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7(2 / 2)

小村魅影三 独眼河马 2232 字 2023-10-11

“不错,”张队长道。

“张队长,如果有亲戚或者朋友到姚虹桥家,张家堡的人不一定能看见。我说的对不对”

“这话说的在理。”张队长听明白了李云帆的意思,“姚虹桥家的亲戚和朋友不想让张家堡的人看见的话,乡亲们是没法知道的。”

李云帆的问题是有针对性的,在曹云清和马子腾调查走访的材料里面,有一个结论性的东西,即在十年的时间里面,姚家不曾来过一个亲戚或者朋友。

“小曹,姚家人在此地落脚十年,去的最远的地方是街上,这个结论,你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张家堡的乡亲们都这么说。”

“张队长,是这样的吗”

“不错。”

“乡亲们的根据是什么呢”

“这是姚虹桥自己说的。”

李云帆之所以提这个问题,是觉得这种说法有问题,第一,姚家单门独户,远离村庄,乡亲不可能完全掌控姚家人的情况;第二,姚家人不是监外执行的罪犯,没有每天向张家堡人汇报行踪的义务;第三,姚家人一心想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乡亲们就更不可能对姚家人的行踪了如指掌了;第四,姚家人到张家堡落脚,如果是为山神庙下面的古墓而来,用不着在张家堡生活将近十年的时间,姚虹桥的小女儿姚春妞更用不着到胜武中学去读书了。难不成盗洞要挖十年的时间吗;第五,如果姚虹桥是冲古墓里面的随葬品来的,那么,他在十年的时间里面不可能不和外界接触,古墓里面的随葬品只有换成钱以后,才有价值。

第十七章豆腐坊加工厂

“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卞一鸣道。

“关键是姚家人单门独户,村子里面的人很难知道姚家的情况。”

“在这十年里面,肯定有人和姚家人接触过。”

“对,和姚家人接触的,不是亲戚朋友,就是本地人,二者必居其一。卞一鸣,依我看,下面,我们应该把调查的重点放在这上面,那些和姚虹桥接触,又不想让张家堡人知道的人。应该就是制造姚家灭门惨案的凶手。

告别辜大爷之后,大家去了张氏祠堂。

张氏祠堂在张家堡东边的一个山坳里面,那是一个单独的建筑,那是进入张家堡的必经之地,在祠堂东边一百多米处,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大埂,这条大埂由南向北,贯穿整个文俊大队。在祠堂的东边大埂的东西两边,各有一个豆腐坊和一个粮食加工厂豆腐坊在路西边,粮食加工厂在路东边。

张队长说:豆腐坊从早晨四点钟开始忙,到八点钟结束:头天晚上将黄豆用水泡好,第二天早上四点钟,开始磨豆子,然后过滤,再将过滤过的豆浆加热,锅开以后,将豆浆装入水缸中,然后点卤,待豆腐脑生成之后,舀入纱布之中,挤掉多余的水分,豆腐就做成了。

豆腐坊里面有两个人,两个人都姓张,一个叫张福清,五十五岁,他是一个哑巴;一个叫张东旭,三十一岁。豆腐坊是张家堡的,这两个人负责豆腐坊的经营,所有收入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给两个人打公分。

粮食加工厂属于文俊大队的,加工厂里面有三台机器,一台是水稻脱壳机,一台是玉米加工机,还有一台是小麦面粉机。粮食加工厂里面有两个人,一个姓辜,叫辜春阳,三十九岁,此人是辜家庄人,另一个人姓徐,叫徐有初,三十三岁,此人是桃园村人。

豆腐坊和粮食加工厂的位置很特别,无论是到张家堡,还是辜家庄,都要经过豆腐坊和粮食加工厂,无论是到玉皇山还是到黑风岭,也要经过豆腐坊和粮食加工厂。笔者特别强调这一点,主要的目的是想说明,无论姚家人到街上包括县城去,还是什么人到姚家去,都要经过豆腐坊和粮食加工厂。

李云帆一行走进祠堂的时候,三张床已经放好了,两间屋子打扫擦洗的干干净净。每个屋子里面还放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两个热水瓶,褚振华拎了一下水瓶,水瓶里面已经灌满了刚烧开的水。

屋子门前有一个石桌,石桌上放着一个铜水壶,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正拿着扫帚扫地。

褚振华走到扫地男人的跟前:“东旭,同志们用水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褚书记,我记住了,保证不缺同志们的热水。”

“李处长,他是张家堡人,名字叫张东旭,他在旁边的豆腐坊做事。”

“老乡,以后少不了要麻烦你了。”李云帆递了一支香烟给张东旭。张东旭推说自己不会抽烟。又把香烟还给了李云帆。

第十八章五婶想起一事

“老乡,得空了,我们找你聊聊案子的事情。”

“我啥时候都有空啥时候找我都行。”

“行,等我们安顿好了以后再去打搅你,晚上,你在豆腐坊吗”

“在,晚上,我们要泡豆子,我和福清都在豆腐坊。”

当天中午,同志们在五婶家吃的饭。作陪的有褚书记,潘所长和张队长。五婶忙里忙外,热情异常,她做的菜清清爽爽,非常可口。

李云帆试图让五婶子坐下,和同志们一块吃饭,可五婶说什么都不肯,在当地,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家里面来客人,女人是不上桌子的。按理,五婶早年守寡,一个人支撑这么大一个家庭,她就是一家之主,一家之主,理应在桌上坐着,可五婶没有坐。

等同志们吃完之后,大家都没有看见她摸过碗和筷子。

在上菜,盛饭,上汤的过程中,五婶倒是提到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和姚家的灭门惨案有那么一点关系:咋听起来,那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李云帆和卞一鸣却觉得非常重要。

有一回,五婶看姚虹桥的老婆李银杏的鞋垫上绣着花,便问有没有花样,李银杏说有。有一天中午,五婶就到姚家去了。

大家是否还记得,曹云清和马子腾在检查尸体的时候,李银杏的鞋垫上绣着牡丹花。

姚家的院门虚掩着姚家在山神庙落脚之后,用不到半年的时间砌了一道院墙,是用山神庙废墟上的石头和青砖砌成的。

“有人吗”五婶子喊了一声。

“谁啊”应答的人是李银杏,她当时呆在西屋里面。

“我五嫂啊”说这句话的时候,五婶已经站在正屋的门口了。

李银杏掀开西屋的门脸,顺手拿起一条长板凳,走出房门,将五婶引到院子坐下,在走出房门的时候,李银杏将房门带上了。

一般情况下,人只有在出门的时候,才会关上门,在家里面来了客人的情况下,关门的动作肯定是不合适的人家又不是到你家来抢劫的。

“五婶,你从来没有到姚家屋子里面去过。”

“没有从来没有,主人不往屋子里面请,是没法进去的。李银杏关门,当时,我倒没有在意,她进屋拿鞋垫的花样,出门的时候,又关了一次门,我也没有特别在意,可在我走出院门的时候”

“什么情况”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