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8(2 / 2)

不负卿情 尘色倾渺 2165 字 2023-10-10

gu903();两人默许。

“杨景舒呢怎么办”司徒画衣冷不丁问。

皇后已明里暗里给他们施加过不少压力。他们不可能无动于衷。

毕竟,陆航和皇后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这已不是陆旻在位时。

“也关着”兰倾旖面具下的神色奇异。

她总觉得,杨景舒投降的事没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难道平康王还能比陆航与他的血缘更亲近不成只要陆航登基,他的荣华富贵跑不了,为何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争平康王的从龙之功别说能不能成,就算成了,他的地位也和陆航当政差不多,他干嘛要冒这个险还舍弃自己的名声杨景舒当了那么多年的祥泰总兵都没出事,偏偏去桓台后就发生外城三天内失守他本人投降的事,说他和平康王没猫腻她打死都不信

刑部大牢里常年不见阳光,或许是因为死人太多,总比别处阴冷,风刮过走道也阴森森的像鬼风扑面,不时从牢房里传出几声哀嚎更是让人毛骨悚然。

最里间的牢房里,死寂般的安静后传出拍案巨响,吓得牢房外的侍卫齐刷刷打了个冷战。

低低的嚎哭声仍在耳边回响,兰倾旖已大步走出来,拉紧身上的大氅,她急匆匆进宫。

甬道上堆积如山的尸体已入殓,但石板夹缝乌黑,仍有尚未洗去的血迹,也许再过十年也洗不干净。

她面不改色走过甬道,到东宫时并不意外地发现皇后也在,她垂眸行礼。

“长宁侯辛苦,本宫宫中还有事,不打扰了。”皇后起身回避。

“娘娘言重,恭送娘娘。”兰倾旖恭敬地让路。不知是不是错觉,她总觉得“辛苦”二字听起来很森冷。

皇后从她身边经过,带起浓郁香风,不喜浓郁香料的某人低头退开以示尊敬,却突然瞟到鲜艳的绣成对鸳鸯的水红衣裙,心中一惊。

皇帝仍停灵未葬,宫中满目素白,皇后身为正妻,更是以身作则,连簪子都是银的。

不料这裙子底下,竟如此好风光。

她这是想干嘛

兰倾旖不动声色,递上杨景舒的口供,见他沉默,她善解人意地汇报起最近的政务,听罢他的回答,才告退。

她出门后一个小太监主动迎上来说话,宫中多的是这种人,她也没怎么在意,和他寒暄几句后离开。

刚出宫门,关上自家马车门,她那散漫闲淡的外表就消失了,刹那面罩寒霜。“立即回府,这两天暗中加强戒备。”

玉琼一怔,“是”

“平康王怎么样”她面色阴沉。

“死不了。”玉珑满脸不乐意,“小姐,宫城下您干嘛要多此一举保他一命死了不是更好”

“我又不姓陆,哪能定他的罪”兰倾旖声音冷冷。

玉珑哑然。

“平康王的事,到此为止我们别再过问免得把自己的小命交代了还不知道原因”兰倾旖冷笑,对皇室她从来不惮以最卑鄙的心思揣测。

两人呆了呆,能清晰感觉到主子此刻的心情波动,她在担忧什么又有什么好怕的

担心什么兰倾旖自然不会告诉他们,她默默地思考从陆旻生病起到现在的大大小小的事,事无巨细在脑海中回放,越想越觉得迷雾重重,心里也越不安。

她隐隐约约觉得,自己这次真的要栽了。

第一百五十一章蛛丝马迹

佑玄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三,太子陆航登基,改元定启。

平康之乱后,诸王凛然,再也不敢生出别样的心思,是以太子登基即位进行得异常顺利。

就连压境的黎国和卫国,都悄悄退兵,做出和平友好的姿态。

辅政大臣通力合作,经过一个月休养生息的云国已以最快速度恢复平静,燕都甚至看不出刚刚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处处都显出百废待兴的勃勃生机。

按先帝遗旨,三位辅政大臣晋封为上柱国,有密折专奏出入宫禁之权,这点大家猜也猜得出大概,就算想反对也找不到理由。

但第二点就有不少不和谐的声音。

新帝登基后,封赏有功之臣。而论起功劳,当仁不让的自然是主政的三位。而这三人中,又以赫连若水居功至伟,这下蹦出来不少人反对。

一群老臣痛哭流涕长跪宫门叩头不起,说我泱泱大国以和为贵治下宽容,秉承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赫连若水出身书香门第,竟以女子之身行杀戮之举,致使宫城覆血冤魂不休,每逢雨夜总闻鬼哭,这等血腥杀戮残暴不仁之举,实在对不起她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如此草菅人命胆大包天之辈,理应严惩不贷就算她挽救社稷于国有功,也改不了她大开杀戒有伤天和的事实,最多功过相抵,若再加以赏赐重用绝非国家之福,日后必将祸乱中枢朝廷不宁,百姓不依,天下也不依

很有意思的是,跳出来阻止的八成以上都是老臣,而且还是辈分高年纪大但久不掌权或者只剩个空壳子挂个名没半分实权的尸位素餐的老臣。他们个个都哭得如丧考妣老泪纵横,活像长宁侯和他们有不共戴天之仇。更有老臣白发颤抖地跪在殿门前磕头,口口声声要以死明志,什么“老臣死不足惜,唯愿皇上圣明烛照,不为奸人所趁”之类冠冕堂皇的话全部蹦出来。说辞之丰富简直能让不知内情的人听后热血沸腾。天下人都被他们代表,他们俨然是正义的化身,正气凛然令人心折。

而年轻一辈八成以上都跳出来为长宁侯辩护,尤其是武将,九成九以上都站在长宁侯这边。

军中多热血男儿,也最敬英雄。长宁侯一介女流,在风雨飘摇国之将倾的时刻站出来就已经很了不起,何况她平定叛乱是大功,军队里讲究赏罚分明有功必赏,哪有这样颠倒黑白信口雌黄的平康王是反贼,不杀他难道还要救他帮他吗那些拎不清的老头子到底是站在哪边的

平康王造反时他们躲在自己府里囤积米粮甚至悄悄地派族中子弟和平康王接触,如今天下平定他们还好意思出来弹劾有功之臣

照他们这种说法,那以后如果有人造反作乱或者他国大军压境他们也别反抗,直接投降等死得了大开杀戒有伤天和,妄动刀兵非国家之福

当兵的虽多半是大老粗却不傻。皇室这种声音简直是裸的过河拆桥,这样险恶狠毒的用心,足以让他们心寒齿冷。勤王平叛是和打退外敌并列的大功,这样的功劳没有封赏还要治罪,那所谓的论功行赏就成了笑话,那他们的存在和拼死拼活还有什么意义

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

而争吵的中心,那位备受争议的女子,却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