不是很大,但一直有进展,虽然这些进展中更多的是沾了外界的光,比如说,路标倡导的系统软件就解决了机器人学习方法的问题。但这并不重要,只要机器人能够商业化,消费者不会在乎那一大堆工作原理是谁发明的,只会买做的最合适的。因而与其说日笨人在研究,不如说日笨人在等待,等待别人在技术上出现突破,而日笨人会第一时间仿出更完美的产品出来,因为他们的生产线已经调试好了,等待的是产品设计。现在看起来,他们这个愿望实现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另外一个强大的对手是欧米,特别是德国,这个国家也以精密仪器的制造出名,也不乏创造力,组织能力也是一流的。
智能家电的领域里没有绝对的强者。首先它涉及的领域更多,各公司和各种产品之间主要是协作的关系,甚至不协作也没关系。以前是因为电脑主机还没有模糊识别认主和音控功能,所以主要在各自的功能主项上发展,协调还不够。因为大家都在做,所以整个行业的进步还是比较快的。不过这几十年来,房地产、大宗原材料、基础设施、垄断行业等大投入行业一直占据着经济的主导地位,家电领域乃至整个机械制造领域的利润都很微薄,没有强势企业,龙头企业也把很大部分资源放到广告、销售渠道上面去了,技术开发上当然也投一点,不过已经没人把宝压在创新上了。说白了,大家都学会了更轻松的跟随策略,都希望做出最成功的产品而不是最超前的产品。
因此,人形机器人是由富裕国家的几个强大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