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4(2 / 2)

杀破唐 九爪猫 2402 字 2023-10-11

唐人精擅用箭,这一点他早已清楚,连自己的毡帐都被射成这样,说明他们已经逼的很近,多半是已经杀进了大营。

抓钢斧在手,因听到四处呜啸的羽箭声,便又抓了一块骑兵圆盾在手。

天已经亮了,唐军是趁着天亮前最黑暗的那一刻发动的进攻,折腾了一宿没睡的守军,此刻都已困倦的难以支撑。

除了阿杜牙,营中打盹的人大有人在。

唐军攻进大营前,召唤了天上的流星,无数巨大的火球从天而降,恶狠狠地砸进营盘,烧了无数的毡帐,烧死了无数睡梦中的战士,更让无数悍不畏死的战士浑身着火,疯狂地扭动着身躯大叫大嚷,他们凄厉绝望的叫喊比趁势冲杀过来的唐军更有杀伤力。

吐蕃人,很多在还没有见到真正的敌人前已经被自己打败了。

当然,真正的敌人也无比凶悍,自春季攻打泾州以来,他们还没见过如此凶狠的唐军。京西边军因为不满条件艰苦、待遇低劣,士气低落,只要不往死里逼他们,他们通常不会跟你玩命,经常是一触即溃。关中各镇实力稍强,但他们的节度使私心极重,束缚着他们的手脚,让他们提不起精神来,打不了硬仗。像号称中原第一虎师的“铁麒麟”,虽然装备精良,名声很大,但却滑溜的像条泥鳅,别说打了,想跟他们打个照面都难似登天。

但迎面冲杀过来的这支唐军气质却与众不同,他们低调、凶狠、一根筋,为求胜利,猛冲猛打,悍不畏死,似乎脑袋是长在别人脖子上的。

这是一架精密、狡猾而又凶残的杀人机器。

人与机器对抗,怎么能取胜,血肉之躯是扛不过钢铁猛兽的。

面对四面八方涌杀过来的敌手,阿杜牙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完全组织不起任何抵抗,在一片混乱中,追随他雄镇陇西、横扫关中的清水精锐,像牛羊一样任人宰割。

一支铁甲骑兵脱离战场,返回中军,他们要保护阿杜牙撤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句话对吐蕃人更加适合,他们的将领除了要精通兵法战略,还必须要有良好的出身,这使得他们的高级将领来源狭窄,个个是宝,能战善战的高级将领更是贵如国宝。

离开长安时,初都就向他们下过死命令,无论胜败如何,都必须保证阿杜牙的绝对安全,兵打光了可以再招募,名将死了,那得多少年才出一个。

阿杜牙心有不甘,但理智告诉他,枉死无益,在这座不知名的山谷里让人稀里糊涂的灭了,死也是白死,起不到任何作用。

他丢弃了象征权力和身份的钢斧,抓起一把普通的弯刀,同时解下紫色披风,换了兜鳌,混在人群中,向西南方向突围,那是他预留的“生门”,只要坚持跑出三里地,就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一头扎进去,便是龙归大海,任谁也拿他没办法了。

眼见一支吐蕃骑兵从混乱中突围而出,远处观战的石雄对身边督战的奚襄铃说:“你信不信,那里一定有大鱼,我们打个赌吧。”奚襄铃说:“我赌你一定有办法拿住那条大鱼。”石雄哈哈大笑,挥手给传令官,招呼左先锋石毅、捉生军陈吕成立即率轻骑追逐。

二将早已按耐不住,得令风卷一般杀了出去,石毅缠住阿杜牙,吸引他的注意力,陈吕成则一头扎进松林,设下了埋伏。待石毅将人赶过来,骤然杀出,就松林前全歼这股吐蕃骑兵,生擒了吐蕃清水西节度使、原州刺史阿杜牙。

第686章建国,号秦

到这日午后,峡谷阻击战全面告捷,进入峡谷的吐蕃阿杜牙部七千六百人全军覆没,主将阿杜牙被擒。幽州方面参与围歼作战的有石雄的第三师主力一万四千人,史宪忠的第一师、钱多多的第九师各一部,合计两万两千人。

各军还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奚襄铃对石雄说:“我要马上回去禀报战果,关于吐蕃人的战力,请你做一个中肯的评估。”

石雄道:“请转告燕王,吐蕃人战力不弱,正面交锋我军不占绝对优势。宜慎重。”

奚襄铃道声保重,去往同州。此刻史宪忠已经渡过黄河,正屯兵同州,李茂也从卧龙山赶了过来,各部大溃,刘悟和李全忠又在潼关下哄闹,吐蕃穷追不舍,眼看局势大坏,李茂只能提前结束“隐居生活”,渡河来到关中这个是非地。

到关中后李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阻挡阿杜牙的追兵,这一步已经做到了,石雄在峡谷设伏阻击吐蕃,不料天降大雾,而阿杜牙屯兵之所又极其适合使用开花弹,石雄临时变更策略,将阻击战打成了歼灭战,竟奇迹般地全歼了阿杜牙。

峡谷之战经过李茂的夸大宣扬,不仅长安的初都深感震惊,刘悟和李全忠也震撼不已,二人被迫接受了李茂的调停,结束对峙,共同护卫李瀍巡狩东都。

奚襄铃详细地汇报了峡谷之战的前因后果和详细经过,石雄对吐蕃军力的评论也一字不易地告之了李茂。李茂道:“石大胆临机决断,把阻击战打成了歼灭战,打的好,此为一大功。不过他这次是过于谨慎了,阿杜牙部乃是吐蕃精锐,其他各部战力都很一般。”

常木仓道:“石大胆谨慎些也好,小心无大碍嘛。”

李茂道:“石大胆还算好,倒是史将军谨慎过了头,总把吐蕃人想的很强大。奚襄铃回头到他那去一趟,给他鼓鼓劲。”

李茂敢这么轻视吐蕃人的战力自有他的道理,同期渡河进入关中的钱多多,在渭水之北与吐蕃交战多次,战必胜,攻必克。邠宁、夏绥两镇援军也跟吐蕃人打了一系列的遭遇战,胜多败少,各军已基本将渗入渭北的吐蕃势力肃清,正准备渡河南下。

初都在长安城里闻听阿杜牙惨败,幽州节度使李茂已经渡河进入关中,又闻渭北各部遭遇接连惨败,心中暗想:李唐衰而未竭,灭国之机还未到来。长安是大唐的根本,各镇节度使为了争功必会蜂拥而来,我一人如何抵挡

苦思一日,约见裴仁勇,言道:“大唐气数已尽,内外怨恨,皇帝东狩,四宫太后竟不肯追随,朝中百官亦不愿动身随扈,此天子岂是有德天子长安四周军镇林立,见唐皇有难竟无一人施以援手,天命如此,我等也只能顺天应命了。”

初都要裴仁勇顺应天命登基称帝,他代表吐蕃与新帝国缔结盟约,约为兄弟之邦,互为唇齿,相互扶持。

裴家兄弟明知这是个坑,而且还是个很大的坑,却仍忍不住怦然心动。裴仁静劝裴仁勇道:“前日阿杜牙在峡谷兵败,李茂渡河西进,皇帝又去了洛阳。而今长安四面大军云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