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2 / 2)

gu903();我挤进去:“兄台此言差矣。”

褐衣男子闻声是个女子,笑问:“哦姑娘有何高见”声音多少有些鄙夷,不过这很正常,毕竟政治是他们男人的世界,女人干政整个大唐也就出了那么一个武则天。

“我且问公子,河西诸州算不算得我大唐的子民”

褐衣男子嗤笑一声:“自然算得。”

“那我再问公子,可知吐蕃趁安史之乱攻陷我河西诸州,数十年来河湟的百姓苦不堪言”

褐衣男子愣了愣:“自然知道。”

我笑了笑,继续说道:“既然河湟百姓与内陆百姓同为大唐的子民,内陆百姓十年来丰衣足食,河湟百姓却家园沦丧,他们心中难道没有嫌怨身为天子,是护佑天下所有子民,他若真是个贤君,就不会只作一部分人的贤君。”

褐衣男子一时无言,周围人又开始议论纷纷,各说各的理。我拍了拍手,我得意地望了一眼墨白,他正低头望着我。

“今日我们不论国事,只管下注,待的结果出来便知分晓。”褐衣男子将钱袋子推到桌子中央,依然不服输地说:“姑娘可愿与在下赌这一局”

我搜罗了全身上下,摸出一块去年七夕节墨白在夜市上淘到的一枚玉环,正要拿它做赌注,被墨白一手拦住。

我不明所以地看了看他,他低头望了我一眼,声音里一副笑意却笑的很正经:“这玉环是我送你的东西,”说到这又突然改口:“你真想赌这一局”

我望着他点点头。

他转头看向褐衣男子:“她的赌注,我来押。”

褐衣公子从头到脚打量了墨白一番,发现除了墨白手中折扇上的扇坠外别的实在没有能拿来做赌注的东西:“公子是要用这扇坠作赌”

我看着墨白,他笑了笑,不动声色地从袖子里取出一把小刀。

在桌子旁围观的人一阵哄笑,大意是笑墨白竟然想要拿一把破刀子押注。

墨白不紧不慢地取下刀鞘,刀锋流转于桌面时众人才恍然大悟,他是要在桌子上刻画围观的人看的眼珠一动不动,只见他手臂挥动自如,寥寥数刀,一丛青竹已跃然桌上。竹子原本就是个颇有傲然之气的灵物,加之是由刀子刻成,其棱其角,更显桀骜气势。

“是墨公子画圣墨公子”人群中突然有一人惊声尖叫,声音近乎疯狂。桌子周围的人迅速跟着尖叫,离得较远的迅速挤过来,险些把我挤到墨白怀里。然后十里八街的路人都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奔来,把狭窄的街角围得水泄不通。

“所谓十年磨一剑,李怡用十年的时间稳定民心,推广农耕,盼的正是有朝一日挥师北上,如今国库充盈,民丁兴旺,正是宝剑出鞘露锋芒的好时候。”墨白在疯狂的崇拜者拥挤间勉强将这一注下了,他声音飘悠悠道:“不知墨某以这桌上青竹下注,公子可还满意”

结果他这样一押注,他的崇拜者们纷纷跟着他下注,偏偏全大唐好像除了我所有人都膜拜他,连下反注的褐衣男子也挠挠头说:“那个我能不能也押皇帝会出兵”

局面完全失控,要想从人群中钻出去已经完全不可能。我正被挤得连眼睛都睁不开,心里咒骂墨白上次把好端端的饭局毁了,这次又将好端端的赌局毁了,突然他一手将我拉进他怀中,以桌子借力,一个飞身跳上街角旁的房屋。人群中几个浓妆艳抹的姑娘看到墨白怀里还有个小姑娘时直接气晕了过去。

墨白带着我从房上跑了整整一条街才跳回街上来。他长吁了一口气,将我松开,我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

他感觉到我异样的目光,身子颤了颤:“你想干什么”

我悠悠道:“我一直都纳闷你是个作画之人,怎么还练得一身好功夫,见了如今这场面才知道原来你的功夫都是被这样逼出来的。”

“”

“说真的,你真的觉得李怡会出兵河湟”我问他。

他信步往前走:“他出兵是一定的,但方才那人所说也不无道理,如此战事一旦爆发,他积攒了十年的贤德之名恐怕要付之一炬。”

--------------------

大大们喜欢就加收藏哦支持一下哇每晚八点更新

、第七十五章远征河湟

半月后,我和墨白被邀入宫中小住,那是李怡出征的前夜。

那天傍晚李怡、晁凰、墨白、我、还有温儿五人一起简单吃了晚饭,饭桌上并未过多讨论战事,免得晁凰忧心,只喝了两盏酒,预祝大军凯旋而归。饭后,李怡还需做临行前最后的安排,临走时把我叫了出去。

我跟着他一路走到含元殿,我不知道他想跟我说什么,更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带我来这里。站在含元殿上,整座长安城,整个大唐,皆可尽收眼底。

他伸手指向远方的山脉,连绵起伏的轮廓在斜阳的余晖中若隐若现,天际铺满绚丽的彩云,热烈猖狂,秋雁排着人字形的队伍朝南方飞去,一轮红日已有一半沉入地平线下。

他的一席紫衣在火红的夕阳中显得格外华丽。

“还记得十年前你曾提醒我,如果我先喂了百姓蜂蜜,之后若突然喂他们清粥,他们会比从一开始就喂他们泔水更加仇视我。我也曾许诺过,十年之内绝不会有扰民之举。”他将目光从远方收回来:“十年,一晃就过去了。”

“这十年你做得很好,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我在凤翔几乎每日都可听到百姓对你的颂扬声,他们说你重现了当年的贞观之治,说你是大唐又一个唐太宗。”我倚着栏杆,方才那队大雁已飞的不见踪迹:“可战事一起,这些美名便要烟消云散了。”

他嘴角噙着自信的笑:“十年间我一直在想,一定会有两全其美的解决之道。”

我有些讶异:“这么说,你找到了破解之道”

“百姓不愿再起战火,无非是害怕官兵征粮征兵,只要这一仗我不加百姓的兵役赋税,他们就没理由有半句怨言。这些年,我节俭持政,所省费用全部充当军费,并且我一直在精心训练已有的部队,这场仗我要靠他们打赢,我的部队要胜在精,而不是胜在多。”

这是我和墨白都没有想到的地方,一直以来我们总以为出兵和安民非此即彼,而李怡已有了两全之策。

我看着他迎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