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莫不是望弟离开大旺寨以后去了大泽县”饶有贵道,别看他已是古稀之年,但脑子非常清楚。
“您说的没错,一九七一年六月,辜望弟离奇失踪,在南山镇,没有人知道辜望弟是溉北县人,我们费了很多周折,才找到溉北县来。”
“公安同志,这和鸿达有什么关系呢”
“在南山镇,有人曾经见过饶鸿达,饶鸿达还在南山镇附近一个村庄租了房子。”
“我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老人一边抽烟,一边自言自语道。
“鸿达打小就和望弟要好。”大娘道。
“大娘,大爷,你们跟我们说说。”
“望弟不是辜秀标夫妻俩亲生的,这你们知道吗”
“我娘已经跟郑局长他们说了。”
“虽说夫妻俩对望弟不错,但他们没有处理好望弟的婚姻,他们太挑剔,耽误了望弟。说白了,他们想多留望弟在身边几年。”
“那望弟打小就和两口子拧着来,他们越是不想让望弟考早嫁人,望弟越是要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她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和鸿达来往了他们来往的时间可能还要早一些。”
第九十章饶鸿达只认死理辜望弟视儿如命
“望弟八成知道自己的身世。”大娘道。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被领养的真相之后,她他在心理上会发生一些变化。最迫切的心理要求是寻找自己的生父生母,如果找不到生父生母,他她们往往会寻求情感上的依靠。
“望弟知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母是谁呢”
“她爹娘不跟她说,她如何能知道”
“我刚才说了,鸿达秉性不错,可就是太认死理,书读的不少,脑子就是不会变通,干嘛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大爷,您是说饶鸿达非望弟不娶,他一直在等谷望弟。”
“可不是吗”
“饶鸿达为什么如此痴迷辜望弟呢”
“望弟大小就是一个美人胚子,辜家吃得好穿得好,养的有红似白。
同志们的手上有几张辜望弟的照片,老人所说非虚,笔者在前面也做了一点交代。
“辜秀标夫妻俩对辜望弟怎么样”
“很好啊拿在手上怕坏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据我们所知,辜望弟没有什么文化。夫妻俩为什么不让辜望弟读书呢”
“辜秀标夫妻俩都是大字不识,辜家几代人都不识字,但却置下了那么大的家业,再说,咱们山里人,祖祖辈辈穷掼了,总认为读书没啥用处。”饶有贵道。
老人说的确实是当时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在当时,即使是城里的孩子,也没有几个是好好读书的。
“辜家两口子想让望弟继承他们的手艺,那手艺是不需要文化的。”大娘道。
“鸿达不知天高地厚,竟然瞒着爹娘请媒人到辜家去提亲,当时,他刚当了民办教师。鸿达他爹是个教书匠,他根本就瞧不起辜家的营生,这样一来,望弟就尴尬了,饶家人不欢迎她,饶家人瞧不上望弟,辜家更瞧不起饶家。”
“辜秀标夫妻俩过世以后,他们不是可以在一起了吗”
“详细的情况,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在望弟她娘过世前,望弟从外面抱回来一个孩子,算起来,那孩子现在应该有二十四五岁了。”
“那孩子”就是辜文杰。
“辜望弟的父母去世的是不是很早呢”
“可不是吗整天装神弄鬼,阴损的事情做得太多,折寿啊。”饶有贵对辜家的营生很不看好。
“辜秀标的父母过世的也很早。”大娘进一步证实老伴的结论。
“辜望弟离开大旺寨的原因是什么呢”
“谷主任,你没有跟公安同志讲吗”
“讲了。”
大娘指的是辜文杰的生母到大旺寨来寻儿子的事情。
“望弟离开大旺寨,主要是为了文杰。”大娘再次强调、
“主要是为了辜文杰,还有其它原因吗”
第九十一章饶鸿达从此收心结婚时排场不小
“恐怕也是为了鸿达。”
“我看也是。”饶有贵附和道。
“为什么”
“望弟呆在大旺寨,是没法和鸿达在一起的,望弟她娘虽然过世了,但鸿达的爹娘还健在,有他们老两口在,两个人是走不到一起的。”
从两位老人提供的情况来看,饶鸿达和辜望弟原来是一对痴情男女,苦命鸳鸯。饶鸿达追随辜望弟到南山镇,难道真是要和辜望弟再续前缘、演绎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吗现在,谁也不能做结论,除了情感的因素以外,还有没有其它原因呢大家不要忘了,辜望弟的箱子里面可是有些货的,要不然,她怎么会买下南山镇后街118号的房子呢。
“饶鸿达四十几岁才结婚生子,他父母能接受吗”
“不接受不行啊鸿达是独子,犟种一个,从小桥生惯养,性子倔强得很,他在外面教书,离家远,爹娘老子就是想过问,也没辙啊。”
“饶鸿达是什么文化”
“高中毕业在咱们山里,高中文化已经不易了。”
“他是怎么当上民办教师的呢”
“鸿达从小娇生惯养,农活,他做不来,他爹找人给他谋了这个差事。虽然拿钱不多,但肩不挑担,手不扶犁。在咱们山里人的眼里,这可是香饽饽。”
“饶鸿达是什么时候调到玉泉公社去工作的呢”
“一九六九年的夏天吧差不离,是在那年的夏天。”
一九六九年的夏天,应该是饶鸿达最后一次到南山镇是饶鸿达从南山人的视线中消失的时间。
“他先在玉泉公社写写画画,后来当上了民政助理。说起来真奇怪,自从到玉泉公社工作以后,他就开始收心了。”
“收心此话怎么讲”
“结婚生子啊”
“他家是不是有亲戚在上面当官啊”
“没有,肯定没有,我们是亲戚,咱们饶家的祖坟上没有长这棵蒿子。八成是送了东西,使了钱。”
郑峰对老人的回答非常满意。
“饶鸿达的经济条件怎么样”
“你看到他就知道了,一打眼,谁也看不出他是咱们山里人,他平时抽的是带把子的香烟。”
“带把子的香烟”就是过滤嘴香烟。
“鸿达结婚的时候,办了十几桌。”
大娘补充道:“这倒不算什么,饶家送给女方家的财礼钱就有六百块,六百块啊咱们山里人累死累活,苦上几年,也挣不到八百块钱啊鸿达还给二翠买了一辆永久牌的自行车,咱们寨子到现在还没有一辆自行车呢”
大娘提供的情况很重要,饶鸿达哪来这么多的钱他以前只是一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