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9(2 / 2)

曹纪转眼望向御座上的玉玺,索然无味的松来剑柄,指了指它,“这些事便交由你来办。”

“卑职领命。”那位大臣脸色一喜,连忙答应。

回到丞相府,曹纪原本挺拔的身子突然佝偻起来,脸上满是疲惫之色。

这时,曹子彦走过来,一把搀扶住父亲的胳膊,小声的说道:“父亲,小心台阶。”

“唉,老了。”曹纪将胳膊搭在儿子的手臂上,慢慢的向书房走去。“子彦,你要尽快的成长起来啊。”

“父亲。”曹子彦将父亲搀扶着坐上椅子,一时间感慨莫名。现在他也看出了父亲的疲态,身子骨比之前大不如。

“坐吧。“曹纪指了指旁边的椅子,便闭上双眼,缓缓说道,“今日为父差点与皇帝摊牌,不过,最终还是拿到了我想要的东西。彦儿,从明日起,你便是国公世子,同时晋升龙骧将军,统领内外军事。”

“啊,这是真的”曹子彦一脸惊喜的看着他,“这么说来,朝堂内外,都将在我们的掌控之下了”

“不错,我们距离那个位置将更进一步了。”曹纪含笑着点头道,“不过,你切不可为此得意忘形。如今的天下形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虎视眈眈,实力正在急剧增长。今后一段时间里,我们首要之策,便是扫平外部势力,一统天下。如此,才有足够的威望登临绝顶。”

“父亲说得是,外敌不除,我们所做的便很可能是平白的为他人做嫁衣裳。”曹子彦赞同的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厉芒,“特别是那横山林逸凡,此次劫持公主,伪造衣带诏,欲除我们曹家而后快,实乃心腹之患。待我大军练成,必定再次北伐,一举将其灭杀。”

“你有此心甚好,不过横山的实力深不可测,千万不能轻敌。”曹纪点点头,慎重的嘱咐道,“必须牢记之前失败的教训,莫要赴前车之鉴。”

曹子彦脸色微红,不敢辩解,只好低头称是。

第二天,皇帝下旨,晋封曹纪为威国公,加九锡,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荫封曹子彦为龙骧将军,统领内外军事。

随后这道旨意便被传送各地,宣扬圣意。一时间,整个天下一片沸腾。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感叹,要变天了。

第366章天下大旱各施对策

不知是否因为曹纪篡权,颠倒纲常。就在其刚刚晋封威国公不过几天,金商两州因为今春少雨,已经渐显干旱灾情,清平河水位日渐干涸。各地蝗灾肆虐,其中尤以金商两州最甚。已经发青的庄稼在蝗虫的肆虐下,被啃个精光,农民们这半年的辛苦全部化为乌有。更可怕的是,没有了庄稼,百姓们这一年便没有了收成,一旦存储的粮食用尽,他们便要活生生的饿死。

各地紧急信报如雪花一样传到京城,很快便叠满了丞相公署的桌面上。各级官员忧心如焚的向曹纪请示赈灾政策,请求曹纪宣布灾区减免赋税,调拨粮草打压粮价。

曹纪一脸疲惫的看着这些公文,每看一封,眉头便皱一分,再加上一头花白的头发,将他显得更加苍老。

“咳咳”看着这一封封催命一般的公文,曹纪心神惧颤,忍不住弯下腰大声的咳嗽。

如今,金商两州有大半区域受到蝗灾影响,庄稼损失惨重。要知道金商两州人口合计至少有两千万人,占据中原三分之一的肥沃平原,向来都是历朝历代的核心区域。现在两州发生百年难得一见的干旱和蝗灾,影响十分巨大。一旦处置不妥,便会使得中原大乱,流民四起,盗贼丛生。一旦被有野心之人利用,将会发展成席卷中原大地的叛乱。

这是曹纪所不允许的,也是最害怕的。他很清楚地方世家大族和商人的德性,一旦出现天灾,这些人势必会大肆囤积粮食,哄抬物价。逼得百姓们卖地卖儿,将身上的最后一文钱压榨干净。无家可归的百姓只能作为流民,四处流浪,甚至落草为寇。

可现在朝廷本就艰难,经过前年的两场大战,已经将朝廷的老本都搭进去了。如今还有三十万新军要养,去年收上来的赋税大半都花在了养兵之上。曹纪已经查阅了国库的存余,发现根本不够赈灾之用。

“这可如何是好”曹纪眉头深锁,额头上布满了皱纹。“国库入不敷出,如今金商两州受灾,势必影响秋收赋税,以至于钱粮紧缺。一面是百姓需要安抚,一面又是大军需要供养,当真是两难啊。“

一番踌躇之后,曹纪随即发布政令。其一,调集一百万石粮草囤积金商两州,以压制当地粮价的波动。同时调派十万大军入驻两州,以防不测。其二,宣布免去金商两州百姓一年赋税,勒令各地官府限制百姓流动,严防一切可能发生的暴动。其三,除金商两州外,其余各州赋税皆调升一成,限期一年,以济时艰。其四,严令各地商贾不得坐地起价,囤积粮食,一经发现,当即查抄家产,发配流放。其五,下令各地官吏各出良策,兴修水利,扑灭蝗灾,减少灾情的蔓延。

政令下达之后,便迅速向天下各地传递出去,此处能否度过难关,只能听天由命了。

然而,天灾并不是只发生在中原之内,此处干旱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天云国这一次也遭受了干旱和蝗灾的侵袭,只是规模不及金商两州那么严重。在各地官民的通力抢救下,减少了一部分损失,才使得天云国的动荡很快得到平息。

在北方,燕州,明州以及安州皆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灾情。唯有华州,中州,青州,以及海州和雷州这些水系发达的地区,才能免于旱灾的影响。至于沙州,常年处于干旱状态,不提也罢。

此次,燕州凭借着去年的丰收,勉强可以度过这次天灾。而明州则比较惨,旱蝗双至,百姓损失十分惨重。这使得杨明远压力山大,不得不向周边的两位盟友求援。

安州此次旱灾影响颇大,特别是安州南部地区,也爆发了蝗灾。所幸的是,横山官府一向重视水利建设,干旱的程度得到减缓。而凡是庄稼被啃吃一空的百姓,都能得到官府发放的粮食,并且招募其加入工程队,以此赚取银钱补贴家用。

夏州草原上,也受到了旱灾的影响,许多丰美的草场渐渐枯萎,使得一些牧场日渐干枯,上百万牛羊和马匹的饲养受到极大的威胁。

为此,林逸凡不得不将近半牲畜转移到夏阳山以北,夏水流域的草场上养殖。为此,他特意将罗锋一万骑兵驻扎在夏水一带,保护数十万牲畜的安全。

为了应对此次旱灾,林逸凡命工务部将重点放在水利工程之上,尽快完善安州的水利条件。为了预防旱涝,他让工务部在各地兴建水库,旱时蓄水,涝时排水。而对于蝗灾,林逸凡发布了一个奇怪的命令,各地官府将大批收购蝗虫,一斤五文钱。

这道命令一下,立即引起当地百姓的极大热情,纷纷涌向田间地头抓捕蝗虫。有时候一天抓获上百斤,便有半贯的收入,足够一家人半个月的用度。特别是那些小孩子,随随便便抓上一斤,便能得到几文钱换取零食,更是忙得不亦乐乎。

对于林逸凡的举动,众人都不明所以,以为这是大人为了减少灾情而做出的牺牲。心中既是感动又觉得心疼,为了那些无用的蝗虫,花费大量钱财,实在是亏大了。

然而,就在这时,林逸凡突然宣布召开宴会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