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7(2 / 2)

三国圈 嬴政 2120 字 2023-10-12

李轩点头,用炭笔在册子上几个图形中虚勾了勾,“你的先准备通用浮箱木条,随军携带浮桥的办法是好的。我的看法跟你是一样的,只不过把通用性再延伸了一下,从本就必须随军的东西中,找通用扩展性的可能。”

顿了顿,用炭笔点着辎车左右的一排“洞”,与一根长矛,“战车,辎车,独轮车等步军与辎队车辆,车身左右挖洞,洞口直径可容戈矛枪的握杆穿过即可。这样,我们随军的车辆,与士卒手中的长矛一组合,就是浮箱了。”

马汉心悦诚服,正要拍马屁,见李轩冷冷的看着他,不由咽了口吐沫,赶忙把恭维收了回去。

“我教你从空间,架构,几何上看问题,让你找的是通用性,是做减法。”

李轩盯着马汉,冷然道,“你他妈跟我扯什么锯子应该精益求精我不知道工具越专业越好,军用工具功能越多越好我让你看的是这方面的问题你的视角该看这些问题”

马汉被训的低着脑袋装憨厚。

“你是图上作业参谋,要接收的是海量的情报。你要像眼球一样,该聚焦的聚焦,该模糊的模糊掉。不管多重要的情报,哪怕是拿命换来的珍贵情报,只要处于模糊区,就必须扔掉。”

李轩对马汉装憨习以为常了,语气放缓道,“北方军时下规模很小,你现在处理个后勤统筹,就已经被细节干扰。随着信息量的加大,要处理问题的增多,你眼中看到的拙劣锯子,将层出不穷,会呈几何级增长。

我让人给你做了颗树的模型,树干刨开了一半,有茂密的深根,干枝叶齐全。我用朱笔在树的根,干,枝,都描了红线,粗细多少不等。你每天给我回去看,直到通过拟像,把你对复杂的后勤理解给我简单化。

一个月之后,你用另一个树以外的模型,给我把你对后勤系统运行架构的认知,给我摆出来。你要是到时摆不出来,我就不在你身上浪费时间了。我以为你有天赋,如果我错了,我就会及时纠正我的错误,你明白了么”

“明白。”马汉大吼了一声,脸色涨红。

“滚蛋。”

李轩不耐烦的一摆手,“架你的桥去。”

“是。”马汉又是一个立正,转身跑了。

“小弟,你这学生又惹你生气了”

被马汉的吼声惊动,刘备笑呵呵的靠了过来,众人皆把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看做李轩的学生。

这年头老师与弟子的关系很多种,远近亲疏各不同。

最高的弟子是内室弟子,长随恩师,就住老师家,不避师娘,老师出门就牵马坠蹬当马夫,情同父子,恩师亡故,则接衣钵。

其次,是弟子到老师家学,就叫及门弟子,这是正式弟子。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就是说那时候跟我的学生,实际都不是正式弟子。

老师教正式弟子,让正式弟子再教学生,后者就成了次相授业弟子。

若是连次相都没有,送名师点礼,老师一点头,认了这个学生了,但不教,只给个老师弟子的名头,就叫著录弟子了。

帮派都是一样的,门生帖,拜在门下。

再次就是开坛讲法式的了,来听过公开课,自称某某的学生。名师一般既不否认,也不承认。最大的蔑视,就是无视。

冒称没事的,学生一称王,一登基,龙袍一披,老师马上就跪了:“真是我的好学生啊。”

可学生要是端个碗跪了,那老师就风轻云淡了,一般是看不见的。

比无视更差的就是李轩这号了,见都没见过,但崇拜一个老师,自认学问是从这位老师那里来的,就会自称苟子座下之奴,阳明先生门下一走狗。

李轩就是很多老师的座下奴才,门下走狗。

公孙瓒,胡人,很多英雄豪杰,鸡鸣狗盗之辈,都是他的老师。

正文第一零五章家里收麦缺人可咋办

“我还是商鞅,管仲,苟子的学生呢。关键人没我这个弟子呀,学东西何必拜师。教棋教出来的学生连老师都下不过,这种连老师都打不败的残次品学生,不收也罢。”

李轩扭头对走过来的刘备一笑,“什么学生的,换个能学会的我照教。”

他没在意,实在是文明的冲突,教与学的方式有太多的不同。

他不是传统正派师傅,不求尊师重道,端屎端尿。他求的是教棋,教出来的就能下过他的学生。

他一个人跟自己下棋,一个他与另一个他说话,精神分裂。

感觉世界就他一个人,其他人都是造物主造出来的背景,融不进去大世界,一个人的小世界又太孤独。

所以,他教人,不是为了师徒,就是为了解闷。

所以,教与学的方式就不同。

他不会炒个菜都不让徒弟看,火候什么都不讲,而是上来就把锅让给徒弟了:“来,你颠勺。”

徒弟灶台前一站手忙脚乱,可旁边声音就来了:“锅翻不动吧,知道为啥不你腕力不行。想当大厨,一天百锅,一锅翻多少次,回去练不练腕力在你,自己看着办。”

“我炒的肉外焦内嫩,外嫩内酥。你炒的外焦内干,外湿内嫩,为什么锁不住汁,为什么挂汁看我炒肉的时候,别被我翻锅的动作干扰,别盯勺,别朝锅里看,注意盯锅底下的火。肉进锅,出锅的这段时间,把火的时间也给我分解了。再让你看三次,看三次之后,你炒肉还全干全湿,那是祖师爷不赏饭,我就教不了你了。”

这种教徒弟的方法,很浪费食材,很浪费徒弟,很有情也很无情,跟不上的很快就不相干了。

可跟的上的徒弟就进步飞快。

这种教学生的态度,这种一日千里的成长速度,看在刘备等人眼中,就误会成“倾囊相授”一类的东西了。感觉李轩对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与对范鲤没有不同,就是对内室弟子的态度。

实际上,随时都会不相干。

李轩就没认过学生,他也没有学生,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残次品怎么会是他的学生。

学了他的棋,能下过他,打败他的人,才是他的学生。

至于拜不拜师的形式,毫无意义,再孝顺的学生学不会他的棋,打不败他,还是残次品。

师徒没见过都无所谓,他自诩商鞅,管仲的学生,自认苟子座下之奴,阳明先生门下一走狗,还需要老师同意不成

对老师最大的敬意,就是打败老师。

他学霍去病,就要比冠军侯更会运用骑兵,出塞更远,机动更快,长趋更远。就不信霍去病能破了他的梅花陷马阵。

他学孙武,只有在自信孙武赢不了他的时候,才会称一声老师。

gu903();