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白玉观音
心中微微一惊,脸上却不动声色,随口说道“白玉观音能保佑平安,你去把它拿进来,摆在房间里。”
“是”铃儿迟疑着,欲言又止,最后应诺着走出去。
晓月留意到铃儿神色中异样,隐约记起两月前,她与铃儿奉皇后命送礼物去漪澜殿的事。当时她心情极其糟糕,接过梅朵送的青稞酒便一饮而尽,结果醉得晕晕乎乎。虽然那晚有些事她记不清了,但依稀记得她是从武元昊住的挥云殿跑出来,然后去了上林苑。
翌日她便被册封为昭容,并请求皇上将铃儿调到合欢殿,事情过了这么久,铃儿未再提及那晚之事,她心中有疑虑,也不愿多问。
不过,从刚才铃儿的表情中,晓月可以断定,铃儿已经猜出她与武元昊之间关系不一般。
她缓缓走到窗前,望着沉沉夜色,天空中星光暗淡,心中一片茫然。他得知自己怀孕的消息后,会是什么心情呢唇角浮起一丝苦笑,眼中涩涩的。
他根本不会在乎,也许会为她高兴,更准确的说,是为他自己庆幸,身怀龙嗣于社稷有功,皇上自然对她另眼相待,宠爱有加,那么她接近皇上的机会就更多,那么距离他大计得成的时日也就越近。
不过,自从那日马场相遇后,她再也未见过武元昊,甚至连端木浩也不曾暗地派人联系她,记得当日,端木浩曾说过,宫中自有人与她联络,可是,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始终没有一点消息。
她甚至认为,武元昊有娇妻美妾,左拥右抱,齐人之福,大概已经乐不思蜀,忘记宫里还有人等着听他差遣,为他办事。
铃儿掀帘走进来,将白玉观音捧至她面前,笑吟吟道“娘娘,四王爷真是有心,送玉观音保佑娘娘事事顺意,康乐吉祥。”
晓月注目望去,见那质地细腻,色泽光润的羊脂白玉上,观音容貌饱满圆润,姿态端庄秀美
第一百一十五章逻些城外
观音品性慈悲善良,内心平和宁静,拥有大智大慧,救苦救难,普度众生,是百姓的护身菩萨。
武元昊送白玉观音,其目的难道仅是为了保佑她母子平安,康乐吉祥晓月深感困惑,隐约中感受到一种异样窒。
端木浩告诉晓月,他曾经怀疑过武元昊可能是端木晴腹内孩子的父亲,但端木晴一口否认,直至吐蕃逻些城外,和亲使团停下来沿河扎帐篷宿于野外,接下来发生的事,足以令端木浩痛不欲生,甚至差点将端木一氏推入绝境。
拉萨河水静静流淌着,映着天空微弱的寒星,闪动着粼粼的水光,就好似闪动着明亮的眼波,凝视着雪山晶莹玲珑的秀姿。
已是深秋,河水冰冷刺骨,夜风自河面吹来,昏昏欲睡的人立刻清醒万分。
夜幕下,端木浩呼吸着清凉洁净的异国空气,目光远眺,皑皑雪山高耸入云,气势磅礴,望着眼前奇丽景色,心胸顿觉舒畅朗阔,数月来为了确保和亲顺利完成,他打起十二分精神,一路上不敢有丝毫松懈,既要确保使团行程,又要照顾众人初入藏地,水土不服,还要谨慎防卫,以防沿路土匪扰,甚至朝廷与吐蕃反对和亲的势力会趁机制造事端,破坏和亲大计。
而与这些比起来,端木晴腹内的孩子更让他感到焦虑不安和深深的恐惧。
这种奇怪的恐惧已经令他接连几日昼夜不眠。
然而,命运似乎偏偏要与他作对,就在和亲使团距离目的地吐蕃王朝的逻些城仅仅数十里外。
吐蕃赞普已派大伦亲自来到使团,与端木浩商议翌日和亲仪式的相关事宜,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谁料,就当吐蕃大伦刚被送出营地,清脆的马蹄声渐去渐远,营地再次恢复宁静安详时,扑通一声,水花四溅,接近着听到侍女惊恐的尖叫声,端木浩带人赶到河边时,已经有侍卫跳河救人,幸好及时,端木晴总算捡回一条命,不幸的是,河水冰寒刺骨,本来抱着一死的决心跳进水中的端木晴,醒来后发现腹内孩子已经滑胎,精神大受打击,苍白的脸上,素日清澈灵动的眸光死灰般黯淡无光,只是直勾勾的盯着某个方向,却又找不到焦点,涣散无神的目光定在端木浩焦虑不安的脸颊上,冻得发紫的嘴唇颤巍巍吐出两个字“孩子”便昏死过去戛。
翌日,吐蕃大伦带领迎亲队伍行至拉萨河畔,看到的却是一具冰冷的尸体,惊惶之下,大伦细问详情,端木浩只能隐去端木晴怀有身孕一事,只说她晚上到河边取水,不慎失足落水,救上来时,已经奄奄一息,无力回天。
大伦望着眼睛布满血丝,满脸沉痛的端木浩,几乎就要相信所言属实。然而,此时,随身服侍端木晴,也是唯一目睹端木晴落水的侍女小环突然闯进营帐,看到吐蕃大伦径直上前,然后在端木浩惊愕的目光下,向大伦行吐蕃礼,一扫素日低眉敛目的卑顺神色,清秀的面颊浮现出陌生的冷漠“启禀大人,公主之死并非意外,而是有人居心叵测,蓄意为之。”
大伦神色倏地一沉,厉声问道“什么人如此大胆,竟敢谋害和亲公主”
小环回过头,目光利刃般射向端木浩脸上,突然伸出手指向他,大声说道“谋害公主的不是别人,正是眼前这位和亲大使武罗国骠骑大将军端木浩”
端木浩猝然一惊,万没料到她竟会倒戈相向,诬陷他是杀人凶手,震惊之下,心中不由恼怒,但面上却不动声色,多年戎马生涯,冷字早已浸入血液,深入骨髓。
自幼父亲便告诫他,百年人生难得一个冷字,冷眼观人,才能知人知面,看得清他人;冷耳听闻,才能字句入心,辨得出弦外之音;冷静处事,才能守住理智,做出正确的判断,冷心思礼,才能灵台澄澈,不为外物所惑。一个成功的军人,待人是冷静的,处事是理智的,这样遇事才不会感情冲动不知所措,做事才会有条不紊有序而行。
面对侍女突然指控,端木浩并未表现出预料中的震怒,非但如此,令吐蕃大伦诧异的是,端木浩竟然也不急于为自己辩解,而是缓步走上前,不慌不忙的向他施礼,神情从容问道“大伦大人,本将军也有一事不明,不知当不当讲”
大伦面色阴沉,目光观察着他,点头道“但讲无妨。”
“吐蕃与我武罗和亲联姻,乃圣上与贵国赞普共同议定,此事关系两国邦交,边境安定,是有利于天下苍生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圣上将如此重要的大事交托给本将,实属本将莫大荣誉,同时也关系着本将及家人生死攸关的大事,试问大伦,如果此次和亲失败,与本将军有何好处,要知道临行前,本将已在皇上面前立下军令状,倘若不能将公主顺利送至吐蕃,本将及家人将要面临的国法的惩处与国内百姓的唾骂,我端木浩虽然一介武夫,尚且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大伦乃吐蕃重臣,位同宰相,是赞普最器重也是最信任的贵族大臣,请问,如果大伦身处端木浩之地,是否会蠢到谋杀公主,断绝自己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