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2 / 2)

恶少穿越记 莲映之 2404 字 2023-10-10

gu903();和王玉桥的前世不同,因为奇朝取代了清朝,所以奇朝的百姓并没有被迫剃成半秃瓢或者猪尾巴,契丹族的风俗和汉族差不多,都是留长发,不过契丹族一般会把长发扎成很多辫子,而汉族把长发束起来。

华夏民族一向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损之不孝,所以不剪发,这也是为什么前世的时候清朝强迫汉族人剃发遭到如此强烈的反抗,到最后竟然到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惨烈。和王玉桥知道的历史不同,虽然奇朝对汉人屠杀一样的残暴,但是没有改变华夏衣冠的事情,所以汉族反抗契丹族的奇朝并没有另一个世界里汉族反抗清朝那么激烈,契丹族和汉族的民族矛盾也没有满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那么深刻,这更像是一个朝代取代另一个朝代,而不是一个民族另一个民族。

汉民族是一个非常忍让的民族,只要不侵犯到底线,一般都会选择忍受,百姓如此,士大夫阶级也是如此,对于朝代变更,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民族见惯了,苦难忍受力也强大。

所以契丹族虽然以异民族占据了中国,但是因为风俗接近,在奇朝两三百年的历史上,和另一个世界此起彼伏的反清复明不同,奇朝反奇复明的运动并不多,大家都觉得明朝气运尽了。

潮起潮灭是历史必然,士大夫阶层反而更加清楚一些。

历史因为这样,所以不同一些的就是,民国建立时候,大家没有什么割猪尾巴的事情,大家还是继续长发飘飘,这其实也是王大少对穿越到这个时代还有些庆幸的原因,看着这些长发飘飘的男女实在很赏心悦目,要是让她忍受民国时期很多三七头,她会很郁闷的。

她前世在在民国旧照片上看到的时候就觉得难看了,要让她天天看而且自己也剃个三七开或者大背头,她会拒绝女扮男装的。

因为可以长发,所以王大少对女扮男装也就很习惯,这不能不说也是穿越蝴蝶的礼物。

契丹族这个民族的汉化在宋朝的时候就非常明显了,和才从原始社会出来的满族不同,契丹族的文明程度和汉族并不是太悬殊,所以建立的奇朝也只是在初期动荡,后来也和很多朝代一样,建国,开兴,兴旺发展,衰退,灭亡。

不像满族这种落后民族面对一个文明民族的自卑导致暴力毁灭文明而兴文字狱,奇朝没有出现满清那种残酷的文字狱,华夏文明在战火之后还是存续又发展下来,这也是虽然和另一个世界一样衰落的这个时代,却能有着宽容的思想的原因,甚至对男子之间的感情,也不是太反感,比后世的新中国甚至西方国家还要宽容一些。

事实上古代的中国对同性恋并无歧视,有娶男皇后的事情,也有很多男子娶男妻或者养娈童以及开小倌馆,只不过中国人一向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所以真正为了娶男子不娶老婆的事情并不多。华夏文明因为长久,所以经历过的事情多,很少会大惊小怪的,比西方文明务实通达多了,而后世的中国总是大惊小怪那实在不是华夏文明的特征,只能说文字狱和满清对华夏文明的毒害让华夏文明中毒未清,导致中国民族还有余毒未清,随着时光过去,华夏文明的灰尘慢慢被擦去,这个文明璀璨之处一定会华耀世界的。

比起西方文明,华夏文明本质上始终是一个宽容接纳的文明,有海纳百川的本质,这也是这个文明始终没有消亡的原因,因为它始终在接纳在进步在壮大,那些排斥异端的思想在这个文明里面不存在。

至于排外思想,实际上是这个文明被落后民族损害的原因,汉民族从来勇于进取勇于开拓,像满清那种闭关锁国从来不是华夏文明的特征,就算最衰落的时候的明朝,都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接纳新事物一向都是华夏文明的主流,只要看看后世多少海外华人在外国努力拼搏就能看出这个民族这个文明的本质,只有最目光狭隘的人们才把这种不属于汉民族的东西戴在华夏民族头上,他们注定在未来的时光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

华夏文明华夏民族一定会崛起,这是王大少和所有中国人的信念,只是在那之前,还需要这个民族所有的子民的努力和鲜血献祭。才能让这个已经沉睡了很久的民族浴火重生,发出宣布自己醒来的第一声长啸,那一定是震惊世界的。

王大少默默的想:就算我看不到那时候,但是我尽力了,我们都尽力了。

刘县长郑重的把头冠给王大少戴上,在司仪大声宣布:“礼成”的声音里,王大少跪拜过父母灵位,然后跪拜刘县长,刘县长郑重:“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你名玉桥,玉者至坚至美,桥者通达益民,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我给你取字君达,望你不负此字。”王玉桥跪拜:“谨遵长者训。”束冠而起。

刘县长对小李将军言道:“温庭筠诗云: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这是伤叹李广李将军征战功绩却不能封侯,你名轻骑,你父寄望你保家卫国,我赠你字龙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男儿保家卫国,封侯觅相小事尔。你须谨记。”李轻骑跪拜:“谨记长者教诲。”束冠而起。

刘县长看着自己的儿子,温然而嘱:“家骏我儿,古人夸赞自家子侄,尝曰:吾家千里驹也。为父昔年忙于公事,常冷落于你,但在为父心里,有我儿乃为父一生最得意事,足慰平生。诗云: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为父赐我儿字骁行,未来转战天下,我儿心有家国,哪里都可去得,无以父母儿女为重。”眼里落下泪来。

刘家骏郑重跪拜:“儿谨记父嘱,绝不敢背。”

华夏姓承自祖先辉煌,名为家族责任,字却是成人后所取,为自己一生荣辱所系,嘱托希望期许尽在字中,冠礼之重,有如决定一生道路,个人价值,意义深重。

只可惜后来不存了。

这一年,五少十一霸和小李将军举行了冠礼,成年了

、第57章

战争形势越来越严峻,日本已经开始加快侵略脚步,东北不断发生战争,小李将军率领的狼帮几乎重新做了军队,而非从前的马匪了。但比起军队,却有很大的缺陷。这是王大少众人深知的,小李将军也无奈的很。

当初老李将军化整为零,因为实在无力养活大批的军人,所以十万多士兵大部分退役解散了,只有三万精兵追随老李将军当了马匪,这就是狼帮的组成部分。

初始时,这三万精兵被老李将军分成了十五队,每队两千人,有队长一名,两名千夫长,其下各有十位百夫长,以及什长伍长,奉行的是严格的军制,因为兵是精兵,军纪森严,在和马匪的作战中占据上风,虽然比不上马匪行动迅捷来去如风,但骑步配合,攻守强大,有时单队剿灭,有时相熟的队长几队联合围剿,将东北马匪最大的几个全歼后马匪无不闻风而逃。

初期的时候十五队都还沿袭着军队作战方式,但是越到后来,给养越困难,当大的马匪帮被剿灭殆尽后,十五队士兵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甚至有队长也开始动摇信心,十五队人马能否继续生存在这没有粮饷的环境下,就连老李将军也束手无策了,这个时候小李将军横空出世,扭转了危机,狼帮就此成立。可是说,虽然三万士兵是老李将军锻造的,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