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7(2 / 2)

恶少穿越记 莲映之 2426 字 2023-10-10

自南京死战爆发后,中日都发表了战争宣言,王玉桥在美国抢救期间,在中国战场上就爆发了好几次大的战役,除了狼军驰援时和沦陷区的倭寇发生了一系列围歼战和反围歼奔袭战外,随后小李将军回归东北军后率军南下和倭寇关东军爆发了几次大的战役,丁云可和刘家骏率领以随云军为基础扩编的精锐部队在北方各省也和倭寇进行了极为艰苦的拉锯战,两支军队相互呼应,使得倭寇在长江以北地区的军事意图完全打破,依旧只能盘踞在河北以及东北,无法扩张。

虽然两军损耗极大,但却使关东军遭到沉重的打击损失惨重,遏制了倭寇的进犯,熄灭了倭寇的嚣张气焰。张少帅和小李将军所率的东北军因此在河南湖南湖北一带建立了华北战区,丁云可和刘家骏所率的新军在中原地带建立了东北战区,其后,撤出南京的南京守军被石俊卿和风飞扬改编修整训练后开赴前线,和倭寇在四川江苏浙江一带进行旷日持久收复战,建立了江南战区,因南京和成都先后成为首府,也被称为京都战区。

南京死战之后的一两年里,战事极为惨酷,中日双方都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资源,进行一系列你死我活的战争,在中华大地从东北到江南,从中原到沿海,从繁华的丝绸之乡到铿锵的秦岭之地,从寒冷的北方到温软的水乡,战火将整个中华大地的繁茂变成了废墟,亿万百姓流离失所,无数将士的尸体铺满中华大地,侵略者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每一步侵略都要付出鲜血和生命,就向王玉桥所说的,想要我中华,就拿命来填起这尸山血海。

战事这样进行了一两年,倭寇的侵略不得不停止,鉴于双方实力对比,中国军队也无力反攻,于是就进入了战争相持阶段,此时中国部分地区沦陷,倭寇无法掌控这些地方,就扶持各类伪政府对这些沦陷区进行统治。这种策略和王玉桥前世的历史相似,不同的是,和王玉桥所知道的前世相比,倭寇在中国所占领的地方显然已经大为缩小了。倭寇的实力也被多次战役打击,不得不缩小占领区,而中国军队有效的形成了相互呼应的局面,为将来的反击做好了准备。

自然这种局面是倭寇绝不愿意见到的,所以随后的反扑也极为激烈,但中国军队此时和前世的军阀割据国民政府只表面上的统一不同,南京死战后,中国人对于倭寇的仇恨深入骨髓,民国政府军队的壮烈牺牲也使得反抗侵略的信念深入人心,各地军阀陆续受国民政府的收编参与到抗战中来。

仅仅王玉桥新建立的中原战区也因着各地军阀的收编而扩大起来,也在不断的接应着和倭寇交战的各军阀,虽然有不少军阀元气一恢复就分道扬镳,但王玉桥本着你只要打倭寇就等于帮老子的道理,一概接收援助支持人力物力军资,获得了很多军阀颁发的“好人奖”,被刘家骏童鞋极为鄙视。

但后来刘家骏童鞋深切佩服王大少的这种“好人奖”,因为各军阀信任王玉桥的人品,在选择时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王玉桥,不能不说就有着那时王玉桥能毫不芥蒂的援助各自为战的各军阀,在大家占了便宜后拍拍屁股走人时候也毫不在意的大度的原因,这是后话。

当然,所谓的王大少的人品,显然可能是各军阀各大佬误会鸟。

不管怎么说,战事已经到了相持阶段,王玉桥虽然时常率军作战,但这一年的战果却不尽人意,而这时的欧洲战场已经是异常惨烈了。

这个时候,中国军队的四大战区开始休养兵力积聚实力,而四战区的大帅们也私下里开始准备未来联手反攻的部署,前往成都的军官职位越来越大,私下里的通讯也越来越频繁了,这个时候,小李将军来约会鸟。

、第147章

就本质来说,王大少其实并没有天才的军事才华,虽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全国有名的随云武校,但那一大半是因为穿越金手指,另一小半是填鸭方式硬填出来的,好吧,也不能否认王大少也是努力了的,最起码那几年是在挨揍和揍人恩,挑战和被挑战中度过的,要说没有一点军事才能的话,就未免太无视n多武校老狼的心狠手辣了,但王大少的主板规格比较低,虽然其他硬件愣是靠作弊器升级了,但比起真正天才来,比如丁大少,刘大少等人,这差距不是一点半点,更何况还有一个石俊卿,王大少心灵很有些小自卑,这种情况下,还能这么得瑟的活在一群真正的天才中,这需要多强悍的大无畏精神啊。

哦,王大少大无畏是没有的,粗神经倒是有一根,好吧,王大少的粗神经是很大无畏的,所谓无知者无畏,就是王大少的强悍写照。

这其实也很符合历史书上对王大少的评价,后世很多军事研究者很少会将王大少的军事战役作为经典战例来说,比起小李将军鲜明的军事风格,比起丁大少和刘大少华丽组合的绝配,比起石大少天才横溢大气浩然的优秀战例,以及手下人才济济文武兼备的牛刀们,王大少几乎没有哪个战役可以体现出军事才华的,这让后世的无数军事研究者很扼腕,让很多王大少的粉丝很悲愤,也让后世很多不知天高地厚的叫兽们很聒噪,尤其是在王大少霸占了后世很多言情剧耽美剧之后,无数叫兽前赴后继的跳出来对愣头青王大少进行毫不留情的抨击,当然也遭到王大少的粉丝们英勇无畏的还击好吧,其实王大少的粉丝们愣头青的比例也是极大的,物以类聚是一个经过考验的成语,它流行多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叫兽们例举王大少的南京死战,认为胜利之后就该见好就收,实力对比如此悬殊,却在胜利之后得意忘形,闭南京,断退路,于是激怒了倭寇大军反扑,致使数万南京守军全军覆没,也连累了南京百姓死在倭寇的屠刀下,王玉桥百死不足以赎罪。很多叫兽痛心疾首的认为,要不是王玉桥愣头青一般的激怒倭寇,也许倭寇就不会在南京发起大屠杀了。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后世倭国很多自称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兽类们的附和,辩称倭国对南京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王玉桥杀了太多倭国“优秀的军人”,让倭国占领南京的军官不得不下令屠杀以平息军人的“愤怒”,要是中国人不抵抗的话,要是顺利进入南京的话,也许就不会有南京大屠杀了。这场震惊世界的大屠杀,王玉桥也要负一部分责任的云云。

这些倭国兽类和华国叫兽们的言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华国很有市场,尤其是华国有一段时间很提倡“以和为贵”的时候甚嚣尘上。

直到后来网络普及,大量真实翔实的资料无法隐藏,被普通人所接触,这种言论才没了市场,人们才感觉到了这种言论的无耻和险恶。大家才确信豺狼的贪婪凶残绝不会因为你退让而消失的,你的退让只会让其更加贪婪凶恶。你唯一能选择的就是王玉桥的狠狠还击绝不退让,更需要小李将军的那种誓把侵略者斩尽杀绝的狠辣,对于记打不记吃的某个民族,你不打痛它打怕它,它是不会熄灭蠢蠢欲动的野心的。

于是在王大少被抨击为愣头青王大傻很多年后,渐渐有人认为,也许华夏聪明人太多了,识时务懂得以和为贵的明智人士太多了,才需要王玉桥这种愣头青撑起华夏已经日益疲软的筋骨,才需要王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