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是状元村人。
问:状元村在什么地方
答:状元村就在夏家堡的南边在大沙河的西边。
童子强想知道夏清莲在和谢迎华结婚前的情况,而要想了解到夏清莲过去的情况,必须找谢迎华的舅母。媒人应该知道夏清莲的情况。
在后续的调查中,有童子强、蒲森林和谢迎华舅舅赵大河、舅母何淑珍的谈话记录,为保证叙述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我们将这一段对话提前交代一下。
问:夏清莲是您介绍给谢迎华的吗
答:是的。
问:夏清莲为人怎么样
答:迎华是我外甥,我介绍的对象能孬吗那夏家是本分人家,家规很严,我们状元村和夏家堡紧挨着,那清莲是我们看着长大的,是一个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闺女。
问:夏清莲在和谢迎华订婚之前,有没有谈过对象呢
答:谈过。这不奇怪,在我们这里,女娃长到十五六岁,媒人就开始上门了,在我们乡下,可没有什么谈恋爱这一说,媒人把两个人撮合在一起,双方父母在在场,对上眼,觉得不错,回去以后商量一下,就可以订婚了,在结婚之前,男女双方是不会单独在一起的。
何淑珍的意思是,夏清莲在和谢迎华结婚之前,绝对是一个黄花大闺女,也不可能和什么人产生什么感情。
童子强和蒲森林的目的是,要想把两个案子串并在一起,就必须排除其它可能性,只有排除其它可能性,才能凸显出两个案子的共性来。共性越突出,就越能说明两个案子的联系越紧密。
好了,我们还是回到童子强和谢迎华的谈话上来吧
问:从谢家村到夏家堡怎么走
答:从谢家村到小沙河渡口,从渡口穿过沙河镇,到大沙河桥,从大沙河桥到夏家堡。
问:有没有其它路
答:只有这一条路,要想过小沙河,必须走小沙河渡口。
问:小沙河和大沙河是怎么回事,这两条河在什么位置
答:小沙河在沙河镇的北边,谢家村的南边,东西走向;大沙河在小刘庄的西边,状元村和夏家堡的东边,南北走向,两条河在状元村的北边和西边相交。
第六章两个人绘制草图草图中似有玄机
童子强之所以问上面这个问题,一定是他注意到了汪小霞和夏清莲行走路线有一段路是重合的,这段重合的路,从大沙河桥的东桥头到小沙河渡口。童子强和蒲森林当时有一个初步的推断,汪小霞和夏清莲失踪的地方,极有可能是这一段重合的路。
这一段路有一个中心点,这个中心点就是沙河镇。为此,童子强和蒲森林还画了一张草图,这张草图也在档案材料里面,下面,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这张草图,当郑峰和李云帆决定介入此案的时候,他们两都对这张草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给予了足够多的关注。
草图是画在一张十六开的绘图纸上的。
草图上下左右,标有北南西东。中间是两条呈十字型的河流。东西走向的河流是小沙河,南北走向的河流是大沙河,童子强对这张草图做了一些说明,小沙河是大沙河的一个分支,东边在距离大沙河四里左右的小沙河的北岸有一个集镇,集镇的名字叫沙河镇,在沙河镇的北边有一个渡口,渡口的名字叫沙河渡口,无论是汪小霞,还是夏清莲,她们到娘家去,都要经过沙河镇和沙河渡口,过河以后,向东北走,在三里左右的地方是永新大队谢家村,童子强画了一个小圆圈,在小圆圈的旁边标上“谢迎华”三个字;过河以后,向西北走,在六里左右的地方既大沙河的东岸,是高沟公社韩营大队桃村,童子强也在这里画了一个小眼圈,并在旁边标上“汪小霞娘家”四个字;南边在距离两条河交汇处五里左右的大沙河上,有一座石拱桥,桥的名字叫沙河桥,沿着河堤向北走六里地,就是五敦大队小刘庄,刘茂才的家就住在这个村子里面。过桥之后,沿着河堤向北走四里多路,有一个村庄叫状元村,据老一辈人回忆,这个村子最早叫文村,因为这个村子里面的人非常重视文化,所以出过不少秀才,到明朝的时候,终于出了一个姓文名羽化的状元,所以才改名为状元村,谢迎华的舅舅家就住在这个村子;过桥之后,沿着河堤向南走两里地左右,就是夏家堡,夏清莲的娘家就在这个村子。
在这张草图的东边,距离沙河桥十二里地,就是麻垛公社地方上的老百姓习惯把这里叫做麻垛街,麻垛公社的行政机关就在麻垛街上。
这张草图上所标注的仅仅是和两起失踪案有关的人和地点。但郑峰和李云帆对这张草图的评价却很高。
在刑侦工作中,和案子相关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有一些内在的联系,童子强和蒲森林描绘的草图为空间思维提供了非常直观的东西。
第七章失踪案似有规律蔡俊生眼神不好
通过这张草图,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一个结论,汪小霞和夏清莲极有可能是在这段重合的路上销声匿迹的。两个人还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按照时间、方位和路径的推断,两个女人都是由南向北,或者由北向南,渡过沙河渡口,穿过沙河镇,或者穿过沙河镇,再渡过沙河渡口,往沙河桥方向行走或者往沙河渡口方向行走的过程中失踪的。所以,童子强和蒲森林就以沙河镇为中心,对沙河镇和这条重合的路上所有村庄进行了地毯式的排查,为慎重起见,两个人还对渡口以北两条路上的村庄进行了调查走访。
在调查走访之前,两个人将涉及到的村庄一一标注在草图上:从沙河镇到沙河桥,一共有四个村庄,由西南向东北,分别是高马村,蒋村,小柳村和河东村;从谢家村到渡口,一共有两个村庄,它们是松子口村和冯墙村;从桃村到渡口一共有六个村庄,它们分别是杏花村,龙头村,湾头村,南塘村,北塘村和龙尾村。
从这个简单的草图上,我们能看出童子强和蒲森林的工作是非常细致的。但就是这么细致缜密的考虑,也没有寻觅到一点线索,他们在沙河镇和沙河镇附近的十几个村庄调查走访了很多人,但没有一个人见到过两起失踪案的当事人,两个女人如同人间蒸发了一样。唯一一个看见汪小霞的人是桃村的顾老爹,三月十十六号下午四点半钟左右,顾老爹在社场喂牛,她亲眼看到汪小霞走出村子,往杏花村去了,汪小霞穿着一件浅红色的棉袄,头上扎着一个粉红色的头巾,右手臂上挎着一个竹篮子,刘茂才说,汪小霞回娘家的时候,挎的就是这个竹篮子,汪小霞的母亲说,女儿走的时候,她往竹篮子里面放了三十个鸡蛋和十个鸭蛋。
顾老爹说,汪小霞没有和他打招呼,因为顾老爹从牛棚里面走出来的时候,汪霞已经走过去了。
除了顾老爹以外,十六号的下午,再没有任何人见过汪小霞,汪小霞离开桃村的时间在四点半左右,乡亲们在地里面干活,巧的是,这天下午,从桃村到渡口,竟然没有一个生产队是在大路附近干活的。当然,这和沿路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童子强和蒲森林知道,这条路上,有很多树林,人们的视线被树林遮挡住了。
童子强和蒲森林还重点询问了在渡口撑船的蔡俊生,蔡俊生是一个六十五岁的老者,他的身体非常硬朗结实,唯一糟糕的是,他的眼睛不怎么好使,好在他是在一条无遮无拦的河上撑船,对视力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视力对他的营生,没有多大的影响。
因为蔡俊生的眼睛不好使,所以,汪小霞到底有没有坐他的渡船,他不知道,一般情况下,只要坐船的人上船后跟他说话,或者跟他打招呼,他就能记得,而汪小霞每次上船都不和蔡俊生打招呼。
第八章议案情条分缕析同志们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