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比如先抨击别国人民水深火热,咱们都有房有地,大锅饭好吃。结果大锅饭吃不成了,咱没房没地了,就抨击别国人民看病忒贵,咱是公立医院。后来咱百姓也病不起了,就开始抨击别国人情冷漠,咱国家老有所养,后来咱国家青年工作难,得啃老了,更别提养老了,就开始抨击别国教育收费,咱是公立教育,后来上学也难了,就开始等等,最后,咱人民连死都死不起了,总该消停了反省了吧
结果咱国家持外债忒多,财大气粗,仿佛别国都是靠借咱们钱才过上好日子的,靠之,为何咱百姓苦哈哈的勒着裤腰带借钱让别人过好日子呢这些钱都咋么被买成外债了呢没人回答,老百姓反正也捞不到那钱,那钱反正就能听听,咱继续过着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死不起人的幸福生活,但在报纸上,这生活至少是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幸福生活,你看伊拉克人民
总之,王玉桥有着前世的经验,对于现在那些革命报纸,就很淡定了。
不管怎么说,王玉桥如今的心态很淡定,既然已经下了决定死守南京,她努力要减少悲剧,若不成,也不会比前世更悲剧。王玉桥恶狠狠的想:统一抗战是吧爷就同意你们和爷一起死在这里,成全你们的口号。
想要像前世一样躲在背地里和鬼子玩捉迷藏,躲在沦陷区和伪军自家玩左右互搏,躲在所谓根据地里收税收粮过日子,然后以统一抗战名义要钱要粮要装备,学着刘邦老流氓玩高筑墙缓称王,到爷和鬼子打成了两败俱伤,乃们从一两万人发展成几百万大军,个个红光满面的拿着从咱这里要来的装备和咱再“欲与天公试比高”,“百万雄师过大江”,最后建造一个人民专政的政权,过着比帝王还帝王的神话帝王国家,那是休想。历史已经改变了,这一个时代的人民,不需要神和救世主,更不需要将百年无数先烈的牺牲和努力篡成一人功绩的大救星
不会再有打土豪分田地的阶级消灭,不会有文明灭绝的文革,不会有大饥荒,不会有不知所谓的还外债,不会有专政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复兴,绝不是以这个国家历史倒退和文明灭绝为代价的,那样的代价,太惨重,决不允许。
王大少恶狠狠的冷笑,手里捏着石俊卿递过来的书信,让石大少非常的忐忑:“玉桥,玲珑虽然莽撞,但也是一片真情,我已经让人去追了,要是,要是追不回来,待在那里也好”至于这么咬牙切齿灭绝人性的笑么
王大少吸了口气,决定继续保持淡定,反正历史已经改变了,现在已经没有了根据地,所谓的联合统一抗日也就是耍嘴,没有了这种牵制,民国政府只有一个外寇,应该能够努力抗战了吧就算最后依旧是惨胜,但是至少不会有内战了吧也不会有为了内战而放弃战争赔款的事情了吧
有时候王玉桥很怀疑前世两党不要倭寇的赔款就是因为要打内战,中国的内战最大的受益人,其实是日本和美国以及苏联英美法等既成大国一个新兴的统一的强大的中国的成立,不符合各大国的利益,所以中国的内战是非常必要的,王玉桥很模糊的看到这场内战中,各国的政治身影。
遏制中国,差不多是所有畏惧巨龙的国家的最重要的事情,这种遏制,一直到王玉桥穿越的时代,依旧根深蒂固,只不过换了包装。
这是这个古老而曾经强大的国家的曾经的荣耀和丰碑,也是现世的悲哀和愤懑。
而今,历史已然改变,就不妨改变的更彻底些吧
王玉桥捏着石小姐的留书,微微一笑:“没有想到你妹妹那么一个腼腆害羞的女孩子居然有这么个勇气,恩恩,丁云可这家伙真他妈的有福哦,对了,俊卿啊,你家表姐表妹啥的挺多,一起派去做个伴如何你看,玲珑一个女孩子在那里,挺不方便不是”
石俊卿同学看了她一眼,王大少讪讪的,故作大义:“等丁老四醒了,我会让他给你个交代的,你放心吧”
石俊卿斜了心地不良的某恶少一眼,慢吞吞的说:“我的表姐表妹么,没订婚的最大十二岁,行么”王大少顿时灰了。
、第119章
南京城里仿佛一夜之间就出现了大量有关倭寇的各类说法,有流言有分析,有确凿证据的,有猜测的,有翻阅典籍的,有民众自行演绎的,大量的有关上海战役若破,南京无险可守,屠城势必出现,南方富庶,此时乃中国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必然是倭寇烧杀抢掠的地方,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例证不远,倭寇比鞑子更见凶残卑鄙无耻狠毒,明朝时期倭寇海盗骚扰沿海一带尽皆凶残狠毒,动辄屠村屠城,可见一斑。
种种说法,人心大乱,就连报纸也开始分析时事,越觉猜测极为可能。
无数富商工厂主资本家中产阶级开始收拾家当离开南京,南京城火车站每日大量民众涌进,觉得来不及的就开始雇佣马车人力车甚至也有拖儿带女的跑到远处农村亲戚处躲避一时,警备司令部一反曾经的戒备森严,对于离开的民众并不阻拦,也不贴类似安民告示之类的,更不宣传政府要求宣传的民国必胜的口号,甚至隐隐的,报纸上很多分析文颇有随云党枪手的影子。
这引起了很多政客和热血派的警觉,政客不免认为这是随云党乱世夺权的预兆,热血派不免觉得这是投降派随云党的伎俩,于是各种观点激烈交锋,甚至有议会上扭打的。
有无数人离开南京,大多数是富有阶级,但也有人不愿意背井离乡或者无力背井离乡求生,这些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