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2(2 / 2)

随后,大军开始集结,准备攻城。

没错,在这之前的一系列动作,都是天华军有意为之,目的就是要让南方诸国全部向天华宣战。如此一来,天华才有理由出兵,荡平南方诸国。

十余日后,从后方乘坐战船赶来的兵马,全部汇聚于崇光城下,近五万大军开始展开猛烈的攻城战。大有企图凭借着五万人马,一举拿下城池之意。

云召的崇光城,其规模不过是中原郡城级别的城池,城墙又是在这潮湿的气候中,日久腐化,显得十分脆弱。

在数十轮火炮的洗礼下,城墙顿时变得参差不齐,断口无数。

紧接着,大军开始发起夺城之战,无数兵马涌向断口,试图从中翻入城内。

云召军拥有近二十万大军,当即用人命填堵断口。打下一批,迅速又涌上一批。天华军虽然火器犀利,一时半会也无法突破进去。

待到日暮,天华军开始收兵,退回去休整。

而崇光城也开始加紧修缮城墙,补上断口。不过这样做,能不能挡得住火炮的摧残,众人的心底实在没底。

经过战后统计,得出的伤亡人数,让云召朝堂众人倒吸了口气。仅仅一天时间,守军的伤亡便达到了两万多人。反观天华军,却死伤寥寥,几乎无损。

众人都知道,武器上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在失去了城墙的保护后,云召军完全就是去送死。若是按照这样的伤亡速度,只怕不用十天,崇光城的守军就拼光了。

夜里,云召军在垂死的挣扎中,采取了夜袭的办法,期望能够获得成功。

但天华军早有防备,在抛下一片伤亡后,云召军只能狼狈逃回,不敢在做夜袭的妄想。

第二日,天华军再次发起猛攻,城墙很快便崩塌。大军继续发起冲锋,双方再次展开激烈的争夺。

待到夜幕降临,天华军撤退。云召军再次统计战损,今日一战,伤亡依然达到两万以上。

莽昆几乎快绝望了,两日之间,折损近五万人,此时军心动荡,士气低落。只怕明日将崩溃得更加厉害,甚至于全面崩盘。

可他现在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唯一的指望,便是两国援兵尽快抵达,合围聚歼这支天华军,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第三日,天华军再次出手。此时的崇光城中,守军们说什么也不敢往前冲了。无论督战队如何疯狂的砍杀众人,也无法驱赶他们前往城墙。

就在城内一片混乱之际,天华军已经抵达断口处。趁着附近没有多少云召守军,立即翻过去,占据了断口。

紧接着,源源不断的天华军登上城墙,与稀稀落落的云召军展开激战,彻底占据城墙段,并向城内推进。

随着一声声“城破了,天华军杀进来了”的惊呼响起,所有人都疯狂了,纷纷向另一面城门涌去,企图逃出城去。

当莽昆得到这个消息,顿时一屁股坐在王座上。随后如同被烫着一般,直接蹦起来,厉声喝道:“快,护送本王北巡”

第834章欲统西南

在一片纷乱中,莽昆终究未能逃出去。天华军在控制了全城后,很快变成俘虏之中,寻到了这位云召之主。

莽昆原本还想混进溃兵之中,从北门冲出去,投奔北方仅剩的五万大军。没想到,北方早已有天华军暗中埋伏。在一阵追杀之后,溃兵们纷纷跪地投降。

莽昆被裹挟在军中,眼看着突围无望,只得跟着降兵一起跪下,所幸出来时换了衣裳,并不显眼。只想着等待机会,趁机逃跑。

这可惜,莽昆身躯肥胖,在一群瘦不拉几的溃兵中,简直就是猪立猴群,在显眼不过了。

经过多方指认,最终确定他便是云召国的国主莽昆。这让天华军高兴坏了了,本来他们也打算生擒这位国主,不过操作难度颇大,也不敢奢望真的能够抓到他。

如今云召国主在手,那云召国之战,算是彻底结束了。

此次攻打崇光城,歼灭了超过五万云召军,俘虏十三万以上。其余溃逃的仍在天华军的追捕中。

在连海平的威逼下,莽昆不得不下诏,交由天华军带往北方边境,命令北境驻军放弃抵抗,迎接天朝大军入境。

七月初,在接到莽昆的诏令后,北方五万大军原本还颇为犹豫。但当南方的天华军,分兵两万近抵驻地后,云召军不得不下令全军投降。

没办法,后路被堵,不仅粮草很快便要断绝。若是再被前后夹击,单凭五万人马,根本无法守住驻地。

再加上崇光城被破,国主被擒,军心士气早已滑落谷底,再无一战之力。

很快,随着云召军的投降,天华军立即掌控了北方各个关卡,将北面的十万大军,迎入关内。

于此同时,崇光城被破的消息传到南方,黎越国在得知此事后,顿时吓得放弃了攻占的三府之地,匆匆逃回国内。

而乌泽国却舍不得拿下的三府之地,再加上并未与天华军交手,便赶紧派遣使者,试图与天华军谈判,保留这三府之地。

而在华原城,林逸凡终于接到了来自云召的传讯。从而得知黎越国与乌泽国接受了云召的蛊惑,与天华为敌。

接到这个消息,林逸凡不怒反喜,这下好了,终于有借口将这二国彻底荡平。只可惜,岭南国却没有响应,让他颇为头大,待到南方三国尽灭,总不至于还留着一个岭南国在那边吧

于是,林逸凡借机发飚,下令逮捕两国派遣留京的质子。通过一番威逼利诱,迫使他们配合天华的行动。

随即,林逸凡便发布诏令,痛斥黎越乌泽二国枉顾天华隆恩,与云召勾结,侵犯天华。此二国国主已不配作为两国之主,天华将剥夺他们的王爵,交由留京的世子们继承。

很快,中原各地的驻军再次发生调动,纷纷南下海州,兵临黎越北部边境。一时间,海州十万大军汇聚,兵威煊赫。

在进行着一系列调动没几天,林逸凡再次收到云召传来的飞讯,看过之后,不由大喜。

当即叫来被滞留京城长达几个月的云召使者,当面通知他,云召国已经向天华投降,自国主以下一众官员,全部被擒,十数万兵马被俘,云召已经完了。

使者闻言,顿时脸色大变,不敢相信,当即向林逸凡请辞,匆匆赶回云召。

对于云召国的投降,其意义对天华来说很大。林逸凡便能以云召的名义,组建云召土著兵马,向黎越乌泽两国宣战,以夷制夷。

更重要的是,西南地势险峻,多为密林高山,天华想要实现当地的统治,。十分不便。因此,利用当地人来统治,只能是天华唯一的选择。

虽然这样做的后遗症很大,但暂时只能采取这个措施,再利用强大的中原文化,慢慢的同化他们,最终实现当地中原化。然后再展开改土归流,正式纳入朝廷掌控。

于是,林逸凡便召集众臣,商议对云召的处置。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