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1(2 / 2)

“主人能在大餐厅里打包剩菜,惠及人类,我就不能搜刮一些剩饭剩菜,填饱肚子”

腊梅:“可是,你一只狗,怎样到饭馆里去吃剩饭剩菜还没进门,就被人类打出来了。”

大黄:“这就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只要给我一个能以进出的通道,我就能自己养活自己。”

腊梅想了想,王店村十三个生产小队,两千多口人。开着两个小饭馆儿,不可能养不活一只狗。

何况,它是穿越的,有灵性,找到食物不会很难,便点头同意了。

“明天,我给我这世的弟弟说说,让他给开个狗道。”

看了看天色,已经过半下午了,腊梅又赶紧穿越到现实中,把混肉菜倒进食堂的大铁锅里。

十多天没见一点儿油水了,又见到了香喷喷的混肉菜,同时吃上的,还有粘稠的玉米面粥。

人们自是高兴,都纷纷议论白头发老奶奶的好,有的还想到腊梅的屋里给白头发老奶奶上香磕头。怎奈腊梅一直锁着门,也只好作罢。

此时,腊梅正在寻找家里丢失的粮食。

十几斤粮食不算多,但在大饥荒年代,粮食金贵,十几斤粮食就能决定一家人的命运。如果不是被小偷偷了走,哥哥也不会饿的去吃观音土。

自己再晚回来一天,哥哥兴许就去了另一个世界。自己重生的愿望就会被打破,给美满的家庭造成缺失。

腊梅恨透了这个毛贼,他的行为已经远远超过十几斤粮食的价值。

十多天过去了,粮食也许被吃光,但她要找出这个人来,给他点儿教训,最起码,让他不敢再小觑这个家庭,不敢再动邪念。

在空间通道的笼罩下,腊梅来到母亲怀疑的王长道的家里。

王长道是王晓华大爷爷的儿子。

爷爷王廷烁兄弟四人:老大王廷炜,老二王廷柄,爷爷王廷烁是老三,老四王廷焕。

老大王廷炜已经去世。三个儿子,老大王长江,今年四十来岁,娶妻生子一大家子人家了,早已分出去单过。

老二王长河十七、八岁上的了一种怪病,哪里也看不好,不幸已经故去。

老三王长道,三十来岁,好吃懒做,还有小偷小摸的坏毛病。至今光棍一条,跟着老母亲在老院儿里居住。

王长道一生未娶上媳妇,后代也就无从谈起。腊梅这次在前世募捐,自是没有他的份。

腊梅看在大奶奶的面子上,给了他家几斤自己预备给父母亲和前世王晓叶的小粒红玉米。

如果真是他的话,这个人算是没救药了:他与父亲王长锁,还是一爷之孙呢

腊梅在屋里屋外找了一圈儿,没有见到口袋和玉米。看了看他家的毛罐儿,里面还有大约三斤糁子,颜色淡黄,像极了前世的杂交玉米轧成的。

十一队的人们收到的在前世募捐的玉米,都是杂交品种,一色的大马牙,轧出糁子来也都是这个成色,但并没有听说谁家也丢了粮食。

腊梅给他家的是小粒红玉米。小粒红玉米橙黄色,轧出糁子来,金黄金黄的,绝不是这个样子。

看这样子,定是偷来的无疑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大黄帮忙

仅凭一把糁子,腊梅也不敢断定就是自己家的粮食。常言说捉jian捉双,捉贼捉赃,最好的物证,就是写着父亲名字的口袋了。

腊梅又在他家里里外外找了一遍,仍然不见口袋的踪影。

一条口袋,能藏到哪里去呢

难道销毁了,还是藏得严实,自己找不到。

腊梅忽然想到了大黄。白头发老奶奶说,它比训练有素的警犬要强很多,何不让它来帮着找找

腊梅来到前世自己租赁的家里,对大黄说了现实中家里丢粮食的事:

“我对他家的玉米面有怀疑,但不能作为凭证。我想让你帮我把盛粮食的口袋找出来。”

“这个还不容易”大黄乜斜着眼睛说:“只要口袋在他家里,我就能找出来。”

“你需要什么条件”

“让我嗅嗅你家里的气味儿,我凭着气味儿去找。”

“已经过去十来天了,气味儿还会在”

“没事,时间长了难度大些,但只要有一丝儿,我就能嗅到。”

“那好,有劳你了。”

一人一狗又来到现实中的父母亲家中,大黄嗅了嗅家中气味儿,又来到王长道家里。

在王长道家里嗅了一圈儿,大黄摇摇头:“没有。”

“没有”腊梅既感到欣慰又深感意外:“是不是时间长了,气味儿消失,你嗅不出来了”

大黄:“不可能,只要有一丝儿气味儿,我就能嗅到。不可能是这家人家。”

腊梅松了口气:“我倒希望不是他,他和我父亲还是一爷之孙,亲叔伯兄弟。兔子不吃窝边草,我也不希望他的人性泯灭到这个程度。

“但他家的糁子又明显的不是我给他的小粒红玉米,像极了前世人们种的杂交玉米品种。这又解释不过去。”

大黄:“这事复杂了。你们队上有多少户人家”

“三十大几户。”

“你领着我挨家转转,看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