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2 / 2)

农家小甜娘 静听风吟 2356 字 2023-10-10

柱子娘接过来一看,不由扑哧笑起来,柱子爹和柱子也凑过来看,也都笑起来。

“还说做好了给我呢,我还是带娘给我做的吧。”柱子笑着说。

永安从柱子娘手里拿过荷包,“石榴妹妹做的很不错,这个,这个小鸡吃草图绣的,嗯,绣的很不错。”永安昧着良心夸奖着。

柱子爹、柱子娘、柱子都忍不住笑起来,连杏儿也刮着脸笑起来。

“那个,那个是竹子和小鸟。”若兰很不好意思的小声说,惹的家里人哄的一下都笑了起来。

永安一边笑一边把荷包揣了起来,这个可是石榴送自己的第一件东西,当然要珍藏了,虽然绣的是在是有点,嗯,只是有一点点不太好看,而且也不是石榴主动送给自己的,但是这也足够让永安高兴了。

说到这个,若兰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画在纸上的花样比谁画的都漂亮,但是一说到绣花就不行了,绣出来的花样完全变形,缝缝补补虽然勉强也可以见人,绣花总是没什么大长进。

其实若兰自己也很郁闷啊,在前世的时候虽然自己没动过手,但是看过的绣品也不少啊,尤其是那些绣花旗袍,哪个追求时尚的女孩子都抗拒不了的诱惑啊,什么苏绣、锡绣、徽绣,平绣、立体绣、贴布绣之类的,也见识了不少,虽然现代的一些绣品大多是机器绣,大批量生产,少了精致和灵气,但是现代的绣娘也不少,把绣花这一传统技艺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若兰记得自己看过一幅双面绣的屏风,据说是徽绣和苏绣传人合作而成的,一面是红梅报春,一面是满堂富贵,精美异常,但这美丽也只能深藏在自己的脑海里了,那些花样画出来还行,一落到布上,那图形就完全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了,真是可惜啊可惜,本来自己还想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把自己想的图样绣出来,也让苏绣、徽绣之类的在这里发扬光大,到了现在,若兰根本不敢提起这些,就把这当做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

笑过之后,柱子爹带着柱子和永安出去拜年,柱子娘带着若兰和杏儿也去串门,虽然现在不比在田家村的时候住的那么近,但是原来关系不错的人家还是经常互相走动的。

正月初二这天一家人去柳叶沟柱子姥姥家走亲戚,永安本来很自觉的不想跟了去,却被柱子娘拉上了牛车,“年前总是有事,也没时间带你去给姥姥看看,虽然舅舅舅妈他们都看到了,因为天冷,姥姥也没有来,总要去给姥姥拜年,让姥姥看看的。”

永安只得不再多说,坐上了牛车一起去了柱子姥姥家。

到了柱子姥姥家,姥姥看到永安,免不得嘘寒问暖,“你大舅他们回来早就学说了,说你能干,虽然姥姥还没见到你,听了可不少了,托你们弄的那个石炭炉的福,今年冬天姥姥的腿也没怎么疼,年前柱子又送了你写的对联来,现在见了你啊,姥姥真是越看越喜欢,就是瘦了点,回头柱子娘多做些好吃的,给孩子补补。”

永安被姥姥拉着手,不禁想起自己的奶奶,那个威严、不苟言笑的老太太,虽然也宠爱孩子,但是宠爱的只是正房的母亲生的孩子,对于自己,那保养良好的脸上是没有什么表情的,除了偶尔用耷拉的眼角的余光表示不满或者不屑,总是视而不见的,现在被姥姥拉着,那双手粗糙又温暖,直让人从内心温暖起来。

“年前总是忙,这个永安啊,就是太懂事,一点不知道偷懒,正月里没什么事,正好可以多做些好吃的补补身子。”柱子娘也一脸笑意的看着永安。

第四十九章尖刻的二舅妈

“尝尝舅妈做的点心,看看好吃不,永安一定要多吃些。”大舅妈端了点心过来,拿起一块递到永安的手里。

“我也要吃,大舅妈看到哥哥都不疼我了”杏儿嘟着小嘴撒娇。

“好,好,给我们杏儿,大舅妈最疼我们杏儿了”大舅妈笑着拿起点心送到杏儿嘴里,大家都笑起来。

正说笑着,二舅妈走了进来,永安给二舅妈见过礼,柱子娘怕二舅妈又说出什么让人不高兴的话来,赶紧对永安说,“永安,刚你大伯说要和大舅他们商量盖房子的事,你也去听听,也帮着出出主意。”永安又对姥姥和大舅妈、二舅妈说了一声,去找柱子爹他们说话了。

二舅妈看看永安身上的新衣服,“妹妹家年前挣了不少钱吧还给他做了里外全新的衣裳,现在走出去,谁还看他像个乞丐啊。”二舅妈看着永安退出去,撇撇嘴。

“虽然没挣什么钱,但是现在不比以前,日子松泛些,过年了总得给给孩子们做身新衣服,永安也是我的孩子,怎么能另眼看他。”柱子娘解释。

“哼,先不说这个,柱子过了年十五了吧也该定亲了,我娘家的侄女秀莲就很不错,你看什么时候两家大人见个面,把事情定下来。”二舅妈打断柱子娘的话。

二舅妈以前很是看不上柱子一家,穷猎户,家里种那么点山地,勉强不挨饿,以前如果不是总拿点山货皮子过来,她还真是懒得搭理他们,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们搬到了山下,买房子买地,光送他们一出手就是二两银子,二两银子,几亩地啊年前他们又卖黑泥块,虽然二舅回来给她仔细算过,除去各种花销,挣不了很多钱,但是也比之前强的多了啊,再买上些地,眼看着这日子就红火起来了,以后这些家当还不都是柱子的,自家的侄女秀莲正好和柱子年岁相当,这么个好事可不能让别人占了去。

“二嫂,让你费心了,柱子的事还不着急,你看过了年就要盖房子,地又是刚买的,有些也不是熟地,哪里有时间顾得上柱子的事啊,再过一两年再说吧。”柱子娘赶紧推脱,柱子娘在心里嘀咕着,先不说那秀莲的模样,就那秀莲的性情,和二嫂一模一样,小小年纪,那嘴巴快的比二嫂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己怎么消受得了啊,找那么个儿媳妇,家里还能安生得了还不整天鸡飞狗跳的。

“再过一两年就晚了,到时候到哪里找秀莲那样的好姑娘啊,盖房子、种地也不耽误定亲啊。”二舅妈还是不放弃。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