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条,我横山愿意与大汗进行通商贸易,各取所需。如今大汗征伐明州未果,想必物资已经极其匮乏,我横山与大汗开展商贸,除了铁器,其他种类均可自由贸易。“
金狼汗闻言,眼前不由一亮,可听到最后,眉头不由一皱,”为何铁器不能出售贵使应该知道,我们草原缺铁,你们这样做,还有和诚意可言“
“大汗又何必明知故问”江云川微微一笑,“你我本就是敌对势力,若是我们提供铁器给你们,岂不是作茧自缚,用横山的东西伤害横山吗”
“这”金狼汗微微一怔,顿时无话可说。
“大汗,您若是想要铁器,我们横山也不是不能给,只不过。。。”江云川仔细观察了一下金狼汗的神情,故作为难的说道。
“不过什么”金狼汗脸色微喜,赶紧问道。
“这就涉及第三条了,我们想与大汗勘定边界,永不进犯。”
“这是什么意思”金狼汗眉头微皱,沉声问道。
“我们横山想与大汗划界而治,右贤王领地以南至夏阳山以北三百里之地,为我横山所有,金狼人匹马不得踏入此地。“江云川一脸郑重的说道,”同时,我们需要大汗保证,今后绝不再冒犯我们中原地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将铁器加入贸易行列。“
“哈哈贵使觉得这样的条件,本汗可能答应吗”金狼汗怒极而笑,眼中已是杀意如潮。
江云川身体微微一缩,干笑道:“大汗还请三思,据外臣所知,贵军在与东胡人的战争中,似乎吃了不小的亏。若是与我等中原华族为敌,岂不是趁了东胡人的心意只要大汗与我们三方签订协议,则大汗南方再无隐患,自可专心应付东胡人,这才是最附和大汗利益之事啊。“
金狼汗脸色微僵,正如对方所说,在与东胡人之战中,金狼铁骑遭受了顽强的反击,双方死伤惨重,两败俱伤。若是再被南方中原人牵制部分兵力,那面对东胡人便要吃力许多,想要一举将其荡平,绝非易事。
江云川偷偷看了金狼汗一眼,继续劝说道:“大汗,只要您与我们签订协议,便有大量的物资,甚至是武器送到您的手上,有了我们的支持,想要打败东胡人,岂非易如反掌”
此话一出,金狼汗终于动容了,如此一来,自己便能继续稳定军心,再与东胡人较量。只要将东胡人剿灭,金狼汗国将度过这次艰难的局面,迎来复兴,至于这所谓的协议,只要自己实力强大起来,便不过是废纸一张罢了。
“那三个条件,本汗可以跟你们谈。”金狼汗抬起头看着江云川,郑重的点头道。
经过几日的谈判,江云川最终与金狼汗签订了停战协议。在协议中确定,金狼汗国与横山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将夏水以北三百里地方割让给横山,作为两方之间的缓冲地带,双方不得在此地集结超过一千兵力。横山将在这缓冲地带建立商城,作为专门负责与金狼人贸易的集散地。但在俘虏互换的协议上,金狼汗坚持只交换少数贵族头领,其余牧民骑兵依然放任横山手上。而掌控在金狼人手中的中原百姓,金狼汗要求用粮草物资做交换,以此先行换取一批物资应付当前的困局。
谈成了满意的结果,江云川一行人心满意足的离开军营,返回横山。金狼汗则带着期盼的心情,率部继续返回天狼城。
附言:完蛋了,写这章有点不合常理,横山如此痛恨金狼人,却又与金狼人谈判,岂不是大失民心我该怎么圆回来
第350章舆论战和亲依旧
又是一年年关将近,横山全年整体稳定,各项政策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安州在这一年的治理下,已经渐渐恢复了生机,开始向横山进行反哺。经过叶鸿羽一年的治理下,安州民生得到极大的恢复。也因此,叶鸿羽因功升迁为吏务部主官,安州随即裁撤安抚使之职,以郡县治之。
而在此次与金狼汗签订协议后,外务部次长江云川累功扶正,升任外务部主官。
同时,不久前才从华州返回的陈登科正式入主监察院,侦查司改制,一部分填充监察院任监察使,一部分独立成血卫和影卫,直接向林逸凡负责。
这些人事调整,在横山内并未引起什么震动,此时的横山百姓已经被一件事给吸引了。经过几个月的耕耘,罗青儿再次怀有身孕,为了庆祝这件事,整个横山为此停业一天,聚集在广场上为罗青儿母子祈福。对于罗青儿,所有横山百姓都十分感激,若不是她不顾身孕坐镇夏阳关,只怕此时横山上下已经生灵涂炭。也正因那场战争而导致她流产,害得总统大人痛失子嗣,为此,横山百姓皆为之痛惜难过。此番再次怀孕,使得众人如释负重,一片兴奋。
林逸凡再次当爹,自然是喜不自禁,当即召来医正李济生,嘱咐他全心全意照顾好罗青儿。同时,他亲自指派牛大力率队前往华州,将林淑婉的父亲,自己的大伯接到横山来。如今,他的这位大伯乃是林家家主,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长辈。他希望,将来罗青儿生产之后,孩子能够得到这位长辈的赐名,写入林家的族谱。
经过一个月的布局,横山联合杨李两家共同向朝廷施压,向天下百姓展开舆论浪潮,痛斥朝廷背祖弃宗,公然违背三不祖训。要求朝廷立即收回和亲之命,断绝与永恒的结盟。
这段时间里,天下舆论沸腾,群情汹汹。朝廷在此期间备受压力,不得不与横山等势力展开舆论争夺战,试图占据舆论至高点。双方你来我往,致使民间分成两派,一派反对和亲,希望朝廷收回成命,挽回大国尊严。一派赞成和亲,认为现在天武实力受挫,必须寻找外援,和亲之事迫不得已,却势在必行。牺牲一名公主换取一个强援,十分划算。
面对如今这样的局面,让林逸凡颇为失望。如今民间舆论形成胶着,火力被双方相互抵消,使得朝廷压力骤减,和亲之事毫不动摇。而杨李两家对此态度消极,出工不出力,极尽敷衍。反倒是燕州的齐睿对此态度坚定,十分反对和亲。只是他如今被东胡人牵制住,根本无力对朝廷施压。单凭横山之力,根本无法动摇朝廷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