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有两位当世理学宗师的证实,几乎所有人都不再怀疑。若是这两位宗师都不可信,那天下便没有可信之人了,这便是理学宗师,在天下人眼中的名望。
士族们顿时哑口无言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辩嵇先生和韩桐先生,竟然都站出来为华国公说话。如果他们在出言质疑,那便是质疑天下理学士子了。
但这还没完,就在士族们以为此计失败,偃旗息鼓之际。横山终于开始发起反击了。
税务部率先发出一道政令,荒地闲置禁令。凡登记在册的田亩,若是放置荒芜,将处于罚金,以亩产税收数额的三成征收。也就是说,若是一亩地有税收三两,那么,荒置的一亩田地,同样要征收一两的罚金充作税金。
此令一出,许多士族不由纷纷叫苦。这几年来,横山在华州四处招募农民迁徙实边,人口流失颇大。使得许多士族家中的田地,耕种人口不足。不得已之下,只能闲置了一批土地。可如今,官府竟然要征收那些荒芜的田地产税,这不是让士族们平白无故,多缴纳税金吗
很多士族立即联想到,横山此举,定是为了报复之前诋毁女政司的事,方才拿起闲置多年的政令,惩罚他们。一时间,许多人后悔不已。更有一些没有参与此事的士族,纷纷叫苦不迭,自己这可是遭了殃池之灾。
但现在没有反抗力量的他们,还能有什么办法抵制横山的暴政没有,如今只能想办法招揽农民,耕种他们荒置的土地,才不至于吃亏。
一时间,许多减租的消息四处宣传,招揽农民租耕他们的土地。
看书就搜“书旗吧”,
第647章再削士族求订阅,求推荐
紧接着,民务部发布了一则政令,推恩令。此令规定,嫡庶长次,皆拥有继承家业的权力。在父亲死后,嫡长子除了拥有家主的权力外,其余所有的田产,财富以及房屋,皆需与众兄弟商议平分。同时在其父生前,便已经分家的子嗣,没有权利获得家产。
此令一出,广大贫苦百姓倒是无所谓,毕竟他们的家产本就接近于无。纵然有些家产,也会在死后,瓜分给兄弟众人,任其自谋生路。因此并没有什么继承的困扰。
可士族不一样了,他们家族子嗣众多,讲究的是嫡长持家,次庶分房,各掌事务。而家族的田地,财富以及宗祠,全部都把持在家主手中。可现在官府竟然插手其中,离间亲疏。若是按照这推恩令的做法,各房兄弟便可瓜分家主手中的权力。若是没有了田产和财富,家主便没有了什么权力能够管束各房,则整个家族便散了。
必须阻止横山这条政令,几乎是所有的士族家主,都意识到了这一点。这条政令,已经碰触到了他们的根本利益。随着这条政令的传播,自家各房兄弟仿佛看到了希望,开始蠢蠢欲动。
别看士族看起来,似乎一团和气,其实内部的争权夺利,十分激烈。没有人希望自己永远寄人篱下,前途命运皆系于一人之手。如今这条政令的推出,顿时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只要能够拥有自己的田地以及财富,那谁还用看家主的眼色即便他们看出这条政令的用意,但此时为了自家的利益,也就顾不得了。
现如今的各大士族之中,不仅兄弟之间相互争斗,便是父子之间也在勾心斗角。家主为了自己的权力,下狠心镇压一批试图反抗的兄弟,将其逐出家族,剔除族谱。嫡长子们为了自己将来的继承权,再也顾不得兄弟之情,使出浑身手段,怂恿父亲在生前,将兄弟们分家立户,自谋生路。
一时间,整个士族之中,一阵鸡飞狗跳。什么仁义孝悌,在利益面前皆是泥沙。
最终,士族家主们受不了了,又不敢与官府作对,不得不将目光再次放到裴琰身上。虽然大家对其不为士族说话而愤恼,但说到底,裴琰既是士族,又是士族在横山高层的唯一一位。如今穷途末路之下,也只能讲希望放在裴琰身上了。
于是,众多家主齐聚于裴府之外,要求面见裴琰。可裴琰此时哪里肯见他们,也不能见。众位家主见裴琰不肯见他们,顿时恼羞成怒,大声喝骂裴琰首鼠两端,趋炎附势。
裴琰虽然在内院,但也听得外面士族家主们的喝骂,竟然不已为怒,反而露出喜意。“呵呵,你们骂得越恨,本官在横山之中的地位越稳。骂吧骂吧,这是你们自己作死,可怪不得别人。”
待众人散去后,裴府外面终于清静了。而此时,在国公府,牛大力正向林逸凡禀报裴府的状况。
林逸凡听完,倒是颇为惊讶的笑道:“看来,这裴琰还有点头脑,知道自己究竟站在哪一边的。不错不错”
“那大人,接下来该怎么办”牛大力兴奋的问道。
“呵呵,接下来,当然是再下一记猛药了。”林逸凡笑道,“趁着他们激怒本公的时候,将之前难以推行的政令推行下去。当着本公怒火难消之际,他们便不敢轻举妄动。大力,通知吴明,可以行动了。”
“是”牛大力立即领命。
没过几天,新成立的司法部发出其第一条政令,禁私刑令。一切刑罚皆出自于官府,严禁私人刑罚。若是胆敢私用刑罚,则以罪论处。
这下好了,之前因为利益之争,而被家主动用刑罚的族中子弟,纷纷涌上官府,状告家主滥用私刑,请求将其治罪。
就在家主们心惊胆战之时,司法部很快便做出了补充,此令以发布之日实行,之前之事不受处理范围。
此补充出来,众家主终于暗暗松了口气。但随即又愁眉苦脸起来,无法动用刑罚,那还能拿什么来约束那些叛族之徒没有了家法的威慑力,还如何凝聚人心
正如林逸凡所说的,因为一些士族攻讦女政署,激怒了国公大人。如今国公大人正在气头上,谁还敢上书劝谏,请求收回成命
于是,许多士族开始将矛头,对准当初一手促成士族联合的欧阳家。
如今的欧阳叡,哪里还有当初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