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皱着眉头看着郭怀理,怎么看怎么像一个佞臣,心中微微一哼,转过头去不再看他。
林逸凡苦笑着看了眼郭怀理,知道他对于自立之事最为热切,能说这些话,他并不意外。“既然如此,那就改制吧,韩大人,你给大家说说,我们横山该如何一个改制法”
韩松闻言立即站起来,激动的说道:“大人,改制第一步就是撤县改郡,一郡之地,内设郡守,郡丞,通判,都尉,六曹主事等在内的主要官职,其下辖五到十个县;其辖下人口一般有二十万到五十万之间。如今我们有民七十余万,已经大大超过了一般郡治。再加上我们领地十分辽阔,若是进行县治划分,属下以为,我们横山至少可以划分出十几个县。“
此话一出,几乎所有人都惊呆了,十几个县,那岂不是说就有十几个县令的空缺若是自己能够坐上县令之位,岂不是能管治一方百姓于是,心中对改制的期盼有热切了几分。
“十几个县啊。”林逸凡沉吟着,皱着眉头道,“以我们目前培训的吏员,足够填充这么多的空缺吗”
“自然是不够的,但是大人放心,设立十几个县,人口也会被稀释掉,那样的话,管理的难度也就降低很多。一个县只需配备数十名官吏辅以一些杂役,便可治理数万百姓,我们横山从一开始可比这差很多,不也照样挺过来了吗”韩松自信满满的说道。
见林逸凡点头认可,韩松便继续说道:“撤县改郡之后,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郡府设在哪里是依然在黑水城,还是在夏州这边重新设立一座府城还有改郡之后,我们是直接将横山县改为横山郡,还是重新选立一个郡名这些都是我们第一步需要确立的事,不知大人,诸位有何高见“
“当然是黑水城了,名字也直接用横山郡便好。”
“不可,横山地狭路险,将郡城设在横山,能够容纳的人口有限,根本没有成为郡城的基础。还有,若是直接改成横山郡,那横山县又要以何名命名再说了,这片草原远比横山大许多,用横山之名,名不副实啊。“
“胡说,横山乃是我们的根本所在,我们之中也基本都是横山人,不用横山,恐怕横山百姓们不服啊。”
“非也,不用横山,并非轻视横山,而是地理环境决定的。诸位试想一下,横山不但高山险阻,交通不便,土地狭小,空间有限。而且,其紧邻沙州,安州边境,极易遭受侵犯。若是将郡城设在横山,岂不是自陷险地再看夏州,方圆五百里,东西皆有重重山川险地以为壁垒;北方夏阳关在手可阻金狼人南下之危;南方又有横山百里关山,可谓是固若金汤。设郡城于此,才是居中稳妥之策。“
众人议论纷纷,谁也说服不了谁,一时间,整个大帐吵作一团。
“安静”林逸凡沉吟了片刻,抬头喝止住众人的喧闹,环视着众人道,“横山乃是我们根本之地,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作为郡城,它确实是无法胜任。本官认为,郡城乃一郡交通汇集之所在,治理四方之中心。夏州,方圆五百里平坦草原,四面环山。外有天险可以租敌入侵,内有肥沃之地可以耕耘放牧,实乃天赐之地。因此,本官决定,郡城便设立在夏州之内,至于立于何处本官有意将郡城,设立在郭先生之前所说的统万城所在之地,而这就要等我们将草原内的所有金狼部落扫灭后,才能决定了。“
统万城好霸气的名字众人暗暗咀嚼着这个名字,心中不觉热血澎湃。郭怀理闻言,微微一怔,抬头看了看林逸凡,嘴角微扬,看来大人所图不小啊。
“至于郡名,还是暂时用横山郡之名吧。”林逸凡微微一笑,“毕竟低调才是王道啊。”
第147章官制构建费心思
大帐内的会议拉开了横山改制的序幕,之后的几天,林逸凡与韩松,郭怀理三人聚在一起,共同起草撤县改郡的章程,理清其中的厉害关系,制定各级职位的调动和安排。
经过数天的筹划和整理,一个全新的权力架构草案终于出炉。整个草案中大体采取了天武帝国的行政体系,以郡守为一郡长官,郡丞,通判为辅佐治理民政,都尉掌管全郡郡兵。但在林逸凡的计划下,在这个等级职位上又添加了一个幕僚长的职位。同时,在草案中规定,郡守统管一郡军民事务之权,郡丞负责掌管全郡一切民政事务,通判掌管郡内所有民政命令的审查权,幕僚长则有对各项命令的审核权,最终经由郡守审批执行。都尉统管全郡兵马,直接对郡守负责,但都尉只负责兵事指挥之权,其后勤,训练则由兵曹主事负责。
郡丞负责民事,其下辖六曹主事,学正,督邮,都头等佐官,而在林逸凡的规划下,在六曹之中又增加了两曹,即从户曹中剥离出商业署,提升为商曹;又将农稷所提升为农曹,于是郡丞下辖的便有八曹主事。这一安排,其实便是将农商作为横山今后最主要的发展目标了。
在军事上,都尉下辖左右校尉,负责带兵作战;军事参谋,负责策划分析战略战术;从军司马,负责一切后勤辎重,军医民夫管理等事宜。同时横山军分做三部,一为驻守部队,负责边关防御;二为守备部队,负责各地城池警备;三为机动部队,负责对外作战。郡兵则由骑兵,步兵,水军三军组成,其中,骑兵分为重骑兵和轻骑兵;步兵则由刀盾兵,长矛兵,弓箭兵,辎重兵组成;水军目前还未成军,未来将在夏水建立军港,负责保护航道以及运输物资。
而在县衙的官制上,大体与郡府相对应,分别是县令,县丞,主簿,师爷,八房典吏,三班衙役,教谕,驿丞等职位。而在县以下,林逸凡从之前,为安置十万难民而临时成立的管理基础上,建立乡镇一级的行政体系,成立镇公所,设立镇长一名,团练使一名,另将在早期横山发展起来的乡老议事制度,放在镇公所内,形成小范围内的有限自治。这是林逸凡心中的一点小心思,他希望,能够将现代的一些理念套在这个世界上试验一下,看能不能开花结果。
三人将整个权力架构整理出来后,接下来便是进行人事安排。安排得好,人人满意,自然更加忠心,更加勤于任事;可一旦安排失当,则必然引起失意者的不满,极有可能造成横山内部的不和以及动荡。对此,必须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来审视人选。
经过数天的遴选排除,数易其稿,最终才敲定了各级官职的任命。
林逸凡自然是郡守的不二人选;韩松自来横山之后,一直是兢兢业业,坐镇横山,处理大小事务,其能力已经深得横山百姓的认可,因此,郡丞之位非他莫属;刘岳作为横山老人,一向德高望重,在横山高层之中深得人心,作为一郡通判也是应有之意;陈登科乃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