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2 / 2)

小村魅影三 独眼河马 2156 字 2023-10-11

“郑局长,你们晚上到徐长水家去,他一准在家。”

“她们也是花家村的人吗”郑峰望着两个女人的背影道。

“不是,他们是北边文俊大队的人,附近几个大队的人都到咱们大队的油坊来对换油。”

“换油不是加工吗”

“可以加工,也可以兑换,当场加工要排队等,兑换,可以早点走人。”

“怎么对换”

“一斤花生对换六两油。”

“那么,一斤花生能榨出多少油呢”

“六两左右。”

“加工一斤花生收多少工钱呢”

“不收工钱。”

“不收钱,那油坊不是百忙了吗”

“不白忙,花生饼就冲工钱和电费。花生饼,可以喂牲口,灾荒年,人也能吃。”

不自意,七个人来到祠堂东边的十字路口,这时候,从院门里面走出一个人来,他就是瞎子花长云。

同志们住进祠堂到现在,这是花长云和大家第一次正面相对。

花长云左手舀着一个竹騀,右手拎着一个水桶,竹騀不时在石板路上敲打,他大概是根据竹騀的头部在地上敲打的声音来判断自己是不是走在该走的路上。他的头始终保持着一种礀势,脸微微侧向右上方,他的眼睛大概能感觉到一点光线的存在,在路的右上方,确实有一个空挡,那是树冠之间的缝隙。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第二十九章花长云拄杖拎水段高山金口难开

“二叔,水,我来帮你拎,你等一下,我把热水瓶放到屋子里面去。”郭筱兰迎上前去。

“筱竹闺女,不用了,我自己能行,顺便活动活动筋骨,整天坐在屋子里面,骨头都要生锈了。”花长云继续往前走,竹騀继续敲打着石板路。

“二叔,你慢一点。”

“放心吧我没事,这条路,我走了几十年,没事的,忙你的去吧”

“二叔,鞋子穿的还合适吗”

“合适合适,谢谢你啊,筱竹闺女,忙你的去吧”

大家让到路边,看着花长云朝码头方向走去,脚下走的虽然是一条曲线,但始终走在石板路上。

这时候,大家才看到花长云脚上的鞋子,这是一双刚做的新布鞋,白色的底,灰色的帮,崭新崭新的。

当花长云从大家面前走过去的时候,郑峰的眼睛在他的脸上停留乐儿一小会:花长云的右眼睛眯成一条缝,上眼皮和下眼皮蠕动着,唯一能明这是一只活人眼睛的,就只有这两块眼皮了,在这个不足0。2公分的缝隙里面,是一颗石雕一样的眼珠,黄色的眼珠,灰色的眼白,可不就像石雕一样吗另一只眼睛眼珠和眼白完全呈现在眼窝里面,上眼皮和下眼皮早就失去了开合功能。眼白覆盖了整个眼眶,眼珠也被覆盖在眼白下面,别眼珠看到外面的东西,人们想看到眼白后面的眼珠,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显然是一只完全坏死的眼睛。

花长云的上身穿着一件对襟棉袄,下身穿一条大腰棉裤,棉袄和棉裤上有几个补丁,但收拾的还算干净。

六个人去了渡口。

和郭筱竹分手的时候,她了一句话:“那段高山是一个有耳无嘴的人。”

“有耳无嘴什么意思”郑峰不解其意。

“他这个人口风很紧,从来都是专听别人。”

“不错,十二年前,我们也找过他,但他只了三个字。”谭科长道。

“哪三个字”

“不知道。不管问什么,段高山都不知道。再就是摇头”谭科长道,“不过,我看他知道的事情不少。”

“他在渡口撑了几十年的船,正因为他口风紧,人们才愿意跟他些事情。”郭筱竹道。

河面上有很多船,这些船,有一部分是从花家大塘驶出来的,大家站在码头上的时候,正好有一条渔船从河汊里面驶出来。害得段高山的渡船待在河对岸,一时半会动弹不得,好在码头上等待过河的人并不多。

“你们等一下,船马上就过去。”段高山冲着大家扯开嗓子喊道。

“大爷,我们暂时不过河,我们找您有点事情。”谭晓飞道。

“我们马上就过去。别急啊”

东西两岸的码头上只有几个人。

几分钟以后,渡船靠岸。

在码头北边几十米处,泗水河和花家大塘的相通的地方,有人在河边架了一张网,旁边有一个临时搭起的棚子,一条狗在小棚子的门口躺着,河边靠着一条渔船。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第三十章何老二临时搭手段高山见识颇深

段高山停好船,跳上岸。

“段大爷,您还认识我吗”

段高山仔细打量了一会谭科长:“你不就是县公安局的谭同志吗”

“大爷,您好记性啊”

“你们找我有事”

“我们想找您谈谈。”

“你们等一下。”段高山朝南跑去,不一会,段大山领着一个人走了过来,他就是架网打渔的人。

“大爷,我们到祠堂去谈。”谭科长朝河堤上走去。

“还是到我那里去谈吧我那里有好茶,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谈话。还不会有人打扰。”

如果是随便聊几句,是用不着喝茶的,喝茶是需要时间的,段高山邀大家喝茶,这意味着什么呢老人找一个打渔的人来帮他摆渡,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和我们十二年前找他是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向阳低声对郑峰道。

“向阳,怎么不一样”

“十二年前,我们找他的时候,他有点不太乐意,不管问什么,他都不知道。没有上几句话,他就把我们给打发了。”

和筱竹姑娘的情形也不一样。

段高山将大家送上船,自己最后一个跳上船。

几分钟以后,渡船抵达河对岸。

段高山最后一个跳上岸:“何老二,一杯茶,两袋旱烟的功夫,我就来。”

“去吧多长时间都没事。”何老二道,此人年龄在四十岁左右。

老人将大家领进了茅屋前的小棚子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