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个办法搪塞了裴琰之后,叶鸿羽立即飞鸽传书,向林逸凡询问此事如何是好。
林逸凡接到来信后,心情跟叶鸿羽一样,可谓是五味翻陈,自己全力培养了数年的精英,华州士族随随便便,就能拿出这么多人,想想,还真是让人嫉妒不已。
不过,既然他们肯入仕,那么对于横山也不一定是坏事。只要加以调教,未必不能成为横山之臣。只可惜,现如今想要收其为己用,还不大可能。
思索良久,林逸凡便给叶鸿羽回复过去,允许让这批士族子弟入仕,充入裴琰府中听用。同时令吏务部今后对士族子弟录用,必须依照制度进行,绝不能区别对待。
写完书信,林逸凡当即便陷入了沉思,士族选择入仕横山,其实是个好现象,这正好说明士族已经不再对横山选择逃避,而是开始想要融入了。那么问题便来了,到底是横山将华州士族融入进来,还是华州士族将横山给融合了,这便是两边未来将发生的惨烈厮杀。有他在,横山势力虽然不至于落败,可一旦被士族占据上风,那么,横山针对士族采取的政策,将大打折扣。而历史将按照原来的轨道,继续向着治乱兴替的轮回中不可自拔。
想到这里,林逸凡当即有抽出一张纸,给郭怀理去信。他希望教务部能够全力培养横山自己的人才,特别是下一代的人才。这些人才从小耳濡目染横山制度,必将成为维护横山法度最坚定的一群人。
不过数天,叶鸿羽和郭怀理分别收到了林逸凡的来信。
叶鸿羽见到林逸凡的回复后,原本纠结的心,终于落下了。在对这批士族子弟进行调查之后,正式任命其为安抚使佐官,只待一个月培训结束后,便可赴任。
而郭怀理在在看完林逸凡的书信后,眉头深锁,若是果如大人所说,华州士族一旦渗透进横山中枢,那么横山将会渐渐发生变质。那么自己的一生之志,必将人亡政息。可士族终究是士族,几百年的底蕴,绝对不可小觑。一旦士族全面进入横山官场,那么横山势力极有可能被一点点的削弱下去。
“是时候,让横山年轻一代进入官场历练了。”郭怀理目光微凝,犹豫片刻后,喃喃道。
随即,他铺开白纸,蘸上墨汁,开始书写。在横山学堂中,一直雪藏着几名少年俊才。因为其年纪太小,郭怀理一直不肯让他们出山,只是让其继续呆在学堂中继续读书,教授蒙学。
在他的笔下,一个个名字浮现于纸上,张文晟,林华,林明。。。。。
第489章曹纪病逝
就在横山全力稳定华州之时,威国封地内,曹纪此时已经油尽灯枯。
在经历华州大败之后,原本就已经年迈的曹纪遭受重大打击,回到封地后,便一病不起。
曹子彦听闻父亲病重后,再也无心攻打雷州。在留下驻守兵马之后,立即率领大军奔赴封地,见父亲最后一面。
病房之中,曹纪脸色黯淡的躺在床上,屋子内,除了御医外,还有威国众臣以及诸子。
曹纪微睁双眼,歪头望向众人,声音虚弱的喊道:“子彦,子彦何在”
“父王,儿臣在。”曹子彦立即扑上去,眼中泪水充盈,一脸悲伤,紧紧的抓着曹纪冰冷的手。
曹纪微眯双眼,终于看清儿子的面容,原本黯淡无光的脸庞顿时露出一丝光彩,“子彦,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父王,您要好好养病,您一定会好的。”曹子彦哭泣的道。
“唉,父亲的身体,自己知道。子彦,为父怕是撑不住了。”曹纪轻轻拍着他的手,微微摇头道。“趁着现在清醒的时候,我必须将后事安排好。”
说着,一把拉住曹子彦,示意他将自己扶起来。
曹子彦连忙将曹纪扶坐起来,然后跪坐在床边。
曹纪激烈的喘了几口气,这才平复下来,望着众人道:“沈蠡,替孤拟诏。”
“遵命。”沈蠡一脸悲戚的领命道。
待沈蠡准备好,曹纪才继续说道,“诸位爱卿,孤已经不行了。今日有几件后事,需告知诸位。其一,孤死后,立子彦为新君,诸位臣工当尽心辅佐子彦,重振我威国实力。其二,此番华州大败,孤之罪也。今横山实力大涨,单凭我威国之力,以无胜算,必须与燕明两州联合,共抗横山。其三,当初为平内乱,不得已,开启招募令,允许各地豪族招兵买马。此为我威国隐患,必须大加禁绝,并削弱剪除各地豪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其四,横山之制,乃横山崛起之根本,今后我威国当借鉴横山之制,推行变革。此四策为我国今后执政根基,新君及诸臣当需谨遵,不可违背,知否“
”臣等金谨遵诏命。“众人齐齐拜道。
曹纪微微点点头,伸手拉住曹子彦,使其来到身旁,轻声说道:“子彦,为父能做的便只有这些了。今后你继位为王,一定要多听取沈蠡爱卿的话。还有,我知道你跟林逸凡又旧怨,但军国大事,切不可随心而为,一切当以当局为重,知道吗”
曹子彦泣道:“父王,儿臣知道了。”
“好好好,子彦,曹家今后便靠你了,你,你要。。。。。”曹纪的声音越来越小,最终张了张嘴,再也没有合上了。
“父王”曹子彦一把扑在曹纪身上,痛哭不已。
是日,一代枭雄曹纪病逝。其第五子曹子彦登基为新王,昭告天下。
很快,按照曹纪的遗言,威国使者立即奔赴燕明两州,一是为了告丧,二是前来与两州商议结盟之事。同时,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曹子彦接受了沈蠡的建议,以天子的名义,册封燕州齐睿为燕王,明州杨明远为明王,与自己平起平坐。
自从华州大败之后,三十万大军撤回不到十万人,在加上雷州之战中的损失,六十万兵力折损二十多万,实力大减。各地叛乱趁此机会,又有卷土重来之势。
曹子彦当即下令征召三十万新军,以弥补之前的损失。而这三十万新军,将遵照先王遗志,采用横山练兵之法进行训练。其实经过这几年与横山的交往,各大势力都获取到了横山的练兵之法,可知道归知道,想要实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他们根本没有那个财力,能够像横山军一样,几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