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8(2 / 2)

恶少穿越记 莲映之 2386 字 2023-10-10

虽然有不错的隐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半个多月的轰炸和侦查,南京阵地破坏得很厉害,到底也只是临时阵地,比起严格正规的阵地还是差的太远,但这已经是王玉桥所能做的最大限度了。南京城外的阵地在抵抗了半个月后全面陷落,南京城的大炮也全部打残,撤进南京城的临时阵地里就决定巷战了。占据着地利,优势地形都被用来做临时阵地,存放着弹药,大小不一,南京城四面被分成四个战区,由四名高级军官指挥着,在倭寇攻陷了南京四面城门后进行顽强抵抗,而王玉桥就率领着精锐亲卫营作为策应,及时回援危机。

到了后来,就算有地利之便,但面对优势兵力,败局已定,所争得不过是时间和消耗,雨花台先被攻破,刺刀肉搏战之后,军人全部殉国。之后,倭寇推进渐渐缓,局势却尤其惨烈,倭寇先以重炮轰击,再以冲锋,守军炮火支援无力,以枪支对重炮,再尖锐的阵地也无可抵抗,很多军人还未等倭寇进入射程就被炸成了齑粉,血肉横飞,到处是断肢残躯。

一直到倭寇的飞机大炮的弹药也跟不上了,不可避免的开始阵地冲锋和攻击,这种一面倒的危局才算扳回,有的阵地甚至能坚守十天,直至弹药尽,和敌寇进行阵地搏杀乃至战到最后一个人死。这种顽强悍勇的风格实在不像倭寇印象中的中国军人,倭寇的震惊尤甚,对此进行研究,对于随云军这种风格忌惮尤深,这是后话。

历史以来,中国将士对于守城战是积累丰富,历史上很多名将都是善守城的,甚至有守城守一年的,自古以来,华夏面对善于游击战的外族都有着丰富的守城经验,随云对此尤其擅长,虽然枪炮时代的来临让城战这种方式变得尤其困难,但是就算飞机大炮将一个城市轰平了,说到底还是要进入这个城市才算占据,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所以最终还是要巷战,还是要人和人你死我活的死战搏杀,甚至肉搏战也比比皆是。

这也是王玉桥在局势不妙的时候宁可选择撤进南京城的缘故,就算南京被轰炸城废墟,倭寇还是不得不进入南京进行夺取战,借助地利之便,就能拉回一些颓势。无论坚守还是偷袭,或者迂回夹击,分割包围,埋伏伏击,无所不及,差不多在后来还占据了一些上风。

当然,战场上到底是实力决定一切,最后四面相继陷落,四位王玉桥最器重的指挥官尽皆殉国,很多阵地军人都且战且退,向王玉桥的中心指挥部退守。至于有无溃逃的,肯定是有,但死得更快,只要是百战老兵都知道军事上最普遍的道理:所有战场上,有序的退守能保全性命,溃逃唯一的结果就是死路。基本上,战场上杀敌最多的时候并非激烈交战时期,而是一面溃逃时候,那是一面倒得被杀戮。两军激战的战果从来都不如溃败时候的收割人命。

随云军被称为华夏第一战力的原因,除了本身战力极强外,最有别于其他军队的就是这退守有序,极少出现溃败时候,这就保证了绝没有给敌人单方面杀戮的机会,尤其是百战老兵,甚至能在受伤之后断后还能活下来,这是具有军事素质和不具有军事素质的军队之间的最大区别。

而王玉桥留下的士兵就算本身不是随云军,但是在随云老兵的带领下,在战火的洗礼下,俨然都是百战之兵了,尤其到最后向王玉桥指挥地点且战且退的,几乎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能在这么惨厉的战斗中活下来的,都是人雄,尽皆加入了王玉桥的亲卫营,在地利掩护下,对倭寇的杀伤力极大。

但王玉桥终究是凡人,不是军神,率领的军人纵然悍勇,终究是血肉之躯,几日夜后,鲜血铺就的道路上,王玉桥带着最后的残部撤进了最后的阵地总统府,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人已经疲惫不堪,甚至有人刚一坐下,就再也没有起来,而王玉桥也已经到了精神疲惫的极点,心里也隐约的明白,最后的时刻到来了。

王玉桥心想,这次要是死,怕就是死透了,穿越啥的,估计就不会再有了。但不管咋样,她也无憾了,大概,这也是李正戍宁可选择殉了这南京的原因吧。生为此来,死也为此。

打起精神,布置了一下后,轮流休息,休息的人一倒下就呼呼入睡,枪炮炸弹也不能阻止好眠,王玉桥一下就趴在冰冷的掩体上睡着了,直到杀声逼近,亲卫将她推醒,然后本能的举枪射杀,这个时候才觉得肌肉和手指撕裂的疼,身体近乎僵硬,骂了一声,活动了一下,打退倭寇一次试探性的攻击,这时才发现身边也仅有寥寥的几十人了。

到了绝境,大家反而精神奕奕,神态自若的在交战间隙说笑起来,视死如归这种大义凛然的用词显然不大合适,亡命之徒倒都能沾点边,这个时候就有人问王玉桥:“大帅,我们都是当兵吃饷的,卖了这条命没啥。大帅怎么也想不开,非要死守南京送命”

王玉桥挂着暂代司令,但手下都不肯称呼司令,于是就以大帅称呼,前者是官职,后者是敬仰,经过这些日子的同生共死,王大少颇受爱戴敬仰。军中多悍卒,王大少的莽勇悍厉的愣头青风格颇受追捧。军中是一个推重个人勇武的地方,比起谋略,更欣赏勇士,所以三国时代,吕布能被虎狼之士追随,这是很多智将无法相比的。

王玉桥笑了笑,黑黑的脸上再不见半点美人色,亮如星辰的眸子也疲倦而血丝红肿,笑容却璀璨如火:“我问你,本来石指挥要我们撤离南京,我没这么干,让这么多人陪我一起送命,大家是不是怨恨我这个决定”众人哄笑:“操,这个时候说这话不是操蛋么一点诚意都没有。”一个军官倒是认真的问:“那大帅为何要这么决定呢明知道南京守不住,还要来送命”

另一个壮汉摸摸脑袋:“是哈,大帅,我们这些吃饷的都是蚂蚁一样的不值钱,可你不同啊,有大功有后台,去了成都那就是位高权重,吃香喝辣,我琢磨着,就算总统也得让你几分的吧咋就这么想不开呢说实在的,一开始大家确实有怨气的,谁不想好好活下去啊。不过既然连大帅你都不怕死,咱们还有啥可说的跟大帅一起死就是了,这世道,可不就这样。”

王玉桥擦着枪,仔细的将子弹按进去,用衣袖擦去枪柄上的血,但那衣袖本都是黑红带着血块的,被冷风吹得僵硬,擦也擦不干净,索性放下枪,看了看众人:“你们知道这城是守不住的,所以政府迁了,要说我们守城断后,之前灭了倭寇先遣部队的时候也算是完成了,我们那时撤离其实也算功德圆满。实在不必非要死在南京。”

众人皆点头称是,王玉桥疲倦的靠在掩体上,拿过旁边一个正抽着的烟,狠狠的吸了一口,吐出一口浊气,狠狠的说:“自甲午战争以来,我华夏对倭寇就一直退让妥协撤离战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淞沪停战协议,塘沽协定,何梅协定,乃至卢沟桥事变,平津战役,沪松战役,常州屠杀,苏州屠杀等等一系列,这几十年来,我华夏在倭寇紧逼下,竟一直在退在撤在败,彼方步步进逼,只待屠刀一割,我方步步后退,只需一触即溃,这偌大中华,竟如倭寇囊中之物,我华夏民众,也如倭寇砧上鱼肉,只待烹煮。”

众人脸色也狠厉起来,王玉桥用力将烟头碾在手中,恶狠狠的说:“老子就想,这次再不退让了,一步也不退了,倭寇想拿南京,就用人命来填。老子这么一退,虽保了命了,可是这样也退,那样也退,最后就退成了亡国奴了。我华夏人人想退,就亡国灭种了。老子不退,就死在南京,让大家看看,小日本也不过如此,那么以后,还有人也和老子一样不退,死战的人多了,这小日本能蹦跶几天我偌大中华,岂是这跳梁小丑能颠覆的只不过大家习惯了后退,才让这小鬼子猖獗一时,但只要无人后退,这小日本也死日不远了”

看着众人,认真的说:“老子也怕死,但不能不死,这次就和诸位一起殉了这南京吧”众人轰然而起,以手按胸:“诺”王玉桥摆摆手:“还有一事吧,这倭寇龌龊的很,老子死就死了,但是绝不能让倭寇辱我,诸位若最后死的,就把老子炸碎了,成不”众人相顾点头: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