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这就是你离开的理由。”谢煜明这一问只似陈述,然而曹延嗣的答案却出乎意料:“不是。”
“那是为何”谢煜明惊讶不解。曹延嗣自知对不住谢煜明,然而他不能违背内心。“这天下,”他抬起头,“不是所有人都能让人甘愿与他一道披荆斩棘,不求立功扬名,只求快意人生。”
谢煜明沉默,久到曹延嗣有些心虚:“兄长”他轻声唤道。
谢煜明却笑:“人各有志,不能强求。”起身道,“带你去见一个人。”
曹延嗣没想到谢煜明带他去见的,竟是辛抚悠
三日前
“如今言败,为时尚早,你要劝我投降,我劝你不要白费口舌。”
“我何时说过要将军投降”
谢煜明微一迟疑:“娘子还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抚悠道,“我一直心有疑问,将军如此坚守究竟为何总不至于是为全赵国宗庙吧”她语气轻浮讥诮若不是晋廷步步紧逼,谢煜明一定也会按部就班地效仿宋齐梁陈赵之惯例,加九锡,行禅位,改朝换代,因此他不必用忠君之虚言搪塞。“亦或是因为城中百姓”这又是一个不可能的答案,因为是赵是晋,与百姓无关,无论是早前收复的西蜀还是新近收复的梁国,除对野心作乱者毫不手软外,晋廷的安抚政策基本成功。“又或者是欲王天下”她抛出一种可能,却又自己否定,“但我却觉不是。”
谢煜明挑眉:“为何不是我为何不能想得天下”
“是我这话欠妥了。”抚悠随即更正道,“欲王天下者在我看来有二种,其一,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和穷奢极欲的享乐,其二,为了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志向,权力和财富倒是附属。将军肯定不是第一种。”
谢煜明笑了:“娘子未免将后者看得过于高尚,人心之遇权力,从来不能如此简单。”
抚悠也笑:“不是吗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一席,良田万顷,日食不过三餐,纵有万千娇颜,所爱,”她故顿了顿,“也不过一人。”虽然世上多数男子并非如此,但谢煜明却是专心之人。
“譬如忧离,李家累世公卿,鸣钟食鼎,至上皇登基,他不满周岁而封王,这辈子,即使无所用心,亦可荣华无匹。他低落时也曾对我说,于他而言,斗鸡走狗驰骋畋猎游戏花间与友人醉也是一生,战场弃身锋刃朝堂如履薄冰败则万劫不复胜亦难免骂名亦是一生,为何他要舍弃人所向往之安逸而自寻苦吃”
“权势财富他并不缺,若非志存高远,何以七载东征西讨、沐雨栉风何以身负恶名、冒天下之大不韪我知世人诟他篡权,亦知后人不免非议他得位不正,我不否认他有野心,而且我知道他的野心远比做皇帝更大。他要的是海内升平、四夷威服。世人见他以武力平天下不过管窥蠡测,我最佩服的却是他聚群贤以谋文治,兢兢业业,宵衣旰食,此虽无战场之壮阔惊心,却是开百年太平之根基”
“我说将军不欲王天下,是将军不欲为荣华富贵王天下,而与忧离一样,是要一展雄才,经纬天下。是耶非耶”李忧离与亲信谋划时,常要她陪在身边,谢煜明自然是“知己知彼”的重中之重,故而抚悠之前虽未见过谢煜明,却对他了解颇深:他不是那种眼皮浅薄、志短才疏,乘乱世东西跳梁的小丑
抚悠说中了谢煜明的心思,后者却并不承认,但也不否认。抚悠又道:“我以天下比棋盘,以众生比棋子,以将军与忧离比弈手,将军以为恰当否”“尚可。”谢煜明道。
抚悠点头,续说道:“然而战争终非对弈,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神州萧条、生灵涂炭,难道这是将军希望的吗既然将军与忧离都有经邦济世之志,能力亦在伯仲之间,要在战场上分出输赢,是以天下为赌注,以生民为刍狗,胜之何荣取之何幸”
“那娘子有何高见”谢煜明问。
抚悠道:“我有个主意,不如越过刀兵,将军与忧离直接比试治国”
“比试治国”抚悠不同寻常的思路着实让谢煜明吃了一惊,又有些好奇,“如何比试”
“不难。忧离视将军为当今世上唯可与己匹敌之人,对将军推崇备至,想必将军对忧离之评价亦当不低。二位如双星闪耀,却无缘交汇,岂不可惜所以我建议将军与忧离比试治国,教化百姓,改易风俗,抑制权贵,选贤任能,练兵强兵,远夷来服,士农工商,富国富民,凡民政军政对内对外,无论一时之策,抑或万世之制,都可在比试之列。至于形式,可只将军与忧离二人,所谈内容不传六耳,不录国史。若将军之治国策略说服忧离,则忧离撤兵,五年内不犯赵地,给将军足够时间恢复民生、整顿军队,五年之后一决胜负;若忧离之治国策略说服将军,则将军开城归晋,忧离保证将军及妻儿安全;若将军与忧离都无法说服对方,则再以刀兵相见。将军以为如何”
谢煜明听了抚悠这番“奇谈怪论”,嘴角抽搐了下,似笑似嘲:“少陵说你能言善辩,某今日开眼了。”
抚悠对他这句褒贬不明的话不以为意,问:“那将军以为如何”
谢煜明哂道:“你就是如此说服了陆长珉,令他最终冤死牢狱”
抚悠反问:“长珉之死,难道不是将军之功”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