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民众不管这些,欣喜之余,有关王司令有神威保护,刀枪不入,二郎神下凡等等传说流传市井,成为茶余饭后最好的谈资,有关南京死战的评书也流传于茶馆酒楼,唯一遗憾的是,美姿容的王玉桥童鞋就被传成身高一丈,豹眼巨口,膀阔腰圆,力大无穷,声如打雷,三头六臂三只眼,一顿能吃一头牛之类的异形,美其名曰生具异相,这是中国民间故事的特色,和西方英俊的骑士不同,中国的英雄豪杰,很容易兽形狰狞,连美姿容的王玉桥也不例外,这真无奈,难道这就是京剧脸谱的由来
人民真不容易,英雄豪杰也很悲苦的。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百姓的天真烂漫在文化中处处体现,至少是严重缺乏想象力的西方文学是没法体会这种无拘束的五彩想象力的。
有关王玉桥上将在南京死战时候被救经历也有无数民间传奇版本,有太上老君骑着青牛从天上拽走的,有闪电劈过顿时不见的,有王大帅的黑马乃是天马所化,危机时候背生飞翼救走的,有武林高手天外飞仙一剑东来相救的,最离奇的是王大帅被倭寇的公主爱慕,私下里救走逼婚的,当然王大帅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跳海后被美国人救了。最后版本明显盗版四郎探母,在这民族仇恨深重的时候不被认同,但未来潜力巨大。王大帅种马生涯又添一笔。
被民间传说为生具异相得王玉桥王大少,被也“生具异相”的小李将军抢回他在成都得临时住所,东北军驻成都办事处附近的一个院落。政府迁到成都后,总统拨了一块地给东北军驻军办事处,张少帅就在附近修了个私人院落,这也是一种政治表达,若未来战事紧张,张少帅的家眷自然要留在都城。中国自古如此。
不过此时成都是临时都城,这里也就空着,东北军将军来此公干时候可以借住。当然,东北军各将军擅长大鱼大肉,审美观有些不正,对于张少帅修建的这种精致的院落不是太欣赏,宁可住办事处。于是此院落虽然修建的很高雅幽静,却始终寂寞着。
阳春白雪很寂寞,高深流水无知音,张少帅犹如狼窝里的兰花,很阳春白雪的寂寞着自己和自己的院落,一直到很阳春白雪的王大少住进来。
小李将军本也是和众将军有着相似审美观的,但是他觉得王玉桥会喜欢这种风格,所有小李将军弄不懂得,他都觉得很阳春白雪,于是一直空置着的张少帅的私家别院就终于有人进驻了。
自从一年前小李将军私离军队,回来后就性格大变,张少帅体谅其痛失伴侣,也就按下了这一条军规,但小李将军却自去领了军棍,和民国军事法庭不同,这时的东北军依旧流行自古以来的军规体罚,小李将军因折损太多,领了一百军棍,在床上躺了半个月,元气大伤。
半个月后回军营,所有人都发觉其变化,当有关王玉桥和南京大屠杀的消息渐渐明朗后,诧异就变成了唏嘘,虽然也有人觉得娶男人为妻有点怪异,但是见过王玉桥的都有些景仰小李将军的好胆和为爱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这肯定是喜欢到入魔了,所以才会不在意是男是女,结为婚约,王玉桥一死,这打击就极为惨重。
这是和后世的人极为不同的想法,后世的人第一反应一般是这两人是同性恋,而此时的人第一想法是这男的到底有多好看,让人连性别都不在乎了,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
此时以及之前的人对于同性恋并不像后世有科学根据,认为有些人是天生的同性恋。中国自古以来对于同性恋并不歧视,所以史书上会写断袖分桃事情,并成成语,对于卫青霍去病也会有曲折暗指,水浒书上对燕青也多颂扬,红楼梦里更是视为正常,一直到民国时候,大户人家养娈童也很流行,甚至很多地方同性婚姻也会得到支持,比如广东福建四川一带,有所谓拜契兄契弟这种风俗,其实就是同性恋婚姻。
总的来说,中国人自古在同性恋上其实是很宽厚的,这和王玉桥前世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同,民国之前的中国各阶层,对于同性恋的想法一般是,上层阶层,第一反应是这男的一定俊美得如祸水,老百姓第一反应一般是这男的一定喜欢得很,是男的也顾不到了,第二反应是这男的大概很穷,娶不起老婆凑不出彩礼。一般第二种在民间比较流行。
现代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生理心理状态,而近代古代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审美不同,单就宽容度来说,现代不如古代,本质上现代这种所谓科学依据,依旧把同性恋当成不同于普通人的异类,而古代这种观念,更像你爱兰花我爱桂花的这种不同选择,比较起来,更加宽容。
但是中国人对于娶男子为妻还是不赞同的,主要原因是和中国人最重要的传宗接代有冲突,也跟嫡庶传统有关,一般情况下,只要不耽误这事,都不会在意。大部分男子若喜欢男子,一般也会娶妻生子,豢养娈童。娶男妻可以,但要同时顾及传宗接代,否则为不孝,这也是中国特色的同性婚姻。
后世对于同性婚姻那么不支持,大概也和后世一夫一妻制度严格有关,中国自古以来其实也是一夫一妻制度,但属于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不能纳妾,于是同性婚姻就威胁到了人们最注重的子嗣问题,自然是坚决抵制的,就像独生子女制度在中国的被诟病,其实原理是一样的。
民国政府对于一夫一妻制度大力推行,女权运动也积极展开,小李将军和王玉桥是民国要员,自然将来也不能纳妾,也亏得小李将军肆无忌惮,王大少乃是恶少,于是没有谁不长眼的去捋虎须去相劝。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于是这婚姻就很诡异的很顺当。
当然,民国时代一夫一妻制度和女权运动如火如荼,有时候不免发生畸形,于是大量的抛弃发妻视为正常,无情男成了进步代表,小三成为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象征,无数无辜女子饮泣悲苦的被抛弃命运被掩盖在三观不正的历史潮流中,影响了后世很多年,这是历史的污垢,很多年后才得以被纠正,这是题外话。
小李将军和王玉桥的婚约,东北军众将军多少都知道,还曾经扼腕过,多好的两女婿人选啊,多浪费啊。王玉桥和众将军也相识,对于这位比美女还美的少年司令,众人其实也是敬仰的,只不过小王司令煞气太重,虽然极美,大家倒没想到会有人要娶为男妻,小李将军的好胆量大家也大为敬佩的。众将军觉得,一般人怕是消化不了这福气,小李将军有一副好胃口。
不过两人站一起,倒也真是英雄豪杰成双,偶然时候也有某将军会打趣一下小李将军,佯装为其担忧一把,用来出出被小李将军压得死死的郁闷。众将军对于两人也是看好的,虽然有些聪明的,也会有时候心里嘀咕一下这是政治婚姻啊之类的。好吧,其实一开始,王大少确实是利用小李将军的,这也确实是一桩随云党的政治婚姻。谁让小李将军愿者上钩呢
所谓你利用我,我很高兴,至少我还有利用价值大概就是指小李将军这种了,同情之。
南京死战,王玉桥死后,小李将军没有带回尸体,就立了衣冠冢,蓄须表示已娶。两人婚姻实际已经只剩下迎娶,官府手续齐全,两人是事实上的已婚,小李将军的家谱上自然也早就写上,这墓碑牌位自然都是妻室身份,小李将军带孝设灵堂,众人也都拜祭过的。这一年战事紧张,很快大家又都上了战场。
而这一次张少帅电召小李将军,将此绝密消息告知,大悲大喜之后,千里奔行,来见死而复活的王玉桥,因为这消息机密,张少帅特批其假,其余将军们就不知道了,总之,日夜不停,小李将军就一路而来了。
然后,就接到了。
当然,其间种种喜怒哀乐,就难尽述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