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2 / 2)

莲山 子之清扬 2391 字 2023-10-11

gu903();张守中强忍着笑,说了声谢谢,就从右边爬个上去。

爬到山顶,看着远处的山川起伏,张守中感觉内心一下子开阔了许多,他没有刻意去找山上的景点,而是走到一个没有其他人,视线又足够开阔的地方,找了块石头做了下来,静静的体验着大自然的妙趣。

他坐在那里,一时间想到了很多,想到古人游历名山大川时,经常写一些表达心旷神怡,直抒胸臆的诗词文章。古时候只要考取了功名,就可以享受国家配给的粮食,这叫禄,如果能当个一官半职,国家还给发工资,那叫俸。那时候能够食俸禄的人,名额非常少,竞争压力一点也不比如今小。而且许多旷世之才,都没能得到机会,施展平生的报复。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们有的兢兢业业,造福一方;有的寄情于山水,身心豁达,写下不朽的名篇;有的韬光养晦,继续提高自我,为日后的更大发展奠定基础。

张守中想着想着,忽然进入了定境,感觉整个身心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这种感觉非常美妙,他什么都没想,但感觉非常美好,有种淡淡的喜悦。他当时还不知道,他所坐的地方正是一个灵气充沛的地方。

过了不知道多久,他心念一动,想到也许这可能是他突破境界的机缘,因为他感觉这个时候,他的身体异常轻灵,体内真气鼓动,似有冲关的迹象。他曾坚持了一周都没见效果,这回应该是火候到了。有了这些想法的时候,他自然就出了定境。

他看了一下时间,竟然已经是下午了,他起身略微整理了一下,就下山去了。

走在下山的路上,忽然一道黄色的影子出现在了张守中的面前,定睛一看,原来就是那只黄色的小狗,他后腿上带伤了,还流着血。

第二十七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更新时间201512916:54:32字数:2146

它冲张守中哼了两声,扭头就跑,跑了几步又停下来回头看他,又跑了几步,再次回过头来看他,又哼了两声。

张守一看就明白了,它这是让自己跟着它走,要带他去个地方。张守中以前看过这种新闻,有条狗的同伴掉到下水道里上不来,然后狗就去找人,主人看着狗的情况不对就跟了过去,最后找到另一条狗,把它的同伴救了上来。

张守中也没有犹豫跟着那小狗走了,他心想可能也是小狗同伴掉坑里了吧,最好是别掉下悬崖了,那样他可爬不下去,就算他去报警,这也不是在大城市里,警察蜀黍恐怕也不会管这种闲事,他边走边想,终于小狗在一棵树下停了下来。

他心说这地方也没有坑啊,难道它同伴爬树上下不来了,这也不大可能啊,再看那小狗正在地下挖坑,不一会挖出一个东西来,张守中走过去,蹲下看了看,是一块白色的玉牌,这玉牌有巴掌那么大,在一侧还很复杂得镶着一串圆环,数了数共有9个。

那小狗叼着玉牌走到张守中面前,抬起头来用圆圆的小眼睛看了看他,把玉牌放在地上,有用小爪子推了推,看意思是想让他拿着。

其实,张守中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在现实中看见这么大块的玉,他也没客气,就拿起来擦了擦土,然后赶紧揣进兜里,捡了个好东西,他感觉有点像偷了东西一样,也怕被人看见。

又见那小狗,瞪着两个小眼睛,可怜巴巴的看着他,张守中想到它还有伤呢,而且他的包里竟然还有几个创可贴,见那小狗不怕人,就拿出来全部给他贴在了腿上,不多不少正好把伤口贴住了。

张守中转念又一想,这小狗那么通人性,今天还差点被人害了,何不把它抱回家去养着,同时也能保护它,然后就去抱了抱那小狗,见它没拒绝,张守中干脆把它塞进了自己的背包。

回家后,张守中找了个纸箱子,把小狗放进去,又把吃剩下的半块馒头放进去,让它慢慢啃。

之后张守中拿出那块玉牌,放在水里洗了洗,毕竟是被狗叼过的,上面还沾着泥呢,等洗干净了再一看,这块巴掌大小的玉呈乳白色,里面竟然一点瑕疵也没有,一侧有9个形状不太规则的圆环,类似铁链一样复杂的套在一起,主体部分雕刻着八仙过海的图案,他想这万一要是块羊脂玉,那岂不发财了,赶来得赶紧找人鉴定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能值多少钱

找谁看呢此时张守中立刻就想起了他的那个表大爷,

当天下午,趁天还没黑,他买了点水果,就去了他们家。

大娘见他来了,非常高兴,一边感谢他曾在医院里对她的照顾,一边夸奖他懂事,一番寒暄后他们让张守中留下来吃饭,他也没客气就去帮着大娘做饭,却被她推了出来,让他跟大爷聊聊天,张守中也没见外就做了下来。

朱大爷问他有什么事,张守中就把那块玉牌拿了出来,说是捡了块玉,找他帮忙给鉴定一下,朱大爷拿过来看了又看,一幅爱不释手的样子,张守中见此情景就说道:“大爷,这块玉应该不错吧,你要喜欢的话也可以送给你。”

朱大爷没接这话,他说:“这这可是一块有年头的羊脂玉啊,光这块材料恐怕就值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你小子从哪弄来的”

这话又把吓了一跳,激动的一时说不出话来,心想自己长这么大练2万块钱都没见过呢,这一下就捡了这么多,不是在做梦吧。

“这可不是小事啊,你小子从哪弄来的”朱大爷见他没说话又问了一遍。

“我我在五莲山上捡的,是一只小狗从地里刨出来的。”张守中的声音还有点发颤。

朱大爷:“真的你小子运气也太好了吧你再看看这雕工,工艺相当精湛,至少比我当年的水平还高。还有这几个环有点奇怪,我还真没见过有把玉雕成这样的,这玉牌少说也有上百年了,那时候没有机器,这得费多大功夫啊。”

张守中没有说话,听朱大爷继续给他讲解。

朱大爷给他解释了一下,古代雕刻玉石不像现代那样,可以用机器几道工序下来就能加工成形,再打磨就行了,而且还是批量生产,而古代加工玉石可不是这样。

关于玉石的加工,诗经里出现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句子,这便是古代玉石加工的四个步骤,刚开采出来的玉,从表面看就是一块石头,并看不见玉的材质,第一步就是将其切开,看里面到底有没有玉;第二步磋,就是看见有玉了,把玉周围的石头一点一点磋掉,剩下一块整体的玉;第三步就是根据需要,雕琢出想要的形状,最后第四步就是打磨。

这其中第三步的琢,是最复杂的一个过程。古人为了不破坏玉石养人的物性,每次只加工掉一层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