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5(2 / 2)

重生狂飙时代 哲士 2327 字 2023-10-11

桑塔纳当初国产,合资是255亿软妹币,而2亿美元按当时的汇率是7亿,现在是26亿软妹币,按明年并轨汇率是16亿软妹币。

这还只是设备费用,附带厂房,带动的国内设备采购,增加的工作岗位,投资妥妥的会超过至少253亿美元以上。

廖领导和陆副领导都暗自吸了口气,这投资绝对算是今年的大投资之一了,要不是还有一个35亿美元的半导体设备投资,搞不好就会成为民营和外资投资规模的第一了。

和海城达成基本的意向,但是具体的谈判,还得经过一个过程,真给的条件不合适,或者有更好的选择,也不是不能变化。

毕竟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了,大家都有选择的自由。

稍后几天陈咨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河东区,等到了原来陆氏集团的商务副总任君爽和行政副总林老。

他们两个是少有的几个没有转股到陆氏贸易集团的元老之二,反而全转股到了陆氏电子集团这边。

缘由自然有认可陆金田这个老领头人的关系,更多的却是这两位都是陆氏集团里面和陈咨接触的最多的两位,难免打听到了这少年的种种突出表现。

环艺的爆发发展更是两人一直帮忙支持的,自然明白其核心奇迹是怎么来的。

甚至陆金田这次日经指数的大笔盈利听说也是他给的信息。

相比陆大少的性格和能力,他们更加的看重陈咨和陆金田的这组合。

几人一个合计,对比了海城和杭城给的条件和本身的人才、市场、合作企业的职工素质后,最后同样打算落户在海城。

打算直接收购海城的无线电十四厂来作为起始的人才聚集。

该厂现在有职工1300号人,技术人员达到接近400人,是海城目前少有的技术人员占比高的企业。

当然,由于国家的半导体项目去了锡城,为了达成海城高科技半导体的战略目标,海城还打算让几所著名的大学和智慧陆氏联合半导体合作。

并且承诺从海城庞大的无线电产业里汇总遴选优秀的技术人员加入,当然这一切都不是免费的,他们会以土地和这些人才占有一定的股份。

事实上智慧陆氏联合半导体公司,具体是由陆氏半导体和智慧半导体两家企业联合组成,前者主要是晶圆制造,这06英寸的晶圆线产量达到每月8000片,价值2亿美元,其中陆氏投资12亿美元占股59,陈咨的智慧半导体投资8000万美元占股39。

海城市政府商议后,他们决定以土地、资源、人才和补贴的部分资金,入股了2。

而智慧半导体其实是主要做的芯片产业,陈咨投资12美元占股了795,陆氏出资3000万美元,占股了195,同样海城市政府占股了1。

自然,半导体和芯片的生产不是普通的产业这么简单的,从单晶炉到光刻机,无不需要苛刻的生产环境。

所以投资这些高洁净厂房的高额投资不说,还需要至少46月的建设周期。

这还是需要本身是建设好厂房的条件下,当然现在建设钢构的厂房并不需要多长的时间,但是不需要多长也是需要至少个把两个月的。

之所以选择十四厂也是因为他去年刚刚建好了一个上万平左右的钢结构厂房,合适作为晶圆制造车间使用。

而芯片厂却不合适建立在这里,需要在新土地上建设。

第三百四十八章整合

第三百四十八章整合

因为芯片的生产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比晶圆还要来的高,而且调试也比晶圆厂要要求严格很多。

所以陈咨打算和汽车厂同时动工。

当然两个地方是不会在一起的,芯片生产将属于一片安静的高科技区域,而汽车生产弄出的大声音和震动,对芯片生产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

不过这些工作都必须由专门的工程师来监督执行。

华国在半导体的高端理论人才其实是不缺的,譬如黄昆院士和林兰英院士,都是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大科学家,可是我们缺少大批量的实验工程人才,也就是缺少最中间大批量的中间层。

晚宴回来后陈咨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是个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行业。

必须理论和实验同步发展才可以夺取至高的领域。

所以陈咨迫不及待的找到陆金田和陆坚,“陆伯,我觉得你把项目落实了后必须的去一趟京城的半导体研究所,找那几个大牛来给咱们主持研究工作,我想你也知道了这次的设备采购是有一定的偶然,往后就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了。”

“所以你要打算好未来我们需要自己投资单晶炉、气相外延炉、氧化炉、分子束外延系统等等一系列专业设备的打算。”

陆金田傻眼了,“为何这么麻烦,这整个个生产线下来,国内能够找到合格的目前不到五指,不足关键设备的三分之一,这要真自己投资,那的花多少钱啊赚回来的根本就不够啊”

“所以,你的先和研究所沟通好,国家的863计划里面其实有这部分内容,至少单晶炉啥的国内不是没有,其实是设计有,但是工艺不过关,适当的投资一下是不会错的。”

“我打算投资国内的光刻机、蚀刻机啥的,这次日本能够把设备运进来,也绝对吃不了好,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大陆绝对会给美国瞪死,所以我们要打算2000年之前,国外买不到备用或者补充设备的准备。”

“我让段源在日本谋求存储芯片生产线,又让启源在欧洲谋求芯片封装线目的就是应对巴统未来的升级版禁运。“

陆金田闻言半响没做声,仔细思索后觉得陈咨说的也不可不防,“要不我们把容易坏的且不容易买到的设备多少后备一些吧”

在海城市政府的带领下陈咨在还在建基础设施的河东区到处看了一圈,选好了几块目标地块作为初步选择。

会和了师叔宗军安排保护自己的三位师兄,陈咨往日本赶。

由于是师兄弟,倒是没有平常老板和保镖的隔阂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