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哼”纪太虚冷哼一声:“成佛哪有这么容易,不知道有多少高僧大德转世数次,都无法参悟无上正等正觉、甚深微妙法门,他们这些心中肮脏龌龊之徒也想成”
许应枢嘻嘻一笑:“你究竟都写了什么啊”
纪太虚说道:“我写了金刚经一部、涅槃经一部、心经一部、楞严经一部、四十二章经一部、地藏经一部。还有诸般杂品,一些感悟心得。其中隐藏了一篇炼体法门、一篇炼神法门、一篇化身修炼法门、一篇推算法门,一篇密宗法门,一篇大三昧神光修炼法门。不过这些东西都不是轻易能够得到的,非得是真心的居士,实意的佛子才能从中领悟出来”
“你到底手中还有多少经典”许应枢问道:“层出不穷,实在是令人羡慕不过”许应枢又说道:“明明你有这么多的好东西,却偏偏要故弄玄虚。本来弄出个这么些劳什子还不满足,非要骗尽天下人才甘心假使是真有个诚心的佛子看到了这些经文,也被你的这些把戏吓跑了色空的变化、诸相本来的面目,都明明白白的在经文之上写着,哪里还要人们费尽心思的去参悟”
“若是真个有个那样的佛子,能够悟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纵然我给他起座五里雾,他也能看破虚妄,看透真是。只是世人往往自作聪明,原本写着的东西不去品味,却偏偏要去钻那牛角尖,,妄图透过这些经句找出些不寻常来,好显出自己的能耐来,实则是卖弄自己的愚蠢无知。譬如那月亮本就在那儿却视而不见,有人用手指给他指出来,也不去看,非要去看那手指,这又怪得谁来。”
“你说的却也是番道理”许应枢点头笑道,信手收起美人纸。
纪太虚又说:“你觉得那风绝代如何”
“如何”许应枢说道:“仅凭那几句相互吹捧的话,我能看出什么风骨来”
“你到了法源寺之后,用青玉搭建一座九尺宝塔,刻上一尊檀香未来佛,将这几卷经文放在塔下。”
“这个自然是没有问题反正又不是我出银子”许应枢呵呵一笑。
第一百二十三章三朝宰相
玉京城禁宫的千秋万代大殿之中,九层丹陛之上,皇帝周极端坐在九龙赤金宝座之上,其下众位朝臣各自屏息凝神,莫说是抬头看,便是呼吸便感觉有一种莫大的压力。而这压力正是来自于丹陛之上的皇帝,若是有望气高手,定能看出周极身外有九条五爪金龙盘旋不定。周极生的端的是龙睛凤目,颇具帝王威严。而龙椅旁边便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黄门侍郎、司礼大太监、大内总管褚寿。但听闻褚寿尖着嗓子喝到:“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言毕,便有几位臣工捧着厚厚的折子出来,先是歌功颂德一番,而后又说什么税负、旱涝天灾之类的,其中更是扯了许多的天人同感、陛下当修德业之属,只是这一点便知道这几人的学问是出自玉英山庄。
这一番话说着,朝中的众人俱是老神自在。纪太虚听了心中暗笑不已:“什么狗屁玩意儿,没有一句实在的,大魏疆土广阔,哪一年没有地方闹灾荒难道皇帝搞搞女人也能引出什么灾害来不成不过是想捞个诤言之臣的名声”
这几个大臣的折子念完,皇帝也不过是照着旧历批复而已。而后便是礼部大员尚书甘克仁出班启奏,他的折子还算是有点肉头儿,言的乃是靺鞨使臣之事,这道折子端的是好文采,洋洋洒洒两万余字,谈古论今、旁征博引,不愧是翰林出身,最后便引出了个主题,其大意便是:“如今事已至此,究竟如何处置,还有待圣裁”礼部之人一出,其余的户部、刑部、吏部也不甘示弱,皆有人出班,各自唇枪舌战、纷纷扰扰,好不热闹纪太虚也只是冷眼旁观站在那里也不言语。中书、尚书、门下三省跟六部执掌实权的大员不出来,再怎么吵也是枉然。
良久,待到众人终于稍稍安宁了下来,纪太虚忽有所觉,抬头看见张宣刚刚对着一位礼部的一位员外郎轻抚了一下胡须,那人立刻跨出班来,言道:“启奏圣上,镇西大将军李潮义遣子入朝,如今正在殿外候旨。”
周极原本轻轻眯着的眼睛,一张,纪太虚顿时感到那种威严无可匹敌的气势瞬间大增,莫大的压力出现在心头。纪太虚还未渡过二次天劫之时,还未曾感应到周极身上的真龙之气,而今渡过了二次天劫,已然对天地之间的各种因果气运有了一种莫名的反应,能于懵懂之中趋吉避害,加之自己又修炼太极图说精通儒家术数,进来参悟未来星宿劫经有成,灵觉更是惊人,越发的感到这位大魏皇帝深不可测。
“宣”周极轻轻开口,玉音琅琅,带有一种无可抗拒之势,让纪太虚对周极的修为又是多了几层猜想,不禁想起那日姜秀清说自己身具帝王血脉之事。虽然知道此事八成是个笑话,心中也忍不住的多了几分幻想:“不知道我若是修炼了帝王之道会如何会不会有皇帝这般的威势”浑身不禁有些热血沸腾。就在这时,纪太虚心中一寒:“我怎么会生出这么不忠不孝的念头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正在纪太虚胡思乱想之际,一身锦绣的李汉嗣走上殿来:“臣李汉嗣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周极笑道:“快快起来。”
“谢万岁”李汉嗣手持玉笏,低头躬身站立,而后说道:“臣父子居边疆多年,久久不沐天恩,如今微臣得见天颜实在是三生有幸,不枉为人臣一场。”
“爱卿多礼”周极说道:“不知李潮义将军在安远城可好卿父子镇守边疆有功堪为当时楷模”
周极话音刚落,纪太虚心思一转,突然插嘴道:“李将军何为久立还不速速谢恩”
纪太虚的这一番话说的朝堂之上众人皆是疑惑不解,不知纪太虚所说的谢恩究竟是谢的哪门子的恩
此时,一个礼部官员,出来喝到:“纪大人,不知所言何意若是说不出个道理来,当知道喧哗朝堂是何等的罪过”
纪太虚微微一笑,不慌不忙:“适才陛下已对李潮义将军父子封了当世楷模之称,我看李汉嗣将军沉吟许久,想是对这恩典受宠若惊,故此出言提醒,失仪之处还望陛下恕罪”
李汉嗣听了这话,哪里还不明白,连忙跪下谢恩:“臣多谢陛下,陛下之恩深若瀚海,微臣感激涕零之至”
君无戏言,周极此时,也只能呵呵一笑:“朝会之后,朕当亲书此四字赠与爱卿”
皇帝这么一说,朝中不少人点头暗笑,也有不少人懊恼不已,暗恨自己以前为何不似纪太虚这般机灵,皇帝以往夸赞之时为何不拜倒谢恩,无论封赏如何,至少是能够讹诈一篇御赐手书回去。有了一个御赐手书,相当于是半块免死金牌,不过此时业已太晚,只得以后瞧准机会。
李汉嗣此时又说道:“陛下隆恩,臣心中之意无可名状,只能奉上些许西域特产聊表寸心”李汉嗣将手一挥,几个御前侍卫将许多的礼盒抬上殿来,一一打开之后,但见大殿之内忽然明亮了许多,各种珍宝的光华交响辉映,鸡蛋大小的珍珠,拳头大小的夜明珠,巧夺天工,极尽精巧的金银器,其余什么玛瑙、玳瑁更是不可胜数,其中最前面的七个檀木宝盒之中放着七顶不同制式的王冠。每一顶风格都各自不同,纹饰雕琢都是繁复之极,极尽精巧之能事。一时之间,大殿之中尽是朝臣的啧啧之声。
李汉嗣起身指着那七顶王冠说道:“前西域之龟兹、于田、若羌、楼兰、且末、西夜、渠勒七国不服王化。家父仰仗陛下天威,天兵降临,降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