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3(2 / 2)

不负卿情 尘色倾渺 2114 字 2023-10-10

gu903();顺着这个假设想下去,湖州案中至今下落不明的两百万两白银,靳涛定背后撑腰的人,莫名其妙出现在平舆县运往嘉水关的粮食,那些“劫粮山匪”手中的地方军用武器那桩案子查到靳涛定就打住,可明眼人都知道他背后还有人。若归结到平康王头上,就能成为一条完整的线,所有的一切就都能说通。

从这系列蛛丝马迹中,猪都猜得到平康王的目标。

而盐商,无疑是商人中很赚钱的那类存在。

因此当这份案卷递上来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案卷属实事情真有这么简单

这户人家,做这行已有多年,经营的产业十分稳固,已成气候,又人丁兴旺,很有几分影响力,不仅是谭郡首富,和知府也有姻亲关系。若非如此,这种地方案件也不会上报刑部。

有这种背景,等闲人家绝不会为生意与他们为难,生死大仇倒还有可能。因此结案上说的雇凶杀人也合情合理。

可从案卷记载推断,他们的目标却是接手盐商家的产业。

谋逆是需要钱的,很多很多钱。在没成功前,多少银子都填不满这个无底洞。盐商这种早就做出来的,只赚不赔的买卖,正是平康王需要的。她就不信平康王会不动心。

而这桩案件动静闹得太大,掩也掩不住,必须得上报刑部,那其中的水分便不言而喻。

可如今她再怎么怀疑也没用,没有证据就不能采取任何行动。

可惜。

看来,得立即派人去仔细查探平康郡的情况。

她放下案卷,食指有节奏地轻敲桌面,送出暗号。

从来都潜伏在她身边的暗卫立即领命而去,调派合适人手查探。

合上案卷,她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迎着窗外的夜风怡然微笑。

“玉珑,今天十二”

“是。”

“无忧出京多久”兰倾旖目光落在墙上的云国地图上,边走神边问。

“三天零四个时辰又半刻钟有余。”玉珑轻声答。

兰倾旖幽幽一声长叹。“才三天我怎么觉得像大半个月突然安静下来,还真不习惯。”

玉珑没吭声,她也不知道该怎么答。游学三年是赫连家的传统。旁系不知道,但嫡系子孙无论男女都是满十五岁就出门历练,十八岁归来。小姐是因师门要求提前一年,但二小姐已延迟一年多,再不出门就没机会出门了

“平康王世子最近情况如何”她问。

“世子行为低调,目前表现得很识相。”玉琼微笑答。

“是吗”她若有所思。

能在皇室活到现在的,都有几分心机。要说平康王对皇帝会没有半分防备意识,鬼都不信。那他为何还要让嫡长子进京

迷惑人心粉饰太平

为什么没准备好时机未到还是想找机会里应外合又或者,只是单纯地将世子作为弃子

世子会不知道进京后的尴尬处境平康王会舍得让嫡长子陷入这种困局世子又甘心这样坐以待毙再不济,世子当初也可以选择不进京,毕竟皇帝绝不会因为他不进京而翻脸。可到了燕都,就等于把自己的命交给陆旻宰割。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还有翻盘之举还是真以为有黎国的支持就可以高枕无忧

莫非燕都的这个世子,只是个掩人耳目的西贝货

脑子里忽然掠过一个念头,她被吓了一跳。

平康王和王妃感情不错,侧妃完全无法和王妃争宠,身边也只有寥寥数名妾室。而世子是在燕都出生,四岁时才随平康王前往封地,如果是西贝货

她沉吟稍许,弹指送出暗号,吩咐护卫调查世子身份,从王妃怀孕到现在,她要事无巨细的情报。

眼见诸事都处理得差不多,她站起身,吩咐:“准备热水沐浴。”

“是。”

次日下朝后,桓亲王主动上来搭腔,邀请侯府全家去府上做客,兰倾旖笑眯眯应下,回来后通报自家娘亲准备,自己直奔书房。

桌子上照例摆好文书,她没急着翻看,转过头看自顾自看书的韦淮越。

“黎国那边有什么动静吗”她单手托下巴,饶有兴趣地问。

“你问的是哪方面”韦淮越放下手,挑眉看她,冷峻的脸上看不出表情。

“朝政。”兰倾旖淡然答。“肃亲王。”

“他一直在京郊大营下功夫,已经和两个副将搭上了线。”韦淮越淡然答。

“肃亲王因为好武,早年在边疆也呆过几年,算是有些军中故旧,兵部尚书是闻人岚峥的心腹,闻人行云最近也进去兵部,多多少少有几分震慑作用,他想掌控兵部只怕没多大可能性,只能从别处下功夫。”兰倾旖凝眉思索,计算着玉京的京畿防卫力量,摊手,“兵部他指望不上,五军都督府倒有几分可能。”

“目前他不可能有什么大动作,只能夹着尾巴做人,无过即功。慢慢来,先做好充足准备,总会等到合适时机的。”韦淮越劝她。

“嗯现在的动作也不算慢。”兰倾旖也不能说不满意。“只要能保住自身,不怕没机会。我们那边的人怎么汇报他最近形势如何”

“没让闻人岚峥抓到把柄。”韦淮越一言以蔽之。

“他也就这么点本事。”兰倾旖冷笑。“不可能指望他更多。”

“这样已经足够,傀儡就要有傀儡的样子。”韦淮越淡定提醒。

“算了,反正又不要我养。”兰倾旖凉凉道:“不能给闻人岚峥添堵,浪费他家的粮食也是好的。”

韦淮越哭笑不得,“幼稚”

兰倾旖顿时黑脸。你才幼稚你全家都幼稚

笑过后觉得心情好了不少,她伸了个懒腰,拿起桌上的烫金请柬,漫不经心地翻开。

“桓亲王府送来请帖,邀请我们府上去参加嫡长房长孙的婚礼。新娘子出身传世百年的书香世家,家族中人在朝中做礼部侍郎和文阁学士,家风严正,很有好评,家中小姐们也都称得上贤良淑德,德容言工。素来是最受名门望族欢迎的当家主母人选。”她暗暗点头称许,心想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桓亲王比起老王爷,论精明差得真不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