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2 / 2)

恶少穿越记 莲映之 2405 字 2023-10-10

、第41章

随云派元老李正戍已经是七十九岁的老者,是前奇遗老,经历过奇末三代皇帝,与随云派其他文官执掌前奇内阁实权达十多年之久,使随云派遍布政坛军中,一度连前奇清贵宗室都要向他示好,许多政事需他一言而决。尤其是鸦片战争失败之后,奇朝深感宗室统兵之无能和危害,渐将军队指挥权放于随云派,随云武将遂渐掌握军队,与文官派相呼应。一度有宗室上折痛陈:“今日之大奇,乃随云之大奇,宗室清贵,莫不仰其鼻息,长此以往,大奇虽名在而实亡。”

而此时各地义和团小刀会红灯照等等民间运动此起彼伏,均被随云派镇压,民国革命党人因此痛斥随云派为奇朝走狗,鞑虏帮凶,视随云派为封建余孽,奇朝衰败后,一度以消灭随云派为革命目标,称其为镇压民众起义的刽子手。

与此同时,随云派对各国的军事对抗也很强硬,即使八国联军打到北京,前奇朝廷仓皇出奔,随云派此老率兵抗击,最后被俘,叹息:“鸦片之害,军不成军,民心之失,国不成国,仓皇出奔,君不成君,我随云可蛰伏待时矣。”被关押后不久,代表奇朝廷与各国签订合约,赔款4亿两白银。这和王玉桥前世历史差不多,但因随云派的强硬军事态度,俄国没能侵占成中国东北。

后世多有骂此老卖国贼的,但却不思量弱国无外交,羸弱之国任人宰割何曾有例外

此后,随云派渐渐沉寂,北洋军阀成立北洋政府,此老复起担任北洋政府副总理,在政坛上举足轻重,一直到民国建立,被请至民国政府担任要职,后渐渐被架空,最后成为民国一位名誉议员。

北洋政府直到袁世凯窃国称帝,各地纷纷起义,随云派也因其复辟而离开北洋政府,很多随云高官跟随此老来到民国政府,被称为随云派重出,随云派初始随着此老进入民国而不再蛰伏,后来又随着民国对随云派的排挤和打压而离开中央政府,受此老叮嘱不得回乡散入各地军阀集团中。

这种打压历十多年之久,才使得随云派认清现实,退出中央,期间无数争斗,当随云派黯然离去的时候,民国自然也不能将此老放出而成大患,就这么半隐退半软禁的待在南京,此老也闭门谢客。

有外国记者曾采访李正戍,那时民国已经建立,奇朝最后一个皇帝宣布退位,但民国也无法把遍布全国的随云派斩尽杀绝,还需控制此老以免新建立的民国瞬间分崩离析,于是要求此老前来南京,这个时候还给了此老一个高位闲职,此老就在南京过起了闲居生活。

就有记者采访询问这位前朝遗,对其矛盾的政治态度表示疑惑。为何在权倾朝野的时候没想到恢复汉人天下,还会忠心为奇朝抗击各国联合军队,并镇压农民起义。

此老很坦然:“外敌入寇,自当保国。奇朝腐败,如腐树一推即倒,但混乱之际岂可予外敌机会中华当是时元气衰败至极,一息奄奄,已难承受大伤大痛。不但朝廷衰败至极,军队衰败至极,民众衰败至极,鸦片之祸,我民族精神也衰败至极,须蛰伏以待时。而所谓义和团等,非是起义,乃是流寇,所过之处,如蝗过境,以迷信祸乱百姓,以暴力无视法纪,混乱之际,已无人可制之,如水破堤,倾覆天下,何可称之为起义”这说法显然不符合民国的宣传,在民国革命者看来,所有反抗奇朝封建统治的,都可称为起义,这是随云派嗤之以鼻的。

民不聊生而暴动,这种反抗可以说是正义的,但往往这些民众最后会成为各个野心家的工具,用以达成野心的利器,对于民众自己,并没有丝毫好处。汉末黄巾起义,最后倾覆汉朝,乱世中最悲惨的就是普通百姓,最后这些起义的百姓只能成为野心家的工具和牺牲品,乱世结束后,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成就的也不过是史书上的所谓英雄人物而已。

百姓无法生存而暴动可以理解,但是拔高到那些高度就只能说是某些政党派的别有用心了。至少,暴动的百姓谁也没有想过主义什么的,只为着活下去而已。

随云派镇压起义的时候都会采用战事过后收编遣返的手段,对于很多连武器只是木棍的暴动百姓,随云军人也不忍举起屠刀的。但局势糜烂,想要救助也不可得,这其实舒服的坐在家里的道德君子能了解的主义什么的,画出梦幻的美景却对正在饿死的百姓没有一丝好处,而这些只有长年征战的随云军人才能了解,所以对于主义这些虚渺的东西,随云军人嗤之以鼻。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随云派镇压农民起义的做法都被视为反潮流的,一直到后世,才有不同的声音讨论,也有人认为那时的义和团等民间团体以神道为精神力量,以迷信为手段,宣传多用洗脑蛊惑手段,虽然以反抗外国势力为口号,却多对付的是当地富户,以杀人掳财为手段,行为极其暴力无序,掠夺杀戮,所有不入伙者皆杀之,所控之地尽是混乱,多有癫狂之民,多有被胁迫之民,以夺取他人财富为生,不思劳作,民生从何而来又对社会经济民生法律破坏极大。

如蝗虫过境,挟裹无数百姓,流民一旦无序就成流寇,最后农耕经济彻底崩溃。

义和团经历的省县历此劫后多年难以恢复,对中华民族元气如同雪上加霜。

但纵然如此,在民国时期,对随云派的诟病已久,已成惯例,学术研究也不过极少人在谈。

对随云派的评价一向矛盾,也成惯例。随云派抗击外敌,同时也镇压人民起义,有死战不退与城共存亡的勇烈,也有投靠大奇成鞑虏鹰犬的劣行。有抵御多国联军的坚决,也有订立合约的卖国,有发展经济恢复民生的善政,也有镇压农民起义的暴戾,有附议起义推翻袁世凯的义行,也有勾结军阀对抗民国的割据。

总之,随云派是一个让民国政府很难理解的势力,矛盾而顺理成章般的存在。

而李正戍,就是随云派的代表,将这种矛盾发挥到了极致。对于他的历史评价,也因此众说纷纭,无一定论。其中之一是自鸦片战争之后,各国对中国欲行割裂吞噬之事,就连前奇皇帝都只好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又抱着希望各国在中华利益上矛盾而制衡保平安,此老坚不允准,言道:“群狼食肉,量少而争夺,量多乃大啖。我中华如丰腴之膏粱,群狼独食难下,势必分而食之,反自相安无事,何谈以夷制夷我中华尽入狼腹,养其野心,伤己元气,此消彼长,我中华沦陷有日,何可制衡”

于是随云派戮力抗击各国侵略,虽枪械落后,也终使国土未见沦丧,即使蛰伏时期,随云派控制的东北戍军,也未使俄国实现吞并中国东北的野心,这是和王玉桥知道的后世不同的局面,虽然议和赔款受人诟病,和王玉桥知道的历史依旧不同的是,几乎没有割地的条款,虽然也有租界,却是共同管理,税收和法律也是各让一步。

没有对比就没有认识,王玉桥是因此深知随云派对历史的改变的,但是时人不知,痛骂随云派卖国贼,学生运动民主运动革命运动中,随云派更是口号中打倒的重点对象。打倒随云卖国贼在哪一次运动中都是最正常的口号。而民国时期的很多运动,也都会喊出“打倒随云军阀,统一中华”的口号,尤其以民主党组织的运动最为激烈,随云是封建余孽成为所有进步人士的统一认识,民国两代总统努力铲除随云派也就合情合理。两种势力,敌对很正常。

自十年前就几乎闭门谢客的李正戍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