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结束之后,郑峰和李云帆、王萍将徐长水夫妻俩送出祠堂的大门,一直松到祠堂东边的十字路口,目送这对夫妻,一个向北,一个朝南,葛秀英还要回到地里去,徐长水要回到油坊去,年底,正是榨花生油的时候,此时,也是收获山芋的季节,必须在上冻之前将大部分山芋干晒出来,明年大半年的口粮全指望它了,一部分山芋窖起来,明年春天还要培育山芋秧。农时不等人啊
晚上,大家在公社食堂吃饭的时候,遇到了梁书记。
下午,梁书记已经和郭有才谈过话,粱书记让郭有才专心负责大队会计的工作,担子太多,身体吃不消,梁书记还派茅助理到花园大队兼任大队书记,这里要补充说明一下,茅助理就是当年在祠堂当校长兼老师的茅校长。公社将花园大队的张书记调到文俊大队当大队书记。还让民兵营长徐海东兼任郭有才的主任之职,徐海东是一个退伍军人,刚担任民兵营长不久,民兵营长是一个闲职,此人在部队是一个有名的大炮,性格非常直爽,眼睛里面容不得沙子,他曾经在私下和粱书记谈过郭根生的问题。花园大队现任大队书记张德仁是郭一手提拔的,将茅助理调到花园大队担任书记,郭书记苦心经营的郭家天下将土崩瓦解,剩下一个郭有才孤掌难鸣,成不了什么气候。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工作上的调整是公社领导班子讨论研究后决定的。
郑峰很关心郭有才的反应:“粱书记,郭有才的反应怎么样”
“态度还不错,但能看出来,他的内心是有想法的。有想法就对了,他爹做的那些事,他应该有所耳闻,即使不知道,也应该能看出花园大队和花家村人的反应。”
“依我看,反应强烈的应该是郭书记,他应该能感觉到一点东西。”
“谢谢你,粱书记。”粱书记做事的风格很合郑峰的脾气。
“嗨,要说谢,应该是我们感谢你们,要不是你们介入花家村的案子,我们还被蒙在鼓里面呢”
粱书记这样做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郑峰一行开展工作提供一个宽松有利的环境,随着花园大队领导班子的调整,花家村乡亲们的思想一定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这显然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但郑峰和李云帆总觉得有点对不住郭筱竹。
“我希望郭有才的账目不要有什么问题,否则,可苦了单纯无邪的郭筱竹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第九十八章地头上热火朝天郭筱竹忙着写阄
因为心里面有事,晚饭吃得很快,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和郭福生进行正面的接触。走在去渡口的路上,心事细密的李云帆提出,在和郭福生进行接触之前,最好先和郭队长谈一谈,如果能从郭队长的嘴里抠出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再找郭福生谈话,铺垫就更充分了。
李云帆的建议得到了郑峰的认可,大家也觉得非常有这个必要。
不过,大家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六个人回到祠堂的时候,郭筱竹在桌子上留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这样一段话:“王公安,热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晚上,生产队要分山芋,今天晚上就要分到各家各户去,我迟一点过来。”
既然是连夜分山芋,那么,各家能使得上力气的应该都在地里,郭队长一定负责分山芋,郭福生肯定也在山芋地里。
郑峰当即决定,先到地里去看看,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行人穿上棉大衣,走出祠堂。
在去后村的路上,很热闹,有推独轮车的,有挑担子的,有背着篓子或者筐的,有挎着篮子或者粪箕的,男女老少,独轮车和扁担上挂着马灯,有的人拿着手电筒。
“郑局长,你们这是到哪里去啊”
郑峰让到路边,朝身后看了看,和他打招呼的原来是徐长水的母亲。徐长水推着一辆独轮车,大娘的手上提溜着一盏马灯。
“大娘你们这是去分山芋啊”
“是啊这几天会比较忙一些。”
在郑峰和大家看来,徐长水母子的情绪比先前好多了。
“我们跟你们到地头去看看,这山芋大概要分到什么时候啊”
“顶多七八点钟吧”
郑峰捋起大衣的袖子,手表上的时间是六点二十分。
走过石桥,穿过树林,便看到一处亮光,亮光是有若干个灯光组成的,田埂上停着很多辆独轮车。
郭筱竹眼睛很尖,她一眼就看见了郑峰一行,她从人群里钻了出来:“王大姐,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来看看。”王萍道。
“你们要找谁说话”
“大家都在忙,我们看能不能搭把手。”
“是郑局长啊有事吗”郭队长从人群里面挤出来。
“现在头等大事是分山芋,山芋分完之后,再谈我们的事。”
郭队长正在指挥十几个妇女用藤条框将几大摊子山芋分成如干小堆。每堆山芋倒几筐,郭队长说,今天是第一次分山芋,不按人头按家数,后面再分的时候,按人头算。
郭有才也在人群里面忙着,他没有打理同志们,也许是没有看见吧。
郭队长把郭筱竹叫到跟前:“筱竹,你写阄子吧”
一个操南方口音的女孩子手里拿着一盏马灯,郭筱竹从口袋里面掏出几张纸和一支笔。这个操南方口音的女孩子应该是插队知青,她旁边还站着两个女知青。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第九十九章卞一鸣非常好奇寒冷夜情暖人心
郭筱竹将几张纸递给另外一个知青:“小华,你把纸撕成一百四十六张。”
卞一鸣很好奇,为什么要把纸撕成一百四十六张呢这种分配的方式太过原始,卞一鸣站在一旁,看四个女孩子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被叫做小华的女知青,将撕好的纸,一张一张地递给郭筱竹,郭筱竹在纸上按序写上“1”,“2”,“3”,“4”,一直写到“73”。
一个知青将郭筱竹写好的纸条按顺序压在一堆堆山芋上。
郭筱竹又写了七十三张纸条,同样,也是从“1”写到“73”。她将写好的纸窝成团放到一个藤条框里面。。
卞一鸣终于看明白了,筐里面的纸团是让乡亲们抓的,抓到多少号,相应的山芋堆就是谁家的了。
山芋堆放在山芋垄之间的深沟里面,一共放了八行,每一行之间相隔四个田垄,前七行每行有十堆山芋,第八行只有三堆,这样摆放,各家找起来非常方便,乡亲们恐怕对这种分配的方式已经非常熟悉了,而同志们则觉得非常新奇。
每一筐山芋的多少由郭队长负责掌控,只要他把手一挥,两个女人抬起筐就走,然后倒在指定的山芋堆上。每一筐山芋有一百多斤,每一堆山芋抬了八筐。尽管如此,如果将每一堆山芋称一下,肯定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