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逸天转头看了她一眼,心里暗暗喝采,南楠今天打扮得很漂亮,头上梳着一个复杂的发型,头发被分成数十根细细的麻花辫,然后在头上盘出了一个网格的形状,活像是戴了一块镂空的头巾。粉嫩的小脸上淡淡的涂了一丝胭脂,使得她看上去特别有活力。红皮鞋,白色长筒袜,再加上一套白色的百褶公主裙将她衬得越发像个精致到极限的洋娃娃,如果她的头发是金色的,恐怕说她是芭芘娃娃的原型都有人信。
“嘿嘿,没办法,离得近嘛。再说你来的也不算晚啊,我也就刚刚到了一两分钟而已。”一边欣赏小萝莉,萧逸天一边回答着,“对了,赵阿姨咋没来参加龙舟赛呢我记得她上回说过要参加的。”
南楠撇了撇嘴,“她前几天得到通知说让她参加比赛,她一高兴,结果在下楼的时候把脚扭到了,现在还躺在家里直哼哼呢。你说她都三十好几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不稳重啊,真是让人操心。”
听到她这番话,萧逸天忍不住寒了一个,虽然知道南楠聪慧早熟,但听到她这样说话还是会觉得很不适应,毕竟她不是重生人士,一个六岁的小丫头说着老气横秋的话,确实会让人觉得心脏难受的。
不过好在很快他就放下了这种感觉,带着南楠在码头上逛了起来。这里平时不让人随便进,因为是水上派出所的驻地,所以一向是闲人免进的。对于萧逸天来说,尽管是重生之人,但上一世他也没进来看过,而等到水上派出所搬到东坝之后,这里却又拆了改建为一个江滨休闲娱乐场所,供人们品点小茶,喝点小酒,吃点小吃,吹点小牛。所以现在有机会光明正大的进来,萧逸天当然不会放过。
码头的格局还是沿袭了以前的样式,一排红砖大瓦房在正中间,两边各有一排较小的平顶房,在临着水边的那一面,地面上铺着发青的石板,一块一块的看上去倒也整齐得很。因为要搞活动,所以码头上打扫得很干净,从石板路两边尚未完全干掉的水迹可以看得出来,早上这里刚刚用水冲洗过。
房檐下挂着庆祝女儿节的红色条幅,无非就是热烈庆祝、预祝圆满之类的套话,萧逸天扫了一眼也就没再多看。沿着码头上那条石板路,俩人走到了水边,由于近年来嘉陵江的水位没有以前那么高了,所以为了上下船方便,特意又在码头边上接出一段木桥作为过渡。
来了兴致的萧逸天开始在南楠面前卖弄起来:“看见没有,咱俩脚下这东西你知道叫啥不”
南楠低头看看脚下的木板,又看看他,满脸迷茫,“不就是木桥吗”
“哈哈哈。”萧逸天先是仰天大笑三声,双手叉腰,双脚开立,一副志满意得的样子,“没见识的娃啊,记住了,这东西叫高桩码头。所谓高桩码头,是指由基桩和上部结构组成,桩的下部打入土中,上部高出水面的码头形式,通常上部结构有梁板式、无梁大板式、框架式和承台式等。高桩码头属透空结构,波浪和水流可在码头平面以下通过,对波浪不发生反射,不影响泄洪,并可减少淤积,适用于软土地基。”
南楠对他的知识面已经彻底的无语了,这什么人哪,连这个都知道。
就在他俩站在码头上犯贫的时候,江中已经陆续有十来条参赛用的龙舟驰了过来,由于码头的泊位就这么一点大的地方,所以那些龙舟都停在一根横锁江面的长绳后面,比赛开始之前,会有一艘小泵船将所有的参赛选手分别送到各自的龙舟上去。
看着那些站在码头外围等着参赛的选手,萧逸天忽然笑道:“哎,你说,她们都会游泳吗要是在比赛中有人不小心掉进江里,而恰好她又不会游泳那可咋办”
南楠没好气的捶了他一拳,“你就不能说点好的今天可是我们女同胞过节诶,你得说吉祥话才行,哪有你这样的一大早起来就乌鸦嘴。”
萧逸天嘻嘻一笑,很快转移了话题。他和南楠谁也没把这个当回事儿,毕竟能被选来参赛的都应该是会水的。阳平虽然地处内陆,但因为境内有江有河,所以会游泳的人还是蛮多的,比如萧逸天的老妈薛慕云,虽然游泳的姿势实在不敢恭维,但至少她能在江里扑腾一阵子。
第四十九章乌鸦嘴
更新时间20101049:48:30字数:2067
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忽然响了起来,架设在码头上的十几个大喇叭中传出一个沉稳的男声:“一九八六年度阳平县女儿节龙舟赛即将开始,请参赛各队迅速到码头检阅处检阅,请参赛各队迅速到码头检阅处检阅”通知连续重复了三遍,以确保大家都能听得见。事实上,这一大清早的,只要是在码头附近的人,想听不见也难,据说以前有人做过试验,分别站在上河街与下河街的两头,仍然能够听到码头的广播喇叭声,甚至连江对面的皇泽寺同样也能听得一清二楚。很多时候萧逸天都觉得城市小也有小的好处,至少在通讯设备尚不发达的这个年代里,传达消息不用费太多的事。
包括教师代表队在内的十六支参赛队伍很快就拥到了码头上,类似于萧逸天和南楠这样的闲杂人等都被水上派出所的民警给请到了码头外面。从码头向两边各有一道大堤坝,观众们可以坐在堤坝的台阶上看比赛,反正这段江面比较直,可以一眼望出十几里地去龙舟赛的赛道可远远没有那么长。
码头是座东朝西的,西面就是嘉陵江水,比赛的起点线在码头的南侧,终点线在码头的北侧。萧逸天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设置而不是反过来,难道顺水行舟不会更省力一些么不过他明白不明白都无关紧要,反正从第一届龙舟赛开始,就一直这样设置的,或许是怕顺流而下的龙舟跑得太快停不下来而冲出赛段吧。
“嘟嘟嘟”能乘坐十几个人的小泵船开始从码头上依次将参赛的队伍送往各自的龙舟上去,薛慕云所在的教师代表队排在中间,很快就上了船。担负指挥重任的队长座位都在龙舟的船头,背向着前进方向,面向着自己的队友。
十六支参赛队伍就位之后,随着码头上一声清脆的发令枪响,一时间整个江面上声响大作。选手们划桨的呐喊声,队长们鼓劲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