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太后扫了他一眼,道“之所以升了他的官,无非是因为他姓冷”末了她又加重了语气,重复道“可是皇上授意于吏部,命你们越级擢升冷氏家族的”
吏部尚书头垂得更低,大气不敢喘一声。
“依哀家看,”太后扶着刘嬷嬷的手步上台阶,缓缓坐在椅榻上,继续说道“哀家反而觉得冷世勇性情鲁莽,为人轻狂,任职以来,非但毫无建树,反而屡次触犯军规,若不是他叔父冷博光几次庇护,屡次向皇上求情,恐怕早就被罢官免职,还是迁为城门史吧”
吏部尚书浑身一震,抬头吃惊地看着一脸平静的太后,想从她眼中探究出什么。世人皆知,城门史乃从七品官,好听点叫城门史,说白了无非就是看守城门,冷世勇由正四品的副骁骑参领直接贬谪为从七品看守城门,可谓一落千丈,不可同日而语。
朝堂上人人皆知,太后出身端木氏族与冷氏一族实力相当,是朝中两大势力,多年来明里暗中几番较量,太后即使有意打压冷氏一族,也不至于如此堂而皇之,毕竟此次官员调动是经皇上御笔朱批,不看僧面看佛面,而太后执意贬谪冷世勇究竟用意何在
然而他看不出,也看不透,太后的眼神平静淡定,波澜不惊,仿佛在说一件极其平常的事。
他只得再次低下头,沉声回答道“微臣遵旨”
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又吩咐了他几句便让他退下去了。
吏部尚书躬着身,正对着太后,低着头一步步地退着,在他到门口就要转身离开时,恰好遇上了要进门的皇长子福昕。
吏部尚书一惊,紧忙着向他请安。福昕随意地摆了摆手,“退下吧”然后自己大踏步地走了进来。
福昕刚满十二岁,已是生的面目俊秀,举止优雅。
他进来后急急地叫了声“皇祖母”,便快步走到太后面前。
太后满面欣喜的拉着他在身旁坐下,取出袖中的手帕为他擦拭额上细密的汗珠,眉眼中掩饰不住的疼爱,虽然皇上并非她亲生,但是不知为何,对这个皇孙确实百般呵护与疼爱,大概就是缘分吧
抬头仔细端详着他,见他今日穿着一件月白色窄袖圆领齐膝外衣,足下着一双玄色长靴,腰束郭洛带,愈加显得身姿挺拔修长,已然有男子气概了。
太后脸上露出少见的慈和笑容,如同天下所有祖母疼爱自己孙子。
刘嬷嬷端茶上前,笑着说道“大皇子这一身打扮,更加显得风度翩翩,玉树临风。老奴瞧着心里就喜欢。”
太后接过茶,递给福昕,笑道“昔日,赵武灵王颁胡服令,为了对抗游牧民族的骑马军推行胡服骑射。胡服与当时中原地区宽衣博带的服装有较大差异,特征是衣长齐膝,裤子紧窄,腰束郭洛带,用带钩,穿靴,便于骑射活动。因为胡服轻便实用,所以很快从军队传至民间,被广泛采用。后来因为汉灵帝喜着胡服,于是胡服、胡帐、胡牀、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族皆竞为之”
第一百三十三章大皇子福昕
“皇祖母,这个孙儿也知道”福昕接过茶,一饮而尽,随手将空茶杯递给侍立一旁的宫女。
太后眉目含笑,和颜悦色道“说来听听。”
福昕略微思索,朗声道“昔日,赵武灵王即位时,赵国国力薄弱,经常受中原大国欺侮,北方林胡、娄烦等游牧民族不时扰边境,就连临境较小的中山国也时常进犯。为了改变现状,拯救赵国,赵武灵王颁布命令,全国范围推行胡服骑射政策,改革军事装备与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得以强盛。后来赵雍率领将士攻击匈奴,占领蒙古草原南部黄河两岸之地,并建立云中、九原两郡,又在阴山筑长城以抵御湖人入侵,并且在几年后吞并了中山国。”
太后满意的点点头,然后注视着福昕的眼睛,问道“今日打猎,收获怎么样镑”
福昕本来喜悦的神色,听到太后发文后,反而有些黯然,小声说“孙儿今日仅猎到一只梅花鹿和两只野兔”
太后眉头微蹙,不解道“很不错呀,乖孙儿箭法了得,怎么还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还是那个奴才惹孙儿生气了快告诉皇祖母,皇祖母替你好好训斥他们嗯”
福昕有些难为情地回道“可是孙儿,没有端木云超打得多”
太后听了不由暗暗发笑,云超自幼入宫陪伴福昕读书,这孩子性格耿直率真,凡事不似别人那样暗中让着他,不过,有这样的人在他身边也未必不是好事栩。
太后缓缓起了身,福昕连忙懂事地上前搀着,太后开口道“孙儿,这人哪,也不一定凡事都能做到最好,非但如此,世上很多人一辈子都一事无成,庸庸碌碌,平平淡淡的过一生。”
“皇祖母说的那些人都是寻常百姓,他们可以平庸无奇,平凡淡定的过一生,但是孙儿不一样。”
“哦”太后好奇道“孙儿觉得自己哪里与他人不一样”
福昕昂然挺胸,朗声道“孙儿是皇长子,将来长大了,要替父皇治理天下,如果事事甘于平庸,不懂得力争上游,如何能让众人信服,而且,母后说过,孙儿是父皇唯一的儿子,日后便是太子,将来”
“太子”太后听到他说太子,脸上笑意骤然消失,肃声问道“是谁告诉你的皇后”
见她脸色倏变,福昕有些惊慌,眸光怯怯的瞧着她,声音渐渐降低,点头道“确是母后告知孙儿的”
太后静静观察着他,锐利的目光中掠过一丝笑意,沉声问道“那么,福昕是否愿意做太子,将来成为一国之君,武罗王朝的皇帝呢”
福昕脸上惊慌之色消失殆尽,乌黑的眸子一瞬不瞬的注视着太后,短暂的沉默后,他用力点点头“孙儿愿意,请皇祖母为孙儿成全”
福昕是皇上武元彻仍是太子时,与一位宫女所生,武元彻对这位宫女倒也不错,不仅册封她为良娣,还破例允许她亲手抚养福昕。不过可惜,这位宫女红颜薄命,在生完福昕后第二年在太液湖边与宫女散步时,不慎失足落水,待侍卫赶到,将她救上来后,人已经没有心跳,几番抢救都未挽回年轻的生命。而那位陪同的宫女,见主子生还无望,自知身犯重罪,死罪难逃,趁众人不注意,纵身跃入太液池,溺水而亡。
皇太后默默注视着福昕坚定的目光,蓄存心底的沉闷之气渐渐升起,拨云见月,消散在福昕绽开的笑颜中,她挽起福昕的手,沉声道“既然福昕喜欢当太子,那么皇祖母没有道理不帮孙儿的忙”
大手挽着小手,面朝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